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丁正权  丁德刚 《右江医学》2002,30(3):215-216
目的 :探讨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的急诊治疗方法 ,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对 2 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使用非扩髓髓内钉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1例胫骨开放性骨折均在 8~ 2 4周内愈合 ,未发生骨折延迟愈合 ,亦未出现严重的深部感染。结论 :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急诊手术中使用非扩髓交锁髓内钉作内固定 ,只要合理地选取病例 ,作严格彻底的清创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高位结扎和皮内缝扎治疗原发大隐静脉曲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索大隐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56例大隐静脉曲张采用高位结扎加皮内缝扎法治疗及预后.结果 术后患肢疼痛轻,无1例皮下血肿,皮内缝合处无1例感染,术后早期有6例(10.7%)皮内缝合处疼痛较重,半个月后好转,有2例(3.34%)在皮内缝合处有小硬结,经热敷、理疗后消失.所有病人均随访1~6个月,无1例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 该术式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集合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肾集合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集合管癌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平均年龄54(42~65)岁。主要症状为腰腹痛、血尿及腹部包块和低热。4例患者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术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淋巴结转移3例,肾门脂肪转移2例;肿瘤位于肾髓质,侵袭性生长,以腺管或乳头状结构为主,特征性靴钉样细胞衬覆于管腔内面,伴有间质纤维反应,瘤旁集合管上皮细胞异型增生。AJCC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和Ⅳ期各2例。术后干扰素免疫治疗2例。随访5~18个月,5例患者平均生存10个月。结论:肾集合管癌具有特殊的临床病理特征,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其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仍是改善集合管癌预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肾门部解剖,提高后腹腔镜肾根治性切除术中肾动静脉分离技巧。方法:2007年6月~2011年12月开展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128例,反复观看手术录像,观察肾门部解剖结构,总结出四步法分离肾动静脉。结果:按四步法分离肾动静脉,126例顺利快速分离、结扎肾血管。因汇入肾静脉的腰静脉撕裂中转开放手术2例。腹膜损伤6例,用hem-o—lok夹闭。胰腺尾部损伤1例,引流管引流16天痊愈。手术时间(146±52)min,失血量中位值150(100~1500)ml,拔管时间中位值3(2~16)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8.4±2.6)d。结论:肾血管的分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也是难点。应用四步法分离肾动静脉,对初期开展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医师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HMGA2与DNMTl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方法,以膀胱尿路上皮患者的癌组织及正常人的膀胱组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膀胱组织HMGA2与DNMTl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HMGA2与DNMTl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0%和60.00%,与相对应的对照的正常膀胱组织相比较,HMGA2与DNMTl的表达增高显著,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MGA2与DNMTl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组织当中的过量表达,通过检测和干扰HM-GA2与DNMTl基因可能为膀胱尿路上皮的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减少耻骨后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并发症。方法采用集柬血管钳法保留尿道外括约肌及其神经支配、保留神经血管束(NBV)、耻骨前列腺韧带等方法行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43例。结果经随访6~72个月,无尿失禁,39例排尿通畅,4例排尿困难,2例肿瘤复发。维持正常勃起功能者12例。结论保留尿道外括约肌、膀胱颈整形术可有效防止尿失禁发生率;保留NBV可有效保留性功能。  相似文献   
7.
膀眈肿瘤是泌尿系常见肿瘤,可发生在膀优的任何部位,临床上表现为多种症状,早期易误诊和漏诊。为探讨膀优肿瘤位置与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关系,我们对243例膀联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l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1984年12月~1994年12月收治膀眈肿瘤243例,其中移行细胞癌189例,乳头状瘤31例,腺癌13例,鳞癌8例,嗜钻细胞瘤2例。男193例,女50例,男:女为3.9:1;平均年龄56.8岁(30~83岁)。手术方式:膀联部分切除97例,经尿道肿瘤电切60例,开放切除33例,膀济全切46例,探查7例。获完整随访资料215例,随访率89.2%。…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低温下肾蒂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复杂性肾结石患者25例,阻断前静脉注射肌苷2.0g,均采用低温下阻断肾蒂,沿Brodel线作肾实质切开取石术。结果:25例肾蒂阻断17~45min,术中出血150~450ml,手术时间100~160mln,结石残留2例。术后随访6个月~4年,术后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低温肾蒂阻断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重要方法,结石取净率高,并发症少,对肾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丁德刚  王水  黄富伟  徐亮 《现代保健》2012,(32):131-13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髁间突骨折复位Ethibond线内固定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6例胫骨髁间突骨折的患者行关节镜下复位Ethibond线内固定,针对不同类型骨折采用不同的方法固定,根据随访结果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6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术后2~3个月时骨折均达临床愈合。关节功能:除2例患者伸膝5°受限,屈膝功能基本正常外,其他病例关节功能均正常。术后8个月时Lysholm评分达(94.2±3.2)分,Lachman和前抽屉试验均阴性。结论:关节镜下Ethibond线复位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突骨折,适用于多种类型的胫骨髁间突骨折,可达到可靠复位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的要求。只要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加之术后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