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分析高角拔牙病例正畸治疗前后牙齿位移与软组织颏部位置及曲线形态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60例高角拔牙病例(Ⅰ或Ⅱ类骨面型)正畸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7项牙性指标,3项骨性指标及2项软组织指标的定点测量分析,再通过Pearson简单直线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软硬组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Pearson简单直线相关分析证实,7项牙性指标中与软组织指标面角的改变相关的指标为U6-PP距与L6-MP距之和及U1-PP距;与软组织指标颏沟倾角的改变相关的为U6-PP距与L6-MP距之和、L1-NB距、U1-PP距及L1-MP距.偏相关分析显示U6-PP距与L6-MP距改变之和与面角和颏沟倾角的改变为强相关,且为间接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出对面角和颏沟倾角的改变影响力较大的牙性指标:对面角影响大的只有U6-PP距与L6-MP距之和;对颏沟倾角影响大的有2项牙性指标,并按影响力大小排序:U6-PP距与L6-MP距之和的影响力大于L1-NB距.结论 在高角拔牙病例的正畸治疗中磨牙高度的改变与颏部位置及曲线形态的改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效果.方法 对118例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使用吗叮啉片口服治疗的同时干预常规护理,观察治疗组在上述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干预整体护理,每隔1 d电话回访1次,1个疗程10 d完后行疗效评价.结果 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护理人员运用护理程序以心理护理为核心的整体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5.
紫杉醇诱导人胰腺癌细胞Bxpc-3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紫杉醇(PA)对体外培养的Bxpc-3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Bxpc-3人胰腺癌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PA对Bxpc-3细胞的抑制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xpc-3细胞的周期及凋亡率.加入正常的培养液作为对照. 结果 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PA(100,50,25mg/ml)作用24 h可使Bxpc-3细胞生长明显抑制,抑制率呈浓度依赖关系;Bxpc-3细胞在PA 100,50 mg/ml作用下,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和增殖指数(PI)下降;PA 100,50 mg/ml作用48 h后凋亡指数(AI)增高,AI/PI比例分别是对照组的6倍和2.5倍. 结论 PA对Bxpc-3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可诱导人胰腺癌细胞Bxpc-3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将2008年9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阑尾炎切除术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人数为41人,对照组患者为41人。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护理方式为术前护理与术后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要小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健康教育掌握情况和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肠镜活检诊断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肠镜活检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98例患者性别无显著差异(P>0.05);≥55岁者(66例)显著多于<55岁者(32例)(P<0.01);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83.7%),其中中分化腺癌占76.5% (75/98),低分化腺癌4.1%(4/98),黏液腺癌3.1%(3/98),未分化癌、印戒细胞癌及腺鳞癌、鳞癌等其它病理类型则较为少见;发病部位以直肠最为多见(70.5%),其次为左半结肠(26.5%).结论:结直肠癌好发于年龄≥55岁老年人,且以直肠、左半结肠最为常见,而病理类型则以腺癌尤其是分化较高的腺癌最为常见,对于有不同程度大便习惯改变或黏液便、血便或大便性状改变等表现的老年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患者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近来进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护理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术后相应护理干预(功能锻炼、预防各类并发症如:肢静脉血栓、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感染及褥疮等、伤口护理及心理护理)。护理的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身体状况,观察并记录患者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状况。持续护理半年。统计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脱位现象。结果:护理组40例患者在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1例,占到护理组2.5%,对照组患者进行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5例,占对照组12.5%,护理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给予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也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以本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4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支气管扩张治疗、氧疗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了莫西沙星溶液雾化吸入。治疗14d,观察两组的疗效、患者的主要体测数据等。结果治疗14d后,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白细胞计数(WBC)、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氧合指数(PaO2/Fi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中采用常规治疗配合下的莫西沙星雾化吸入疗法,对于提高其有效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继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对脑瘫患儿短时记忆功能、视力及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四川省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10例脑瘫患儿,性别不限,年龄6~12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联合针灸组,每组55例。常规治疗组行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法治疗,联合针灸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儿短时记忆功能、视力、治疗有效率及脑电图的变化。其中短时记忆功能以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中的认知部分评定,视力功能以标准视力表测定,治疗有效率以脑瘫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总分变化进行评定。治疗中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3个月后,联合针灸组患儿短时记忆功能得分为(12.2±2.1)分,视力水平为(4.8±0.3),常规治疗组短时记忆功能得分为(9.2±2.3)分,视力水平为(4.5±0.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8.054、13.225,P=0.013、0.026)。治疗后,联合针灸组脑电图异常率为21.8%(12/55例),常规治疗组为52.7%(29/5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针灸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4.5%比72.7%,x~2=12.259,P=0.03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灸可以提升脑瘫患儿短时记忆功能及视力水平,并降低脑电图异常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