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量清开灵抗上呼吸道感染——附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开灵是纯中药移剂临床用于急略肝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及高热等。常用量20ml-40ml。自1996年6月-12月,参加西苑中医研究院科研小组,应用超量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2],共选20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57岁,平均33岁;干部12例,学生3例,工人5例,扁桃体Ⅰ°肿大5例,Ⅱ°肿大5例,Ⅲ°肿大1树,可见滤淋细胞增生9例。年龄在8一57岁之间,体温37℃以上,咳嗽,咽癌,西医诊上呼吸道感染,外周血象WhC:1,11Xlof/nd以上,中医辨证热…  相似文献   
2.
3.
尾核内多巴胺递质可能具有对抗电针镇痛的作用。尾核内注射胆硷能受体阻断剂东茛菪硷可阻断电针的镇痛作用。本文系经慢性埋藏套管向家兔两侧尾核注射胆硷能(?)体激动剂,毛果云香硷,观察对尾核内多巴胺浓度升高时所致的对抗电针镇痛作用的影响。痛阈是以辐射热照射家兔鼻尖,引起甩头的反射时测定的。实验时先测定基础痛阈,然后向两侧尾核注射7.5μg/μl的多巴胺人工脑脊液溶液2μl,注后马上电针10分钟。电针5分钟后测痛。每隔5分钟测痛阈1遍,共6遍,然后分两组。一组向尾核内注射10μg/μl的毛果云香硷人工脑脊液溶液2μl。注完后,每5分钟测痛阈1遍共6遍。对照组未注药,同样观察30分钟。最后,经组织学鉴定,取两侧套管尖端均在尾核的实验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尾核内注射多巴胺(共19例)的痛阈变化过程为电针开始5分钟和10分钟时,痛阈升至155%和146%,然后缓缓下降。30分钟后,实验组向尾核内注射毛果云香硷(10例),则痛阈不再下降,反而逐渐回升。对照组(9例)未注药,痛阈继续下降,30分钟后降至基础痛阈的80%。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果提示,尾核内注射毛果云香硷有加强电针镇痛的效应,可使尾核内多巴胺浓度升高所引起的对抗电针镇痛效应翻转过来。所以,尾核内多巴胺浓度增高时对抗电针镇痛的效应,可能是通过抑制尾核内的胆硷能中间神经元的活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快纸速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心音图和颈动脉搏动图,测定了100只家兔的收缩时间间期(STI)。作出了家兔STI值一览表。电机械收编时间(QS_2).左室射血时间(LVET),射血前期(PEP)和PEP/LVET比率分别为:(雄)157±14m;(雌)158±12ms;(雄)116±12ms,(雌)116±10ms;(雄)41±5ms,(雌)41±4ms;(雄)0.350±0.043,(雌)0.335±0.029。主要的牧缩时间间期QS_2、LVET和PEP随心率(HR)分别按下述回归方程而变化:(雄)QS_2=225—0.281(HR),(雌)QS_2=228—0.278(HR);(雄)LVET=172—0.231(HR),(雌)LVET=173—0.226(HR);(雄)PEP=53—0.051(HR),(雌)PEP=55—0.052(HR)。PEP/LVET与心率相关不密切。  相似文献   
5.
本文观察了电针家兔“内关”穴对窦性心率的影响。实验分三组:内关组、中性点组和单纯麻醉组。主要结果如下:电针“内关”穴后,家兔心率变快;电针中性点后,家兔心率变化不明显;单纯麻醉后,家兔心率变慢。各时间的R—R间期值变化幅度:内关组与单麻组相比,差异显著;中性点组与单麻组相比,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电针家兔“内关”穴可使窦性心率加快。  相似文献   
6.
