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5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口腔综合病例的诊疗占据了口腔日常门诊工作的绝大多数,指导老师应学会如何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病例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制定出综合治疗计划。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以一例慢性牙周炎病例为例,介绍指导老师如何在完善收集整理患者基本情况及病史、全面进行口腔检查、全面诊断及问题分析、制定综合治疗计划、完成序列治疗与定期复查以及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等一系列步骤中,层层剥茧地教会学生如何紧密结合病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从而培养学生的临床思辨能力,提高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2.
基层口腔医生对毕业后口腔全科教育有着广大的需求,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从2013年起逐步建立了规范化的口腔全科进修教学模式并积累了丰富经验。该模式注重口腔全科理念的贯彻,通过口腔全科的教学设置在进修全周期实施规范化的口腔全科培训。实践证明:新模式能帮助进修医生建立全科诊疗理念,培养出胜任的、适合国民口腔健康需求的口腔全科医生。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12岁儿童口腔健康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北京市12岁儿童龋病患病率和牙周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西城区616名12岁儿童进行患龋状况调查,对其中二分之一的样本做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06份,统计分析龋齿和牙石栓出率与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患龋率43%龋均0.95,62%的儿童牙面清洁,10.6的牙周健康。结论 与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患龋率,龋均和需治疗牙数有所下降,但牙周健康状况较差。有晚上刷牙习惯的儿童患龋率较低,从未发现自己牙龈出血的儿童牙石少。  相似文献   
4.
无机三氧化复合物修补髓室底和根管穿孔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MTA用于髓室底和根管穿孔修补的临床价值。方法:髓室底穿孔1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MTA和IRM(对照组)修补,进行根管治疗,术后3、6、12个月复查,拍平行投照x线片,双盲法评价穿孔处根周组织的变化。用,检验比较2组治疗效果。根管穿孔9例:用MTA修补并完成根管治疗。复查时间和方法同前。纵向观察MTA修补根管穿孔的效果。结果:MTA组和IRM组治疗髓室底穿孔的有效率12个月时分别为80%和75%,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722)。MTA修补根管穿孔的病例治疗均有效。结论:MTA治疗髓室底和根管穿孔时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可提高穿孔牙齿预后。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区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调查农村地区儿童与青少年口腔健康状况 ,为开展农村社区口腔保健项目制订相应对策。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两个省的二个乡镇社区 1~ 12岁儿童及 15岁、18岁青少年共计 2 793名。采用WHO的基本调查方法进行龋病与牙周病患病状况的调查 ,分析学龄前无龋儿童与高龋儿童 (龋均 >3)的分布状况 ,以及调查青少年的牙周健康状况 ,评价疾病的分布范围与严重程度 ,以便确定干预的重点。结果 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水平很高 ,6岁儿童患龋率为 72 .9% ,龋均 3.6 4 ;其中无龋儿童为 2 7.15 % ,高龋儿童 5 2 .2 % ,97%的龋未经治疗。 7~ 12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随年龄增长逐年下降 ,至 12岁仍有乳牙龋残留。恒牙患龋水平很低 ,12岁患龋率 2 1% ,龋均 0 .38,95 %未经治疗。青少年软垢指数为中等水平 ,口腔卫生状况普遍较差 ,牙龈炎与牙石严重 ,浅牙周袋很少 ,无深牙周袋 ,未发现牙周炎问题。结论 农村儿童乳牙龋患严重 ,恒牙龋水平很低 ,大多数龋未经治疗。口腔卫生状况较差 ,牙龈炎、牙石严重。发展农村社区保健项目 ,初级口腔卫生保健应是重点。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西城区口腔健康调查资料的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龋病和牙周病是危害口腔健康的两大主要疾病,直接导致牙齿缺损和缺失,引起咬合功能的异常,降低咀嚼效率.1995年进行的全国第2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对北京市的调查样本包括了西城区,而本研究即是7年之后对同一地区进行的一次阶段性评估,采用的抽样、调查和统计方法相同,结果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使用两种硅酸钙类材料进行牙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后钙化桥形成和髓腔钙化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对龋源性露髓的成年恒前磨牙、恒磨牙行牙髓切断术的患者,其纳入病例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生物陶瓷类膏状材料iRoot BP (iRoot组,n=22)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MTA组,n=21)作为盖髓剂。术后1年、2年复查,评价临床疗效,记录X线根尖片钙化桥形成指数(dentin bridge index, DBI)和牙髓钙化指数(pulp calcification index, PCI)。对患者、评价者均采用盲法。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平均年龄、牙列及牙位分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时失访7例(iRoot组4例,MTA组3例), iRoot组有1例在1年复查时出现一过性敏感,两组患者2年随访时的治愈率均为100%。钙化桥形成比例术后1年为38.9%,术后2年为55.6%。根管影像部分甚至是完全消失的比例术前为5.6%,术后1年...  相似文献   
8.
目的 采用分光光度比色仪分析牙齿漂白后不同部位颜色CIE L*、a*、b*值的变化。方法 选择67个健康完整的上颌中切牙,颜色大于A3(Vita经典比色板)。分光光度比色仪比色,记录颈部、体部、切端牙色。进行诊室漂白治疗(35%H2O2协同冷光漂白仪)后再次记录各部位牙色,计算ΔE、ΔL*、Δa*、Δb*和治疗有效率。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治疗有效率分别为:颈部86.6%,体部86.6%,切端85.1%。ΔE均值:颈部5.09,体部4.44,切端4.40。漂白后L*值升高,a*和b*值降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颈部和体部基线b*值与ΔE成正相关。结论 35%H2O2协同冷光漂白仪照射有较好的牙齿漂白效果,顺序为颈部>体部>切端。颈部黄色降低幅度最大,切端明度增加最多。基线b*值越高,色差越大。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的根管冲洗剂——MTAD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器械预备相伴的根管冲洗是根管预备过程的重要环节,冲洗液应当能够溶解坏死组织,有消毒杀菌作用,并且能够去除玷污层.本文将介绍一种新的根管冲洗剂--MTAD.MTAD是强力霉素、柠檬酸和清洁剂的混合物,它能有效去除玷污层,抗微生物作用强,细胞毒性小,临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两种硅酸钙类材料——生物陶瓷材料iRoot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在成熟恒牙牙髓切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 年 11月至2019 年9 月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患者,对龋源性露髓的成熟恒前磨牙、磨牙行牙髓切断术,随机分组,使用iRoot(iRoot组,n=22)和MTA(MTA组,n=21)作为盖髓剂,并分别于术后3、6、12个月通过临床检查(温度测试和电活力测试)及影像学检查评价临床疗效。对患者、评价者采用盲法,但由于两种盖髓剂性状有明显差异,因此对实施治疗者(接诊医师)未能采用盲法。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平均年龄、牙列及牙位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时失访7例(iRoot组4例,MTA组3例)。两组各有1例在3个月复查时出现一过性敏感,而在6个月复查时牙髓活力正常。iRoot组有1例在12个月复查时出现一过性敏感。两组12个月随访时的成功率均为100%,治愈率分别为94.4%(iRoot组)及100%(MTA组),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组无病例发生明显的牙冠变色,而MTA组有3例患牙出现明显牙冠变色。结论: 12个月观察期内, iRoot用于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治疗取得与MTA相似的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iRoot不易造成治疗后牙齿变色且操作便利,因此拥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