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克罗恩病(CD)CT 小肠造影(CTE)表现与临床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 CD 患者的临床、CTE 资料,根据临床活动性分类进行分组,观察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和缓解期3组的肠壁、肠外及并发症影像学表现,经统计学分析,评价影像表现与临床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37例中,中度活动期患者18例,重度活动期10例,缓解期9例,共147个肠段受累,121个肠段肠壁增厚(肠壁≥4 mm),平均厚度约(12.1±3.2)mm。42个肠段为3层状,71个为双层状,34个无分层。20例患者观察到肠系膜淋巴结肿大。27例出现肠系膜末梢直小血管增多密集,呈齿梳征。22例出现肠管周围脂肪密度增高。4例腹腔脓肿,7例瘘管,16例肠梗阻或狭窄,17例肛周脓肿或肛瘘等肛周病变。中度活动期、重度活动期及缓解期3组间肠壁分层、肠壁增厚、齿梳征、肠系膜脂肪密度增高、腹腔脓肿、肠腔狭窄及肠梗阻等征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CTE 能显示 CD 肠壁、肠外改变和并发症情况,有助于缓解期及活动期 CD 的鉴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上颌前牙区单个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修复对龈乳头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对64例患者的单个上颌中切牙拔除后行即刻种植或延期种植,4-6个月后分别行二期手术、临时冠软组织成形以及一个月后烤瓷全冠修复,观察正中龈乳头高度情况.并进行一年后的随访复查.结果:64例患者行种植修复一年后,即刻种植组中龈乳头外形美观良好的占86.3%,相比之下延期种植修复后龈乳头外形美观达到良好的只占45.7%.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单个前牙即刻种植修复比延期修复更易获得理想的牙间龈乳头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磁共振3D -SPACE序列对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2例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行3.0T磁共振3D -SPACE序列检查,所有患者均经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证实.分析三叉神经微血管压迫的影像学特征,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32例患者中,症状侧血管神经关系I型1例(3%),II型22例(69%),III型9例(28%),而无症状侧I型13例(41%),II型19例(59%),III型0例,两侧压迫程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0).在有血管神经压迫情况的神经中,症状侧31例45处,近端压迫为29处(64%),远端压迫为16处(36%),症状侧与非症状侧压迫点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376).症状侧小脑上动脉为主要压迫动脉,占71.8%.3D -SPACE序列能对三叉神经进行多平面重建,显示血管压迫三叉神经的位置、程度及责任血管的来源.结论 3D -SPACE序列能清晰显示三叉神经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能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且有助于手术方案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双侧下颌磨牙游离缺失种植前后的咀嚼效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研究活动义齿与种植义齿修复双侧下颌磨牙游离缺失的咀嚼功能情况。方法:采用吸光度法分别对29例患者种植前(戴活动义齿)和种植后(种植固定义齿)进行咀嚼效率测试,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修复方法咀嚼效率明显不同。结论:种植固定修复后的咀嚼效率显著优于活动义齿。  相似文献   
5.
目的用3 T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31P-MRS)在体无创性评价糖耐量异常(IGT)患者骨骼肌线粒体的功能。资料与方法对16例IGT患者和10名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匹配的正常自愿者骨骼肌进行动态31P-MRS分析,对磷酸肌酸(PCr)、无机磷(Pi)、三磷酸腺苷(α-,β-,和γ-ATP)的半绝对定量分析,同时计算ADP、Pi/PCr、细胞内pH值及恢复期PCr、ADP起始恢复速率。分析静息、运动及恢复期两组受试者骨骼肌能量代谢特点以及线粒体功能状况。结果 IGT组PCr、β-ATP含量各期均低于对照组;ADP均高于对照组;恢复期,IGT组PCr、ADP的初始恢复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i、Pi/PCr、pH值两组变化趋势相同,组间无差异。结论 IGT患者的骨骼肌基础能量代谢率降低,骨骼肌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6.