妇科恶性肿瘤是威胁女性健康的难题,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其预后来说意义重大。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 miRNA)是参与细胞转录后调控的小型非编码RNA,在细胞正常生理过程及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MicroRNA-429(miR-429)可抑制相关转录遏制物锌指E盒结合同源框1(Zinc E-box-binding homobox 1, ZEB1)和ZEB2的表达影响肿瘤的进展及转移,并通过调控Slug基因的表达,影响E-钙黏蛋白和Snail蛋白等的表达,进而调控肿瘤中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影响着肿瘤的迁移侵袭、预后以及药物敏感性。miR-429在卵巢癌(ovarian cancer)中起到肿瘤促进作用且不利于预后,但其低表达与患者生存率低相关,并且在卵巢癌腹水中发现了miR-429的差异表达,具有潜在临床诊断意义;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中起到肿瘤抑制作用;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中起到肿瘤促进作用,并且可能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现将关于miR-429及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结合肿瘤发生、侵袭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讨论,综合分析miR-429在妇科恶性肿瘤的意义,并为进一步研究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爽  徐鹏  王蓓蒂  李栗扬  郭钰  匡野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11):1921-1924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一种常见的雌激素依赖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表观遗传异常可能是EMs的潜在致病机制,它改变了激素和环境因素对基因表达的反应,其中小分子RNA(miRNA)的差异性表达在EM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miRNA是一种非编码调节性单链RNA,通过与信使RNA(mRNA)的3'非编码区(3' UTR)结合在转录或转录后的水平上调节基因表达。已有大量的研究揭示了miRNA作为EMs潜在的强有力的生物标记,这些失调的miRNA中,有些直接参与了疾病的发生,而另一些则与疾病的存在相关,但它们的生物学作用尚不清楚。在这些miRNA中,miR-145在EMs中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表达。miR-145通过介导细胞黏附分子和细胞骨架元素,如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4)以及肌成束蛋白-1(FSCN1)等因子影响内异症病灶的生成。miR-145还受其上游RNA分子的调控,如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前列腺癌相关转录物1(PCAT1)可通过miR-145信号通路靶向调控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对EMs的患病风险产生影响。此外,miR-145表达水平的变化可能与EMs中的不孕症有关。本文旨在阐述miR-145在内异症中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细胞的血管形成、腹膜黏附、侵袭、迁移、增殖、自噬、不孕症等内容,以期为临床治疗EMs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敷脐中药治疗银屑病皮肤瘙痒导致失眠的效果。方法:将60例因为银屑病瘙痒导致失眠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中药敷脐疗法(辨证使用中药冲剂)每晚睡前外敷于脐部神阙穴,对照组每晚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睡眠改善有效率为85.19%,对照组为56.67%,用药期间观察组病人伴随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敷脐疗法治疗由于银屑病瘙痒导致的失眠症,通过皮肤吸收,穴位传递,在改善睡眠障碍的同时,还能够显著改善银屑病病人因为失眠导致的伴随症状,较不采取敷脐疗法对睡眠的改善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铁死亡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大鼠肠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健康清洁级雄性SD大鼠40只,周龄8~10周,体重220~2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成四组:假手术组(S组)、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假手术组(SF组)、HIR模型组(IR组)和铁死亡抑制剂Ferrostatin-1+HIR模型组(IF组),每组10只。S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02%DMSO,30 min后行假手术,仅进行开腹、分离第一肝门和关腹处理。SF组腹腔注射Ferrostatin-1(溶于0.02%DMSO)5 mg/kg, 30 min后行假手术。IR组腹腔注射等容量0.02%DMSO,30 min后制备HIR模型。IF组腹腔注射Ferrostatin-1(溶于0.02%DMSO)5 mg/kg, 30 min后制备HIR模型。于再灌注后8 h处死大鼠,取小肠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肠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和铁(Fe2+)浓度;采用速率法检测血清中ALT和AST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  相似文献   
10.
<正> 内关穴是治疗心脏病的主要穴位之一。我国临床工作者已用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针刺内关穴对治疗心脏病有较好疗效,尤其是对激动起源性心律失常者作用较好。本实验用苯肾上腺素造成家兔实验性窦性心动过缓,以观察针刺内关穴对心动过缓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其原理打下一定基础,也为临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选择单一穴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