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溶酶体相关4次跨膜蛋白B(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4 beta,LAPTM4B)?35蛋白在正常涎腺及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肿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以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PTM4B?35在正常涎腺组织、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水平,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PTM4B?35表达水平与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LAPTM4B?35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不同细胞中呈差异性表达:在腺泡细胞中表达为阴性,在导管和闰管细胞中表达很弱,在纹状管细胞中表达中等。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48.00%的高级别涎腺腺样囊性癌LAPTM4B?35表达增高,显著高于低级别涎腺腺样囊性癌。此外,LAPTM4B?35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晚亦呈显著相关。结论:LAPTM4B?35蛋白在正常涎腺组织细胞中呈差异性表达,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
范建林  杨建新  刘瑾 《口腔医学》2009,29(11):579-581
目的运用Demirjian法评估汉族人群第三磨牙的矿化发育。方法运用Demirjian法测定1485名汉族人群的4个第三磨牙达到各个矿化发育阶段的平均年龄和正常范围,比较同性别人群左右侧、上下颌第三磨牙及不同性别人群第三磨牙矿化发育的差异。结果第三磨牙发育女性早于男性,下颌早于上颌,左右侧无差异。结论汉族人群第三磨牙的矿化发育有独特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渐进式教学模式对口腔科门诊临床实习生教学效果的影响,为实际带教工作提供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所接收实习生40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0名,采用传统教学方法 ;研究组20名,予以渐进式教学模式。在出科时,进行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等考核,比较组间差异。结果研究组中,理论成绩为(87.26±3.19)分、实践操作技能成绩为(90.12±2.95)分、自定义考核成绩为(89.16±3.22)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7.783、7.591、10.705,P0.01)。结论渐进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科门诊临床带教中,可有效利用提升教学效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牙龈瘤好发于前牙或双尖牙的牙龈乳头部,较大的牙龈瘤会遮盖部分牙齿和牙槽突,表面易被对颌牙咬伤而发生破溃,继发感染;随着牙龈瘤的生长,牙槽突可被破坏,导致牙松动、移动.  相似文献   
5.
崔静雯  范建林 《口腔医学》2023,43(2):110-113
目的 探究激光引发光声流系统(PIPS)和纳米银(AgNPs)联合使用对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抗菌效果。方法 收集36颗单根管离体牙,建立粪肠球菌感染根管实验模型,将样本随机分成6组,采用0.9%NaCl、2%NaClO、0.1%AgNPs溶液分别联合传统手动冲洗(CNI)或PIPS对根管进行冲洗,使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治疗前后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菌落数,并计算菌落计数减少的百分比。结果 所有实验组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抑制效果均强于对照组(P<0.05),使用PIPS辅助0.9%NaCl、2%NaClO、0.1%AgNPs冲洗组的降幅均分别大于CNI辅助0.9%NaCl、2%NaClO、0.1%AgNPs冲洗组(P<0.05)。PIPS辅助0.1%AgNPs冲洗组的降幅明显大于PIPS辅助2%NaClO冲洗组(P<0.05)。结论 PIPS辅助AgNPs溶液冲洗可以显著提高根管内粪肠球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  相似文献   
6.
种植区牙槽骨密度的螺旋CT测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种植区牙槽骨密度测量的意义。方法:通过对30例上下颌种植区牙槽骨的螺旋CT扫描,在计算机工作站上三维重建、模拟种植,分别测量模拟种植体颈部、中部和根尖部牙槽骨的HU(hounsfield Unites)值,同时测量模拟种植体周围起支持作用的环状区域牙槽骨的HU值,并根据Lekholm和Zarb的分类法确定相对应区域的牙槽骨骨密度分类。结果:所有模拟种植体周围环状区域牙槽骨的平均骨密度为789±235HU,高于模拟种植体区牙槽骨的平均骨密度695±216HU(P〈0.01),其中,下前牙环状区域牙槽骨平均骨密度最大,为1004±150HU,下颌后牙区为874±241HU,上颌前牙区为821±207HU,上颌后牙区为503±193HU。结论: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测量模拟种植体周围起支持作用的环状区域牙槽骨密度,对种植前的评估和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两种口腔矫治器治疗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20例OS-AH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胶联式矫治器,B组使用压膜式矫治器。根据治疗前后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指标和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比较两种矫治器的疗效。结果胶联式矫治器有效率77.78%,压膜式矫治器有效率81.82%,两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依从性存在差别。结论应结合患者的主观要求及其口腔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有效的矫治器,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对 6例上颌骨切除患者采用中空膺复体修复 ,结果患者面部外形和发音、咀嚼功能皆基本恢复 ,明显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Demirjian法是评估牙龄的常用方法,受种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许多学者对该方法进行修正以适合本国人群,使之广泛应用于多学科。  相似文献   
10.
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微型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1例复杂下颌骨骨折病人,采用微型电钻打孔,微型钛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均能张口进半流质或软食,20例软组织伤口Ⅰ期愈合,1例伤口继发感染。3~6月复查全景片,骨折断端均对位良好,咬He关系恢复正常。结论 微型钛板是治疗下颌骨骨折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