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构建携带Hsp47特异性siRNA的人源单链抗体融合蛋白,并探讨其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 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得到单链抗体,采用分子克隆的方法将单链抗体ScFv和鱼精蛋白截短体tp基因融合,经转化,筛选,酶切连接测序后诱导表达并纯化蛋白,间接免疫荧光检测人原代肝星状细胞,人正常肝细胞7701对ScFv/tP融合蛋白的内吞效率;凝胶迁移阻滞实验检测ScFv/tP融合蛋白与DNA结合活性;Hsp47靶向性siRNA转染人原代肝星状细胞后,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细胞内Hsp4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ScFv/tP融合蛋白介导Hsp47siRNA转染肝星状细胞后,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析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CCK-8法分析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所获得的ScFv/tP融合蛋白能够被人原代肝星状细胞内化进入细胞内,而不能被人正常肝细胞所内化,由ScFv/tP融合蛋白介导的Hsp47-siRNA能够降低人原代肝星状细胞Hsp47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且转染后能够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发生. 结论 人源单链抗体融合蛋白是一种良好的载体,能够转移靶向Hsp47特异性siRNA的诱导人原代肝星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血浆置换(PE)对终末期重症肝炎合并肾衰竭患者炎症及肾功能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置换液剂量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以2011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24例终末期重症肝炎合并肾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格法将24例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n=12)。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和P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的基础上加用CRRT。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及血清肌酐(SCr)]的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炎症指标hs-CRP、IL-6及TNF-α,肾功能指标BUN、SCr均明显下降(r=11.136、9.261、10.919、8.056、3.669,P<0.05),且观察组的炎症指标及肾功能指标比同期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19.432、12.950、20.597、19.757、15.738,P<0.05)。12例观察组中35 mL/(kg·h)组、65 mL/(kg·h)组、100 mL/(kg·h)组各4例;肾功能指标BUN、SCr水平与置换液剂量均不存在相关性(r=0.3246、0.3158,P>0.05)。结论 CCRT联合PE可降低终末期重症肝炎合并肾衰竭患者的hs-CRP、IL-6、TNF-α、BUN及SCr水平,改善预后,置且换液剂量对CCRT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GRP78的真核表达载体以检测GRP78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方法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ILP78在HepG2细胞中的定位,用RT-PCR方法从HepG2细胞中扩增GRP78 cDNA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DNA3.1-GRP78,转染HEK293细胞,分别用Western blotting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GRP78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和定位.结果 GRP78在HepG2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均有表达,GRP78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双酶切鉴定和核酸序列分析证实pcDNA3.1-GRP78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该表达质粒转染HEK293细胞后可以瞬时表达GRP78蛋白.结论 正常状态下,GRP78在HepG2细胞胞膜和胞质均有表达.pcDNA3.1-GRP78转染HEK293细胞后能瞬时表达GRP78蛋白,为进一步研究GRP78的功能提供了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HBcAb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7年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肝穿刺活检的慢乙肝初治患者,分别采用雅培I2000和M2000检测HBsAg、HBeAg/HBeAb、HBcAb和HBV DNA水平;分析HBcAb水平等临床指标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逐渐加重,HBcAb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F=4.664,P=0.003);在HBeAg阳性患者中,单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肝硬度值、ALT、AST、HBcAb、HBsAg和HBV DNA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肝硬度值、HBcAb、HBsAg和HBV DNA水平与肝脏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BcAb>10(S/CO)为截断值时,预测肝纤维化S2~S4的敏感性为72.9%,特异度为52.63%,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72。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HBeAg(+)慢乙肝初治患者,HBcAb水平与肝脏中重度纤维化程度(S2~S4)显著相关,HBcAb>10(S/CO)可作为预测S2~S4的截断值,从而使患者避免进行肝穿刺,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四引物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PCR,ARMS-PCR)技术,检测河南地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情况。方法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IL-28B基因SNP rs8099917位点全长序列特异性四引物序列,建立ARMS-PCR技术;采集河南地区138例CHC患者外周血并提取DNA,行ARMS-PCR,PCR反应产物行体积分数1%琼脂糖凝胶电泳判定rs8099917位点基因型,并随机对20例患者标本中阳性条带的扩增产物进行直接测序确定基因型,评价ARMS-PCR的准确性。结果 ARMS-PCR成功建立;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SNP基因型为T/T型(252bp和182bp)、G/G型(252bp和131bp)和T/G型(252bp、182bp和131bp),电泳显示条带清晰,大小符合预期分子量,无非特异性条带扩增;138例CHC患者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SNP中T/T型105例(76.1%),G/G型4例(2.9%),T/G型29例(21.0%);以基因测序结果为标准,ARMS-PCR技术检测准确率为100%。结论河南地区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IL-28B基因rs8099917位点SNP基因型以T/T型为主,ARMS-PCR检测准确、简便经济、高效,适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3例于院外口服核苷类似物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后出现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保肝、减黄、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继续给予核苷类似物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死亡率、HBV-DNA阴转率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I)、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等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死亡率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42%(X2=4.523,P=0.036),HBV-DNA阴转率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7%(X2=16.408,P=0.000)。两组患者治疗前ALT、ALB、TBIL、PT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ALT、TBIL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ALB、PTA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肝病毒耐药导致慢性重型肝炎的患者,抗病毒药物可以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HBV-DNA阴转率,促进肝脏生化功能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 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n=28),重度肝纤维化组(n=17)和肝硬化组(n=15),另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结果 各组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肝纤维化分级存在显著正相关(r=0.967,P<0.05);肝硬化组肝组织脂联素表达率为93.33%,明显高于轻度(14.29%)及重度纤维化组(4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竹叶石膏汤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竹叶石膏汤辅助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62.5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2组治疗后血氧分压(p (O2))、氧合指数(p(O2)/Fi(O2))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但二氧化碳分压(p(CO2))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竹叶石膏汤辅助治疗可有效缓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获得极快速病毒学应答的初治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继续接受36 w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后的疗效。方法将基线HCV RNA水平〉400000 IU/ml、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180μg/w)联合利巴韦林(1000~1200 mg/d)治疗2 w后HCV RNA阴转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36 w和48 w治疗,在停药后随访24 w,观察疗效。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0例患者,两组各20例。治疗36 w患者在治疗结束时病毒学应答(ETV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和复发率分别为100%(20例)、90%(18例)和10%(2例),治疗48 w患者ETVR、SVR和复发分别为95%(19例)、90%(18例)和5.3%(1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40例患者,基线HCV RNA水平与SVR呈负相关(OR=0.422,95%CI为0.05~0.29,P=0.007);在治疗36 w患者,基线HCV RNA〈6×10^7IU/ml患者SVR显著高于HCV RNA≥6×10^7IU/ml患者(P=0.005),但在治疗48 w患者,未发现这种差异(P=0.063)。结论对于基线HCV RNA水平〉400000 IU/ml的基因1型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如在2 w时获得病毒学应答,治疗36 w疗程与48 w疗程的SVR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