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通过3D打印的方法制备的不同重量比例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聚乙烯醇(n-HA/PLA/PVA)复合膜,并对其相关性能检测。方法: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不同重量比例的n-HA/PLA/PVA复合膜,分别为PLA/PVA复合膜、15%n-HA/PLA/PVA复合膜、50%n-HA/PLA/PVA复合膜、75%n-HA/PLA/PVA复合膜。扫描电镜下观察各组膜形态,对其力学性能、细胞毒性及动物实验相应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扫描电镜下观察,n-HA/PLA/PVA复合膜呈现三维网状结构,各材料间相互结合,孔隙分布不均,大小不一。随着n-HA质量浓度的提高,电镜下见各材料间孔隙逐渐减小,形成结构均匀的复合膜。力学性能及吸水率检测中,随着nHA含量的增加,n-HA/PLA/PVA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及吸水率呈下降趋势;细胞毒性检测,不同比例复合膜的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差别,无细胞毒性。动物实验测量牙周菌斑指数及龈沟出血指数未发现不同比例n-HA/PLA/PVA复合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3D打印不同比例的n-HA/PLA/PVA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细胞生物相容性,n-HA比例更高的复合膜可能具有更好的物理性能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固定桥桥体龈底形态对接触区黏膜微生态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烤瓷桥桥体龈端不同形态设计对牙槽嵴顶黏膜微生态的影响。方法对60例磨牙烤瓷修复的患者采用常规细菌培养和计算机鉴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种类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均有增多。其中,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量和细菌种类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舟底式桥体龈端接触区细菌附着数量和种类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用3个月后,各组链球菌和奈瑟菌的组成比例变化与牙体预备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类细菌组成比例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对桥体底黏膜微生态的影响考虑,烤瓷桥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磨牙桥体设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金瓷桥3种桥体龈端形态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门诊待行单个后牙双端烤瓷固定桥修复的60例患者,将烤瓷桥体龈端形态随机分为改良鞍式桥体、改良盖嵴式桥体、舟底式桥体3组,按所设计桥体形态的要求完成修复体,3个月后取下修复体。观察3组患者戴用烤瓷桥体前后桥体龈端形态异物感、发音、美观效果以及桥体接触区发生粘膜红肿、炎症的情况。结果:60例患者仅5例出现异物感,戴用改良鞍式桥体的患者未出现明显异物感,戴用改良盖嵴式桥体的患者出现异物感4例(6.7%)。以舟底式桥体粘膜红肿发生率最低.炎症程度最轻,改良鞍式桥体粘膜红肿发生率最高,炎症程度最重,3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2,P〈0.05)。结论:舟底式桥体优于改良鞍式桥体和改良盖嵴式桥体,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一种更优化的桥体设计。  相似文献   
5.
汪振华  王建青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7,30(11):1249-1250,1253
目的:对采用CAD/CAM与传统方法制作后牙种植体冠的修复效果进行回顾性调查,评价不同制作方法的临床效果,以探讨更有利于种植体修复的全瓷修复技术。方法:选取采用CAD/CAM方法制作全瓷冠修复的种植体病例3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传统方法制作32例作为对照组,修复6个月后复查,填写修复体满意度调查表,依照改良的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在费用方面,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33%,对照组为78%;在就诊时间和次数上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63%;在外形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在边缘适合性、表面质地及颜色匹配3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D/CAM系统操作简便,制作修复体快捷且外形美观,与传统方法相比更有利于种植体的修复。  相似文献   
6.
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56岁的病例82例(95颗)上前牙残根残冠进行修复,包括12颗下前牙、83颗上前牙。其中41颗牙采用铸造金属桩核修复,54颗牙采用玻璃纤维桩加树脂核修复,对比两种修复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0.5~3年的随访观察,铸造金属桩组出现5颗牙根折,2颗牙修复体松动脱落,2颗牙慢性根尖周炎复发,成功率为78.05%。玻璃纤维桩组出现1颗牙根折,1颗牙修复体松动脱落,1颗牙慢性根尖周炎复发,1颗牙桩折,成功率为92.59%。玻璃纤维桩核修复的成功率高于铸造金属桩核修复的成功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比铸造金属桩核美学效果好,根折机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金属烤瓷修复后修复体颈缘的情况。方法:对55例患者制作65个单位的金属烤瓷修复体,冠边缘位置分别在牙龈上方(21例)、齐牙龈(21例)和牙龈下(23例)。修复完成后2年进行随访,采用牙龈指数、颈缘退缩及颈缘适合性作戴冠前后指标分析。结果:龈上和齐龈肩台组龈炎反应轻,分别有2例和3例;龈下肩台龈炎有6例,龈上肩台与齐龈肩台龈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下肩台与龈上肩台龈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龈上或齐龈肩台设计能较好的避免基牙龈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属桩核在修复老年人磨牙残根、残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09年2月-2012年8月在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修复科行残根、残冠保存修复的老年患者90例120颗牙,随机分为3组:MANI车针金属桩核组30例38颗牙(MANI车针组)、铸造金属桩核修复30例43颗牙(铸造金属桩核组)和螺纹钛钉金属桩核修复30例39颗牙(螺纹钛钉组)。随访6个月~3 a,比较3组桩核修复后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3 a的随访观察,MANI车针组出现1例冠脱落,成功率为96.7%。铸造金属桩核组出现1例冠脱落,1例桩核冠脱落,成功率为93.3%。螺纹钛钉组出现2例冠脱落,成功率为93.3%。MANI车针桩核修复的成功率略高于铸造金属桩核和螺纹钛钉桩核修复的成功率,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之间临床应用效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ANI车针金属桩核应用于临床,与铸造金属桩核和螺纹钛钉有着相同的应用效果,是残根残冠保存修复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提高患者修复后的即时疗效,减轻修复后长、短期内各项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可以在口腔临床修复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前牙缺失伴间隙不足采用种植单端固定桥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下前牙缺失,拟行种植义齿修复的单端及双端固定桥病例30例,收集并记录制取模型前种植体动度数据,以及戴入修复体后0、3、6、12月种植体PD值、附着水平及GCF体积变化值,通过数据整理分析探讨下前牙种植体单端固定桥的临床效果。结果:下前牙单端种植桥及双端种植桥组间比较PD值、附着水平、GCF体积变化无统计学差异,同种设计组内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下前牙缺失伴间隙不足不能进行双种植体修复的病例,采用单端种植桥设计后合理设计修复体,其后期具有较稳定的临床效果,降低损伤及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8例脊髓损伤患者,均采用中药、按摩、脉冲电场刺激和PT,OT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康复治疗。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后,98例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独立性(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显著提高(P〈0.005),美国SCI学会分级法(ASIA)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