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2003~2005年钙制剂及钙吸收促进剂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云  唐捷  夏小燕  罗小波 《中国药房》2007,18(5):337-339
目的了解钙制剂及钙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2005年钙制剂及钙吸收促进剂的应用情况。结果碳酸钙、氨基酸鳌合钙在临床应用中占主导地位,老一代钙制剂已趋于淘汰。结论我院钙制剂应用基本合理,但补钙人群主要集中在婴幼儿,其他人群补钙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严重骨盆型多发伤的救治经验和救治程序,以期进一步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2003年1月~2007年7月对52例严重骨盆骨折进行损伤严重度评分(AIS-ISS)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抗休克治疗,骨盆外固定器固定+下肢骨牵引,创伤重症监护室(ICU)监护和稳定后骨盆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全部病例当天血压恢复正常,无死亡。优19例,良18例,优良率达71%;可12例,差3例。结论严重骨盆型多发伤的院内救治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按照特定的救治程序进行,并强调骨盆外固定支器+下肢骨牵引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罗小波  梁平华  黄文伶 《医学综述》2009,15(16):2492-2494
中间型综合征多在重度急性有机磷中毒后1~4 d出现,急性胆碱能危象消失后,于迟发性多发性神经病之前,出现屈颈肌、颅神经支配肌肉及呼吸肌无力。自1987年Senanayake等报道了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出现的中间综合征以来,人们在认识中间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逐步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移乘训练(床-轮椅)对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3月入住解放军第三○九医院骨科中心脊柱微创科室的脊柱结核患者,年龄范围为60~70岁,并采取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手术方式治疗,共8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入院时间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进行常规床上功能锻炼,术后16d佩戴支具进行负重站立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床上功能锻炼基础上,术后第3天在患者生命体征良好的情况下,由医生和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移乘(床-轮椅)运动。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等指标,以及躯体活动能力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老年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植骨固定术后2周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9.51±3.51)g/L、(122.11±10.14)g/L、20.16±2.84],优于对照组[(36.33±3.43)g/L、(115.29±12.61)g/L、18.57±2.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0、2.67、2.54,P值分别为0.000、0.009、0.013)。术后2周观察组能够经常步行的患者有28例(70.0%),高于对照组的17例(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 P=0.013)。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7.3±2.0)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6±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2,P=0.000)。结论 早期进行移乘训练(床-轮椅)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总结出合理的诊疗方法。 结果 11例患者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1~3次,每次引流7~10 d。10例患者保留椎间植骨融合器、椎弓根钉、连接棒,仅取出横连。1例患者术中发现内固定已松动,取出所有内固定。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 结论 VSD技术可以充分引流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伤口的脓液并消灭其死腔;同时增加了取出横连保留其他内固定的安全性,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治疗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应用VSD治疗11例脊柱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患者的治疗经过,以总结出合理的诊疗方法。结果11例患者应用VSD技术处理创面1~3次,每次引流7—10d。10例患者保留椎间植骨融合器、椎弓根钉、连接棒,仅取出横连。1例患者术中发现内固定已松动,取出所有内固定。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结论VSD技术可以充分引流脊柱后路内固定术术后深部感染伤口的脓液并消灭其死腔;同时增加了取出横连保留其他内固定的安全性,有利于切口早习愈合及尽早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
脊柱结核围手术期ESR及CRP多样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多样性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67例脊柱结核选自2004年3月至2007年3月短程化疗加手术治疗患者,男41例,女26例;年龄23~61岁。结核病灶位于颈椎7例,胸椎31例,腰骶椎29例。化疗方案为3HRZ/5~7HRE,手术方法为Ⅰ期病灶清除、自体植骨和坚强内固定。动态观察ESR和CRP变化、结核症状改善和病灶愈合进程。结果:入选病例结核病灶处于活跃期,ESR平均值(79.4±35.6)mm/h,CRP平均值(44.3±17.5)mg/L。术前化疗4~6周结核症状改善明显,ESR平均值降至(45.3±21.0)mm/h,CRP平均值降至(26.7±11.8)mg/L,均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周ESR平均值升至(83.2±37.4)mm/h,CRP平均值回升至(53.0±18.6)mg/L。术后第4周ESR平均值降至(42.8±16.5)mm/h,CRP平均值降至(23.8±10.0)mg/L。术后第8周所有患者结核症状缓解,其中47例ESR和CRP恢复正常,其余20例ESR和CRP在术后第12周恢复正常。短程化疗期满时有65例结核病灶治愈,2例因肝损害停用抗结核药而导致病灶重新活跃,ESR和CRP明显异常。结论:脊柱结核围手术期ESR和CRP呈多样性改变,是脊柱结核手术时机选择和临床疗效评估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骨盆型严重多发伤失血性休克的限制性容量复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采集骨盆型严重多发伤的病例资料,总结和分析其病情特点,为临床上骨盆型严重多发伤应用损害控制提供初步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7年7月间的60例骨盆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中21例伴有失血性休克患者通过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早期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等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和疗效评估。结果21例伴有失血性休克,根据早期复苏方法分为限制性复苏组(11例)和常规复苏组(10例)。限制性复苏组:ISS评分30.72,复苏输液量1009.09ml,复苏时间102.72分钟,复苏后血红蛋白(HGB)98.36g/L;常规复苏组:ISS评分30.90,复苏输液量3 175ml,复苏时间246分钟,复苏后HGB 79.90g/L。限制性复苏组和常规复苏组I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苏输液量、复苏时间、复苏后HG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急救复苏过程中,对伴有失血性休克的骨盆型严重多发伤患者进行限制性复苏,能使输液量更少,控制出血更好,复苏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手术联合药敏试验指导下的个体化抗结核化疗对耐多药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收集2006年2月至2010年6月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骨科中心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1例耐多药脊柱结核。包括初治结核6例,复治结核15例。21例患者入院后根据病灶特点接受不同方式手术治疗,术后参照既往抗结核化疗史及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并定期随访。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耐药表型,回顾术后1、3、6个月及之后每6个月随访时的临床表现,X线片、CT及三维重建、MRI等影像学变化及实验室指标,评价植骨融合情况及疾病转归。 结果 复治结核既往化疗平均持续(19.3±15.8)个月(7~49个月)。19例接受了开放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5个月内固定失效,有4例术后局部复发;2例接受的是CT引导下置管灌洗术。术后个体化化疗平均持续18.3(18~20)个月,末次随访时11例术前伴神经功能障碍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9例伴后凸畸形者术后均得到良好矫正,但其中1例伴后凸畸形者因术后内固定失效,末次随访时后凸矫正明显丢失。18例最终临床治愈,3例仍在接受化疗。 结论 基于药敏试验的化疗联合手术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利于尽早治愈耐多药脊柱结核,解决严重并发症,并避免耐多药菌株的播散及获得性耐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