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对临床合理用药以及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5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采用抽签法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未予以微生物检验;实验组29例,实施微生物检验。对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分析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低,检验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临床合理用药率较高,检验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微生物检验,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利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保存和利用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矫治方法,以期保留更多的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磨牙胎面正轴装置及磨牙远中正轴装置,配合下颌固定矫治器,对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矫治。结果利用本研究方法对10例11颗近中水平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进行17.26个月矫治,均取得第三磨牙直立、稳定、覆胎覆盖关系正常的预期目标。结论利用磨牙殆面正轴装置及磨牙远中正轴装置,可快速、安全、高效地完成对近中水平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的矫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正常人群血浆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AFI):Ag水平并建立正常人参考值范围,探讨其在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TAFI:Ag的水平。结果:与正常人群血浆TAFI:Ag水平(89.91±25.93)%相比,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TAFI:Ag水平(146.11±35.09)%显著升高(P<0.01),正常人群血浆TAFI:Ag参考值范围为39.08%~140.73%。结论:正常人群血浆TAFI:Ag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TAFI:Ag含量显著增高,表明TAFI在肾病综合征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因第12外显子多态性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相关性.方法 采集53例HAPC患者以及90例健康个体的外周静脉血样,提取白细胞基因组DNA,利用TaqMan-MGB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HIF-1α基因第12外显子的C1772T和G1790A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HAPC患者HIF-1α基因的C1772T和G1790A的突变杂合子基因型的发生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F-1α基因第12外显子多态性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生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bin activatable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是近年来发现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蛋白酶原,属于羧肽酶家族成员[1].血液凝固时,T A F I被凝血酶-凝血酶调节蛋白复合物激活后,可特异性裂解与纤溶酶原有高亲和力结合位点的纤维蛋白羧基末端的赖氨酸残基,从而抑制纤溶酶原的活化,下调纤溶活性.作为凝血与纤溶新的调控因子,T A F I的发现在医学和生物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兴趣.国外已进行了多项TAFI的研究,研究发现TAFI与多种疾病的病理状态,尤其是与血栓性疾病关系密切,血浆中高水平的T A F I是静脉血栓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2].而国内对T A FI的研究甚少,为此我们用EL I SA测定了50例健康人血浆中TAF I抗原(TAF I:Ag)水平,并建立了我们当地健康人群血浆TAFI∶Ag的参考值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miR-17-5p和miR-20a在膀胱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集1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周、1月、3月和100例体检健康者静脉血标本,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血清miR-17-5p和miR-20a的表达。结果 miR-17-5p和miR-20a在膀胱癌患者术后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进行性下降(P<0.05);膀胱癌患者血清中miR-17-5p和miR-20a显著高表达,且随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升高(P<0.01)。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血清miR-17-5p及miR-20a的表达显著高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P<0.01)。结论膀胱癌患者血清miR-17-5p和miR-20a高表达,有望作为膀胱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HIF-1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集53例HAPC患者及90例健康个体的静脉血,ELISA定量检测血清HIF-1α水平,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的HIF-1αmRNA表达。结果 HAPC患者血清HIF-1α为(148.11±42.06)pg/mL,较健康人对照组(53.95±21.89)pg/mL高(t=17.60,P<0.01);HIF-1αmRNA在HAPC患者PBMC中的相对表达量(2-△△Ct)为3.96;HAPC患者血清HIF-1α水平与PBMC的HIF-1αmRNA(2-△△Ct)水平呈正相关(r=0.73,P<0.01)。结论HAPC的发生可能与HIF-1α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8.
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冠心痛的关系。方法:选择体重指数无统计学差别的正常对照组及冠心病组[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组(AMI),不稳定心绞痛组(UAP)和稳定心绞痛组(SAP)],分别测定其尿微量白蛋白(MAU)、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空腹血糖(FBG)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AP组和UAP组UAER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SAP组比较,UAP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AMI组UAER差别有显著性(P〈0.05);与UAP组比较,AMI组UAER差别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可以作为判断心血管事件发生及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患者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变化。方法:采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53例)以及健康个体(90例)的外周静脉血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血清HIF-1α含量,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结果:HAPC患者血清HIF-1α含量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PC患者血清HIF-1α与HGB及RBC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HAPC的发生可能与血清HIF-1α水平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中药抗癌平颗粒中异秦皮啶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处理后用HPLC法,ODS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13:87)为流动相,在344nm波长处检测.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5%,RSD为1.84%.结论:显示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