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6年Takahashi和Yamanaka首次成功地从小鼠成纤维细胞诱导得到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细胞)以来,iPS细胞由于其潜在的广阔应用前景而迅速成为干细胞研究领域的新热点,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大量关注。主要从iPS细胞的发展历程、临床研究新进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咬合垂直距离改变对无牙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两侧颞颌关节髁状突位置的影响。方法:于1994-01/1997-12选择本院口腔修复门诊收治的无牙颌患者中符合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标准,同时垂直距离减低的患者48例。实验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患者均知情同意。将48例无牙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根据垂直距离减低程度的不同分为3组:减低1.8~6.0mm组18例,减低6.1~10.0mm组20例,减低10.1 ̄14.0mm组10例。通过重新制作一副全口义齿的方法治疗,咬合垂直距离恢复在合适的范围内,3组全口义齿的咬合垂直距离恢复前分别平均为63.4,60.6,54.2mm,恢复后咬合垂直距离分别平均为67.8,68.4,66.4mm,平均抬高4.4,7.8,12.2mm。通过拍摄正中颌位时颞下颌关节薛氏位X射线片测量各组前、后、上关节间隙。结果:垂直距离恢复前,减低1.8~6.0mm组关节后间隙,减低6.1~10.0mm组关节前、后间隙、减低10.1 ̄14.0mm组关节上、后间隙左右侧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垂直距离恢复后,3组关节间隙左右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无牙颌咬合垂直距离减低后可以导致两侧髁状突位置发生不对称改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探讨右侧偏侧咀嚼对颞下颌关节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利用CBCT对经过严格筛选的52例右侧偏侧咀嚼患者行正中(牙合)位颞下颌关节成像后.分别获取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和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重建影像并进行定量测量分析.采用SPSS1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右侧偏侧咀嚼患者习惯侧和非习惯侧在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60°和90°的关节间隙之间差异显著(P<0.05),习惯侧和非习惯侧在矢状位和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120°、150°关节间隙和髁颈宽度之间差异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其余测量值双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侧偏侧咀嚼对颞下颌关节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新型内插销式桩核冠应用于深覆伴重度牙体缺损患者的修复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深覆患者36颗磨牙残冠,采用新型内插销式桩核冠固定义齿修复经过4年临床随访,观察其在深覆伴重度牙体缺损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新型内插销式桩核冠固定义齿保存了重度牙体缺损患者的残根残冠,有效提高咀嚼效率。结论:新型内插销式桩核冠固定义在深覆患者重度牙体缺损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有偏侧咀嚼习惯的颢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前后髁状突位置的改变。方法:对34例偏侧咀嚼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行重新全口义齿修复,于治疗前后拍摄双侧颞下颌关节薛氏位片,进行关节间隙测量。结果:治疗前关节前、上、后间隙(左/右)分别为1.10mm/3.76mm、1.24mm/1.87mm、5.54ram/1.98mm;治疗后分别为2.43mm/1.7mm、2.47mm/2.76ram、3.06mm/2.99mm。其中关节前、中、后间隙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全口义齿重新修复治疗偏侧咀嚼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无牙颌患者,恢复其正常的垂直距离利于恢复髁状突在关节凹中的正常位置。  相似文献   
6.
7.
不同膳食配方对口腔术后患者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采用不同膳食配方对口腔手术后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试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流质Ⅰ号,试验组患者使用改进后的口腔流质Ⅰ号。观察患者术后的体重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体重下降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结论合理膳食对患者术后的健康恢复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型氟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吸水性和溶解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新型氟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的吸水性和溶解性。方法:制备上海齿科材料厂生产丙烯酸自凝软衬材料,日本德山齿科贸易有限公司生产Tokuyama Soft Relining(TSR),同济大学研制新型氟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的圆形试样,每组36个随机分6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牙科学义齿基托聚合物(YY/0270-2003)》,检测材料在蒸馏水、人工唾液及义齿清洁剂中浸泡7天、28天的吸水性和溶解性。结果:新型氟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在蒸馏水、人工唾液及义齿清洁剂中的吸水性和溶解性与TSR硅橡胶软衬材料相接近,两者吸水与溶解性能明显优于丙烯酸酯软衬材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型氟硅橡胶义齿软衬材料的吸水率与溶解率与TSR硅橡胶软衬材料接近,明显优于丙烯酸酯类软衬材料,具备良好的尺寸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牙颌专用CT对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骨性结构的测量技术。方法:在牙颌专用CT对TMJ成像技术的基础上,对TMJ成像的轴位、矢状位、平行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垂直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重建影像,建立座标点并进行测量。结果:轴位测得髁状突水平角和单侧髁状突与矢状中线的半径距离。平行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测得髁状突长轴径值、髁状突垂直角、关节间隙和髁状突受力角。垂直于髁状突长轴的斜位与矢状位均可测得髁状突内外极间各层切面径值、关节间隙、关节凹深度、关节结节斜度和髁颈厚度。结论:牙颌专用CT成像系统可以对TMJ骨性结构行多种体位、角度的影像重建及定点测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的临床表现,探讨发病原因及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48颗出现牙隐裂的磨牙及前磨牙行临床调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进行至少3年的随访。结果:牙隐裂发生频率为:下颌第一磨牙&;gt;上颌第一磨牙&;gt;上颌前磨牙&;gt;上颌第二磨牙&;gt;下颌第二磨牙&;gt;下颌前磨牙。调查发现患牙的同位牙中,对侧同位牙41颗牙,占16.5%,对颌同侧同位牙27颗牙。占10.1%,对颌对侧同位牙9颗牙,占3.6%有隐裂或因隐裂而发生的牙齿折裂。治疗方法中高嵌体对于有牙髓活力的隐裂牙,全冠对于无牙髓活力的隐裂牙治疗效果最佳,治愈率达93.1%。结论:牙隐裂的有较高的发病率,应针对引起牙隐裂的病因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