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牵张力对体外培养兔鼻软骨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牵张力对体外培养的不同年龄兔鼻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牵张力大小与兔鼻软骨细胞增殖活性改变的量效关系。方法:将第4代体外培养的新生及6周龄新西兰白兔兔鼻软骨细胞置于细胞膜式牵张力施加装置上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的牵张力(5kPa、10kPa)在0-12h内对兔鼻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0-10h内5kPa牵张力组软骨细胞增殖指数随着牵张力作用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增殖指数峰值位于10h处;0~8h内10kPa牵张力组软骨细胞增殖指数随着牵张力作用时间的延长不断上升,增殖指数峰值位于8h处;5kPa较10kPa牵张力对体外培养兔鼻软骨细胞具有更大的促增殖作用;牵张力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兔兔鼻软骨细胞具有更大的促增殖作用。结论:牵张力可促进体外培养的新生及六周龄新西兰白兔兔鼻软骨细胞增殖活性。提示我们鼻软骨牵张方法不仅适用于临床矫治新生儿唇腭裂伴发鼻畸形,而且有可能用于矫治1岁左右婴儿甚至更大年龄患儿的唇腭裂伴发鼻畸形。  相似文献   
2.
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临床妇科疾病的诊断对实验室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尤其是阴道分泌物的常规检查已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而急需寻求新的方法来满足临床对妇科疾病的诊断需求.为此宜昌市妇幼保健院采用阴道炎五联法试剂盒对370例阴道分泌物进行临床对照检测,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370例已婚女性来自宜昌市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的检查者及妇女保健科的健康妇检者,年龄在20~58岁,平均年龄39岁.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隐形功能矫治器对青少年骨性Ⅱ类错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无托槽隐形功能矫治器对1例青少年骨性Ⅱ类错患者进行双期治疗, 一期利用其生长发育潜能前导下颌骨;二期单颌拔牙进一步调整咬合及前牙覆、覆盖;并结合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患者双期治疗结束后为I类骨面型, 自然闭唇时无开唇露齿, ANB角减小, SNB角增大;重叠图显示下颌骨生长明显且软组织侧貌由凸面型变为直面型。结论隐形前导下颌矫治器在刺激下颌骨的生长、引导下颌向前的同时还可以扩大牙弓、排齐牙列、解除干扰, 减小了对乳恒牙替换的影响而且还能进行萌出诱导;其将传统的双期矫治融合, 有效缩短了治疗疗程, 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在正畸临床工作中,牙颌模型是患者初始信息和疗程记录的良好载体,也是诊断分析的重要资料。在治疗过程中,可通过研究模型来了解当前的治疗情况及矫治进展,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最佳疗效。石膏模型存在固化时间长、边缘不清楚、取模变性等缺点,难以快速准确地测量数据并对治疗结果的预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石膏模型已很难满足正畸医师的需求。3D功能模型技术的发展为数字化时代下的正畸治疗带来了巨大变化。3D功能模型技术广泛应用于数字化建档、三维诊断及治疗方案的辅助设计、正畸矫治、正畸材料设备制造、科研教学等。3D功能模型技术应用带动了口腔正畸的发展,该文就3D功能模型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天然牛心包脱细胞和交联处理的理想方法。方法:用胰酶去垢剂法(I)、胰酶核酸酶法(II)、胰酶去垢剂+核酸酶联合法(III)、 冻融去污剂法(IV)、冻融核酸酶法(V)、冻融去污剂+核酸酶联合法(VI)进行脱细胞和交联处理,采用光镜和SEM、细胞毒性实验、机械性能测定、细胞趋化性实验评估处理效果,筛选出理想的脱细胞和交联方法。结果:冻融去污剂+核酸酶联合法是理想的脱细胞方法。京尼平交联法是理想的交联方法。结论:冻融去污剂+核酸酶联合法制备的脱细胞牛心包再采用京尼平交联法可制备出理想的GBR膜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唇腭裂序列治疗过程中,对唇腭裂伴发鼻畸形的治疗一直是个难点。有学者提出,患儿出生后立即行非手术性牵张鼻软骨,可延长短小鼻小柱,复位移位的鼻翼软骨,纠正鼻尖塌陷,大大降低手术矫治唇腭裂伴发鼻畸形的难度,使唇裂修复与鼻畸形矫治能同期完成,可获良的好远期整复效果。笔者从解剖学研究、临床运用等方面介绍这一技术在矫治唇腭裂伴发鼻畸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力学是现代生物学发展的前沿领域,细胞力学研究的基础和关键是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的研制。目前已研制出多种体外培养细胞机械加力装置,按加载力的不同性质分为离心力加载装置,流体剪切力加载装置,空气液体传导静压力加载装置和基底形变加载装置四类。  相似文献   
8.
在唇腭裂序列治疗过程中。对唇腭裂伴发鼻畸形的治疗一直是个难点。有学者提出,患儿出生后立即行非手术性牵张鼻软骨。可延长短小鼻小柱,复位移位的鼻翼软骨,纠正鼻尖塌陷,大大降低手术矫治唇腭裂伴发鼻畸形的难度,使唇裂修复与鼻畸形矫治能同期完成。可获良的好远期整复效果。笔者从解剖学研究、临床运用等方面介绍这一技术在矫治唇腭裂伴发鼻畸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减数矫治方案,配合使用微种植钉支抗,整体远中移动上颌牙列,矫治成人轻、中度上颌牙-牙槽前突畸形病例的软硬组织侧貌变化。方法 15例轻中度上牙-牙槽前突畸形成年患者,拔除第三恒磨牙,共30颗种植钉植入双侧上颌颧牙槽嵴区,用镍钛拉簧牵引上牙列整体向远中移动。对所有病例矫治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软硬组织头影测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 30颗种植钉,其中4颗松动后重新植入,其余均保持稳固。(2) SNA、SNB等骨骼方面的测量值矫治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畸没有改变上下颌的基骨;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距离(U1-NA)、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牙槽座点连线的交角(L1/NB)、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距离(L1-NB)及上下中切牙交角(U1/L1)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明上、下前牙突度和倾斜度明显减小。(3)鼻唇角(Cm-Sn-UL)增大、面突角(G-Sn-Pos)减小(P 0.01),上下唇相对于审美平面的距离减小(P 0.01),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软组织面部侧貌得到改善。结论使用微种植钉作为强支抗能有效牵引上颌全牙列整体远中移动,使其软硬组织均发生明显变化,是非减数方案矫治成人轻中度上颌牙-牙槽前突畸形病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摇椅形”镍钛方丝对垂直向异常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对17例前牙开的患者应用“摇椅形”方丝同时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进行矫治,通过分析矫治前后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评价其矫治效果。结果17例前牙开或有前牙开趋势的病例,矫治后前牙覆覆盖正常。结论应用“摇椅形”方丝同时配合前牙区垂直牵引矫治开能获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