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修复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择3只成年比格犬,拔除双侧下颌P1-M1,牙槽窝愈合6个月。将3只比格犬(共6侧)随机分为3组,A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组使用种植体+骨粉+Bio-Gide膜,C组使用种植体+骨粉+钛网+Bio-Gide膜。每侧选取3个位点制备种植窝,在颊侧制作4 mm×4 mm×4 mm牙槽骨缺损,植入种植体并分别覆盖钛网或Bio-Gide膜。于术后6个月处死动物并取材,Micro-CT扫描并三维重建。使用SPSS17.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icro-CT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显示,C组的骨小梁数目、骨小梁厚度、骨密度等数据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骨小梁分散度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1)。结论 联合使用钛网+Bio-Gide膜,对比格犬种植体周围牙槽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显著优于单纯使用钛网或Bio-Gide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技术(computer-assisted surgical simulation, CASS)在肋骨软骨移植(costochondral graft,CCG)重建颞下颌关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进行CCG的患者。术前通过拍摄颅颌面CT和胸部CT,将其导入到Mimics软件,进行虚拟定位和规划截骨,用于指导软骨的选择和放置以及手术过程中髁突和下颌支的修整。术后应用Mimics软件测量和计算肋骨移植的偏差。结果:7例(9侧)利用CASS进行CCG的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男2例,女5例;平均年龄30.2岁(21~45岁)。单侧5例,双侧2例。7侧关节重建选择第6肋骨,2侧关节重建选择第7肋骨。所有置换肋骨在手术中均未进行修整或弯曲。术后CT扫描显示所有患者通过CASS进行CCG,成功重建了下颌髁突。所有患者的肋骨-肋软骨均恰好位于关节窝内,咬合关系良好,无需颌间牵引。共植入46颗钛钉,均位于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后。16颗钛钉在下颌支内侧面暴露,平均暴露长度为0.7 mm(0.2~1.3 mm)。合并后的CT表明,与术前设计的位置相比,CCG的末端相对倾斜且靠前,倾斜度的平均值为5.4° (1.7~7.3°)。结论:CASS能够精确选择合适的肋骨,匹配下颌支的外侧面,引导截骨和修整,帮助肋骨固定在预期位置,避免对下牙槽神经血管束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满族指纹纹型的基本特征.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捺印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满族58名男性、69名女性的指纹.结果:黑龙江省富裕县三家子村满族的斗形纹(W)占50.74%,箕形纹(L)占47.91%,弓形纹(A)占1.34%,FI=106.05,DI=2.87,PⅡ =14.94,PC=51.08.W和L的分布频率在男女之间存在差异.A/A、L/L、W/W在双手对应手指的观察频率均大于期望频率.A/W在双手对应手指的观察频率小于期望频率.127人的254只手中,同为W的有38只,同为L的有26只,未见同为A的样本.结论:黑龙江三家子村满族的指纹特征符合蒙占人种的一般特征,且与汉族的指纹特征相近,但仍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小班化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本科教学走向线上模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提出线上教学结合小组化辅导的教学模式,通过科学设计,证实该模式获得良好教学效果,为疫情环境下优化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探讨环肌酸对牙周炎造成的牙槽骨吸收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通过细胞活力测定、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和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等检测,评价环肌酸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动物实验将20只大鼠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B组采用牙周结扎+生理盐水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侧冠突切除对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后受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双侧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同期不同程度前移(0、2、4、6、8 mm)下颌骨的三维模型,分别模拟保留冠突和切除冠突。对每一模型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比较保留或切除冠突对关节区受力分布的影响。结果: 有限元分析显示,在双侧关节重建伴下颌骨前移0~8 mm的过程中,保留冠突时,软骨发生向前形变,受剪切力依次降低,左侧由113.2 N降至26.7 N,右侧则由133.7 N降至1.9 N;切除冠突时,软骨发生向后形变,剪切力依次增加,左侧由94.6 N增加至188.5 N,右侧则由70.1 N增加至157.7 N,8 mm时肋骨颈部出现明显应力集中。结论: 冠突切除术对关节区受力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保留冠突有利于维持力学平衡。双侧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颞下颌关节伴冠突切除大幅度(≥8 mm)前移下颌骨,可导致关节区应力超过肋软骨最大承受范围并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颞下颌关节盘开放性锚固术中,下颌骨髁突后斜面下缘植入2种锚固钉(传统锚固钉和改良锚固钉)的拉出力量和形式。方法 收集因颞下颌关节病需行颞下颌关节置换的患者术中截下的髁突共10例,分别用传统及改良锚固钉带3-0锚固线、改良锚固钉带2-0锚固线后植入髁突后斜面下缘骨皮质内,各20组,用拉力测试仪进行拉力试验,测试实验中髁突骨皮质受损、锚固钉断裂或松动、锚固线断裂等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锚固线断裂拉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种医用锚固钉在植入髁突和拉力测试过程中,除锚固线断裂外,均未出现骨皮质受损、锚固钉断裂、松动情况;传统锚固钉带3-0锚固线承受的最大拉力均值为(27.53±5.47)N,改良锚固钉带3-0锚固线承受的最大拉力均值为(25.89±2.64)N,改良锚固钉带2-0锚固线承受的最大拉力均值>50 N。传统型和改良锚固钉(3-0锚固线)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传统锚固钉(3-0锚固线)与改良锚固钉(2-0锚固线)比较,也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传统和改良医用锚固钉均可成功植入下颌骨髁突中,且不会导致锚固钉断裂、髁突骨皮质受损;改良锚固钉更加符合髁突解剖外形,更安全舒适,固定的2-0锚固线能承受更大拉力,比传统锚固钉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基地为研究对象,探索“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住培与专培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在2022年6月至2023年4月期间,共计入组学员144名,其中试验组(住培72人、专培16人)和对照组(住培72人、专培16人)。分别采用传统模式与“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制订临床及学习任务,并记录学员在理论考核和自我评估中的表现。采用 SPSS 23.0进行t 检验。结果 “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在理论考核和学员自我评估中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专培学员中,试验组(84.56±4.05)与对照组(81.13±2.78)之间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培学员中,试验组(84.74±4.85)相对于对照组(82.10±4.34)表现更好,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我评估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员在多项自评指标中的积极评价比例高于对照组。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住-专一体化”分级带教模式为口腔颌面外科住培与专培教育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员学科兴趣、促进临床实践能力,并为我国医学教育提供有益经验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