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咀嚼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咀嚼前后脑血流变化的对照研究,探讨咀嚼运动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咀嚼前和咀嚼5min后脑血流改变,并对所测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咀嚼5min后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均高于咀嚼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咀嚼前后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峰流速及平均峰流速的增加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咀嚼运动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大脑中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加相应脑区的供血量,但其是否对促进脑梗死康复、预防脑梗死的复发有益,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牙本质折断的恒牙牙髓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牙本质折断患者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记录患者的治疗方法、年龄、性别、就诊时间、牙根发育情况、冠折近髓程度、松动度及就诊叩痛,分析治疗效果及牙髓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牙髓预后的因素。结果:共收集到305例符合纳入条件的牙本质折断患者,共有患牙325颗。其中有248颗(占76.3%)牙髓存活或钙化,为治疗成功;77颗(占23.7%)发生了牙髓坏死,为治疗失败;牙本质折断行间接盖髓术的成功率为76.3%。冠折近髓程度、就诊叩痛与牙髓坏死率有显著相关性(P<0.05)。患者年龄、性别等因素与牙髓坏死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牙本质折断后行间接盖髓术的成功率较高;冠折近髓程度、就诊时叩痛是判断牙髓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植入扭矩对种植体骨界面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薄层CT扫描和自主开发的USIS软件建立包含种植体的即刻负载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分析种植体在0、15、25 N.cm 3种植入扭矩下,垂直和颊舌向45°加载150 N力时种植体骨界面von Mises应力、应变值。结果垂直载荷时,3种植入扭矩下的种植体骨界面von Mises应力最大值分别为33.6、56.4和69.6 MPa,应变最大值分别为5 157、8 645、15 630με。颊舌向载荷时,3种植入扭矩下的种植体骨界面von Mises应力最大值分别为95.3、100.6和108.3 MPa,应变最大值分别为17 110、18 690、21 380με。结论种植体植入扭矩的增大会增加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应变值,颊舌向载荷时比垂直载荷时增加明显缓慢。  相似文献   
4.
目的: ITI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的临床观察及效果评价。方法:选择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间,在我院接受上下颌后牙区短种植体手术治疗的患者26例,共31枚种植体。随访4月-8年,观察指标包括X线片、临床检查,软组织(指标:牙槽骨吸收情况、牙龈指数、探针深度)等。结果:观察期间未发现短种植体出现松动、断裂,种植部位出现疼痛不适等情况,种植体愈合良好。修复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患者对短种植体的修复满意。结论:只要严格选择适应症,规范手术操作,短种植体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牙槽骨高度不足的问题,避免复杂的外科手术,减少创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螺旋CT结合Dentascan软件和定位模板在种植牙术前颌骨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用压模机制作的透明树脂定位模板戴入植牙患者口内,以0.5mm层厚螺旋CT扫描颌骨。扫描的数据传至CT工作站用Dentascan软件处理后显示侧断层图、曲面断层图及三维重建图。结果:所有25例病例重建图均能清晰的显示颌骨的形态、质地和重要的解剖结构,如上领窦、颏孔、下牙槽神经管,并且能精确的测量缺牙区可用骨的高度、厚度和宽度。结论:螺旋CT结合Dentascan软件和定位模板在种植牙治疗计划的设计中起关键作用,尤其像前牙美容区域,并有利于提高种植牙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列缺损及义齿修复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217例研究对象,其中缺血性脑卒中104例作为试验组,非缺血性脑卒中11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组间缺失牙数、牙列缺损程度和无功能咬合单位数等相关指标的差异,并调查分析两组的义齿修复情况。结果试验组缺失牙数明显多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牙列完整人数对照组多于试验组,而复杂牙列缺损人数则试验组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整功能咬合人数比例对照组大于试验组,复杂无功能咬合人数比例试验组大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缺失牙数和复杂无功能咬合人数比例及牙列缺损程度均大于对照组,提示牙缺失未修复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饮食习惯和脑血管供血的改变可能是两者之间的调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介绍自行研制的带控制阀种植牙手术骨粉收集器,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5月至2009年10月38例牙种植患者,应用自制的骨粉收集器收集种植窝制备时产生的骨碎屑,并将其用于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其中开窗式骨缺损29处,唇颊(舌)侧种植体颈部角形缺损23处.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创口感染及裂开,原缺损处局部形态饱满,牙龈无明显退缩,X线片示种植体与周围牙槽骨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结论 应用自制骨粉收集器收集的骨粉修复种植体周围小型骨缺损效果良好,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陈宏  黄建静  W zhang  S Lee  张秀华  J Kim  李一鸣 《浙江医学》2009,31(1):39-40,44
目的分析电脑比色与视觉比色的相关性及其差异。方法采用ShadeVision牙比色仪和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分别对120例健康志愿者上颌前牙漂白前及漂白后10d、20d、3个月及6个月进行比色。ShadeVision牙比色仪分别对牙冠切1/3、中1/3、龈1/3进行比色,并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比色结果相比较,统计两者间的异同比例,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整个牙冠比色的5个不同时期中,两种方法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23、0.739、0.682、0.705、0.730;相关系数最高的是视觉比色与比色仪对整个牙冠和牙冠中1/3的比色,而最低的是视觉比色与比色仪对牙冠龈1/3的比色。比色结果一致的比例为19.6%~340%,≤2个色阶差别的比例为51.5%~71.0%,≤1个色阶差别的比例为410%~58.4%;漂白前两种方法存在4个色阶差的比例为20.3%,而漂白后仅为0.4%~0.8%,一致性比例较漂白前有所提高。结论电脑比色和视觉比色间既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存在差异,临床应用时应合理选择,亦可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离体脱矿年轻恒牙漂白与再矿化治疗的相互影响。方法选取和制作16个离体的年轻恒牙标本,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8个标本。两组标本先进行脱矿,B组用美白产品Treswhite进行7次漂白治疗;A组标本浸泡于人唾液中,然后用含氟的Crest牙膏进行再矿化处理。测定并比较四阶段(原始阶段、脱矿后、美白治疗或唾液浸泡后和矿化治疗后)两组牙标本的硬度和颜色数据。结果两组四阶段牙齿硬度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0.05)。B组从美白治疗或唾液浸泡后至脱矿后比色值改变最明显,值为6.01±1.94,较A组的3.18±2.44大(﹤0.05)。经再矿化处理后与美白治疗或唾液浸泡后比较,B组值大于A组,但差异无显著性(﹥0.05);经再矿化处理后与脱矿后比较,两组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漂白治疗对脱矿的离体年轻恒牙的再矿化有促进作用,但其效果不明显;漂白在短期内效果明显,经过长期的再矿化后,牙体色泽的变化会变得不明显,但仍有别于漂白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