目的:龈乳头缺失形成的"黑三角"常常造成口腔美观的不足.本研究利用X光根尖片,探讨上颌中切牙牙间龈乳头存在与年龄、性别、邻间接触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之间的关系.方法:共982名成人患者接受检查,对龈乳头的评价以视诊判断;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由X光根尖片测得.结果:当两上颌中切牙接触点至牙槽嵴顶的距离小于5mm时,"黑三角"出现的机率只有2.3%;距离在5-6Mm之间和6-7mm之间时,出现率分别为43.3%和57.7%;距离升至7mm以上时达到78.9$."黑三角"的出现与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接触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与龈乳头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对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骨骼肌能量代谢和线粒体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1名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和18名健康志愿者的股四头肌进行磁共振动态磷谱检查,获取静息?运动?恢复3个状态的波谱数据?对无机磷(Pi)?磷酸肌酸(PCr)?三磷酸腺苷(ATP)等化合物的峰下面积进行定量分析,通过生化反应平衡公式计算二磷酸腺苷(ADP)和细胞内pH值,并利用指数曲线拟合分析Pi?PCr和ADP的时间常数和恢复速率?结果:糖尿病患者子女组及正常对照组静息期Pi?PCr?ADP?β-ATP的含量及Pi/PCr无统计学差异?运动末期糖尿病患者子女组β-ATP低于正常对照组?恢复期糖尿病患者子女组多帧波谱PCr?β-ATP?pH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第3帧Pi/PCr比值比对照组高?恢复期糖尿病患者子女组PCr恢复速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Cr恢复速率?结论:磁共振动态磷谱技术可以无创性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的能量代谢受损及线粒体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Er:YAG激光联合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治疗种植体周围炎伴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2019年在嘉定区牙病防治所行种植修复且诊断为种植体周围炎伴骨缺损的26例患者(共34颗种植体)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接受翻瓣、清创和GBR治疗,实验组采用Er:YAG激光处理种植体表面及污染物,对照组采用传统机械法处理。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12和24个月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BOP)、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I)、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缺损高度(reduce of marginal bone level,RBL),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PD、BOP、PI和RBL均显著改善;治疗后6、12和24个月后,PD、BOP和PI改善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2和24个月,实验组RBL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种植体周围炎伴骨缺损的GBR治疗中,Er:YAG激光疗法效果优于传统机械法,更有利于新骨再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前瞻性的研究种植修复单个上颌中切牙近中龈乳头高度与手术前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顶的距离间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上颌中切牙单个种植修复患者,在上颌中切牙部住的数码根尖片,利用Planmeca Dimaxis Ver-sion3.3.2软件分别测量手术前、手术后、修复前、修复后以及修复半年后中近中邻间接触区最低点与牙槽嵴顶问的距离,分析在整个种植修复的过程中影响邻间接触区最低点与牙槽嵴顶间的距离的因素,以统计软件SPSS12.0对各时期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顸问距离与龈乳头高度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6名单个上颌缺失行种植修复的患者中:当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顸间距离在3~5mm之间时,龈乳头在种植修复后有45.5%的龈乳头可恢复到良好,修复半年后的复查期龈乳头恢复良好的概率可达到95.5%;当该距离在5~6mm时,修复后及修复半年后龈乳头恢复良好的概率分别下降至30%和75%;但当该距离升至7mm以上时,几乎不可能恢复美观的龈乳头.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项间距离的变化主要在手术后到修复前这段期闻,变化范围在[-0.13mm,0.46mm]之间.手术前邻间接触区最低点到牙槽嵴项间距离与种植修复半年后龈乳头指数值之间呈负相关,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r=-0.715(P<0.01).结论:手术前上颌中切牙邻面接触区最低点与邻近天然牙侧牙槽嵴顶间的距离可作为预测上颌中切牙种植修复后龈乳头高度恢复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能量参数Er:YAG激光治疗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对厌氧菌含量及龈沟液TNF-α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就诊的140例早期种植体周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分别使用40、60、80 mJ对A、B、C 3组患者采取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