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单侧上颌骨缺损义颌修复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侧上颌骨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颌面部缺损之一,主要依靠赝复体修复。本文旨在从单侧上颌骨缺损义颌修复设计的形式、类别、固位体设计等几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附着体义齿修复、牵引成骨术、种植修复和CAD/CAM等新材料、新技术在上颌骨缺损修复的应用,进行综述和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erec 3D全瓷冠粘结后冠抗折强度。方法:选择无龋坏上颌前磨牙40颗分为1、2、3、4组,完成Cerec全瓷冠,分别用Variolink N+硅烷偶联剂,Variolink N,Bisco Choice2TM+硅烷偶联剂,Bisco Choice2TM粘结。4°C 0.9%氯化钠液中保存24 h后,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其冠最大抗折强度,记录数据;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粘结破坏形式。采用SPSS 17.0软件包比较冠抗折强度和粘结破坏形式。结果:Variolink N+硅烷偶联剂组冠抗折强度最高。结论:双重固化树脂粘结系统是牙科长石质陶瓷粘结的理想选择,可获得较高抗折强度。硅烷偶联剂可增强全瓷冠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儿童下颌骨正中部骨折治疗上要求损伤小、操作简单、恢复快、无风险。探讨一种符合儿童下颌骨正中部骨折特点的治疗方法。方法 21例患儿采用局麻下先手法复位,再行骨折端两侧下前牙钢丝结扎,3M光固化树脂覆盖结扎钢丝及乳前牙结扎前牙颈部制备结构。结果 21例患儿达到骨折愈合的目的,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局部反应小,口腔感觉舒适,2周恢复半流质,术后3-6月复查无乳牙松脱及恒牙移位、松动、牙髓变性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方法符合儿童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采用附着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在已完成的环氧树脂单侧上颌骨缺损牙颌模型上,分别制作传统卡环修复体和附着体修复体.采用光弹应力分析法,对两种修复体在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传统卡环修复体与附着体修复体在腭部应力分布无明显差异,健侧后牙受力均匀;与传统卡环修复体比较,附着体修复的中切牙近中牙槽嵴应力条纹级数相对较高.结论 附着体修复体健侧后牙的应力分布均匀,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其对于中切牙和中切牙近中牙槽嵴应力较集中,可通过增加基牙数目的 联冠设计提高支持作用和对抗转动扭转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光弹模型的方法。方法 利用标准牙体和上颌模型,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硅橡胶阴模后,制作单侧上颌骨缺损环氧树脂光弹模型。结果 制作完成环氧树脂单侧上颌骨缺损模型,环氧树脂牙体、牙槽骨和硅橡胶(牙周膜)弹性模量比值为13.3:1:0.001,与临床比值接近。结论 建立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的环氧树脂光弹模型光学灵敏度高,直观性强,能很好的满足光弹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不同粘结方法及冷热循环对Cerec全瓷冠粘结后抗折强度的影响。 方法 选择离体前磨牙80颗,进行Cerec全瓷冠预备及制作。随机分为1~4组,每组20颗,分别使用Variolink N树脂粘结剂+硅烷偶联剂粘结、Variolink N树脂粘结剂粘结、Bisco Choice TM 2树脂粘结剂+硅烷偶联剂粘结、Bisco Choice TM 2树脂粘结剂粘结;每组再分为A、B小组,分别不进行和进行冷热循环。8组试件均用万能力学实验机测试其全瓷冠最大抗折裂强度,观察所有标本粘结破坏形式;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使用Variolink N树脂粘结剂+硅烷偶联剂组粘结的Cerec全瓷冠抗折裂强度最高;全瓷冠抗折强度A组(非冷热循环)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双重固化树脂粘结系统是牙科长石质陶瓷粘结的理想选择,可以获得较高的抗折裂强度。冷热循环降低Cerec全瓷冠抗折裂强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利用已有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程序中分别设计并建立附着体支架,修复两种不同上颌骨缺损情况的模型(附着体位于中切牙或尖牙近中面),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应力集中区均位于健侧腭部基托的近前牙区,健侧后牙受力均匀;附着体位于中切牙近中时,中切牙近中面应力值为1.306MPa,附着体与舌面导板的连接处应力较集中;附着体位于尖牙近中时,尖牙近中面应力值为0.797MPa,应力集中区位于舌面导板的前下方转角区。结论: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未增加基牙的负荷。对附着体支架的设计,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附着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光弹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采用附着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在已完成的环氧树脂单侧上颌骨缺损牙颌模型上,分别制作传统卡环修复体和附着体修复体.采用光弹应力分析法,对两种修复体在载荷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传统卡环修复体与附着体修复体在腭部应力分布无明显差异,健侧后牙受力均匀;与传统卡环修复体比较,附着体修复的中切牙近中牙槽嵴应力条纹级数相对较高.结论 附着体修复体健侧后牙的应力分布均匀,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其对于中切牙和中切牙近中牙槽嵴应力较集中,可通过增加基牙数目的 联冠设计提高支持作用和对抗转动扭转力.  相似文献   
9.
病例 患者 ,女 ,67岁 ,上颌牙及下颌后牙缺失要求修复治疗。口腔内检查 :7- 77- 4 2 1- 14 - 7缺失 ,| 3远中邻面颈部深龋 ,探痛 ,无松动 ,无叩痛 ,牙片显示 | 3为双根 (图 1) ,根尖无阴影。 3 |远中邻面浅龋 ,无松动 ,牙片显示 3 |亦为双根。余无异常发现。诊断 :上颌牙列缺失 ,下颌牙列缺损 ,3 | 3龋(均为双根牙 )。治疗  | 3去龋尽 ,开髓 ,测出唇舌向根管长均为 2 2mm ,两分根行根管治疗 ,后螺纹钉 ,光固化修复。 3 |去龋尽 ,光固化树脂修复。上半口义齿与下颌复托修复。下颌复托设计 ,舌侧铸造舌杆 ,3 | 3于舌侧窝置指支托 ,颊侧单…  相似文献   
10.
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传统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方法进行力学分析。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应用课题组自行开发的软件MedGraphics、UG和ANSYS软件,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及带中空阻塞器修复体的有限元模型,并对传统中空阻塞器的赝复体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获得了单侧上颌骨缺损状态及带中空阻塞器修复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传统中空阻塞器的赝复体健侧后牙受力较为均匀,应力集中区域位于健侧腭部基托的近前牙区。结论:建立的单侧上颌骨缺损及带中空阻塞器修复体的有限元模型具有良好的生物相似性和几何相似性,传统中空阻塞器的赝复体符合生物力学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