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8篇
临床医学   7篇
药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定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患者关节液中纤维蛋白的含量,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6月期间收治的TMJ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在关节镜手术前采集关节液1m L,-40℃或-70℃冰箱低温保存.采用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半定量测定纤维蛋白的含量.按照ID分期、不同年龄段、男女分组及左右侧关节分组,应用SPSS 16.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之间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的差异.结果:所有125侧关节液的免疫荧光强度平均为4.43±3.67(0~31.68).ID各期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Ⅱ期为2.38±1.17,Ⅲ期为4.68±3.98,Ⅳ期为4.80±2.80,Ⅴ期为3.58±2.64,其中Ⅱ期与Ⅲ期(P=0.0065<0.05)、Ⅳ期(P=0.0207<0.05)之间有显著差异.男性患者关节液的荧光强度平均为4.05±2.70,女性患者关节液的荧光强度平均为5.57±4.71,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左侧TMJ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为4.37+3.04,右侧平均为5.97±5.2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10~19岁为4.55±2.45,20~29岁为4.56±3.39,30~39岁为2.60±1.12,40岁以上为5.68±6.71,其中第1和第3组,第2和第3组及第3和第4组年龄段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关节液的平均荧光强度随着ID分期增高,呈现升高趋势,为IA形成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内镜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因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而行关节镜治疗的7例患者,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内镜下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关节区疼痛和开口困难;5例患者行磁共振成像,4例显示关节腔积液;2例患者行CT扫描,均显示关节周围间隙蜂窝织炎;7例患者均行内镜检查,2例急性期患者表现为滑膜肿胀和充血,5例慢性期患者主要表现为广泛黏连、软骨破坏和骨质缺损,3例患者关节盘穿孔,2例被诊断为纤维性强直。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内镜治疗方法主要为灌洗、黏连松解和关节面清理术。平均随访期57.4个月,术后无复发。结论:内镜被证实是诊治化脓性颞下颌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尤其适用于慢性期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治疗颞下颌关节(tempommandibular joint,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的手术方法——关节盘锚固定术(discanchorage.DA)。方法:自2003年12月-2006年12月间,对81例TMJID患者(81侧)进行了关节盘锚固定术治疗。将2枚锚固钉置于髁突后斜面下缘的内中、中外交界处,用锚固线固定关节盘。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MRI检查。术后进半流质饮食1周,并进行3个月的开口训练;对3-4周以上尚存咬合紊乱的患者,给予适当的牵引治疗。结果:术后MRI显示,77例(77侧)关节为优,1例(1侧)关节为良,有效率达96.30%(78/81);仅有3例(3侧)为“差”,占3.70%(3/81),对其进行二次开放性手术,其中1例(1侧)采用颞肌筋膜瓣关节盘置换手术,2例(2侧)行TMJ置换。结论:关节盘锚固定术的短期疗效良好,是一种治疗中晚期TMJ ID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应用内镜手术治疗已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但为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根据骨关节外科的手术后康复训练要求,还需早期辅助进行被动张口训练。我科在2002年5月引进了被动张口运动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主要应用于颞下颌关节内镜术后的被动张口训练。至今已对100余例患进行了关节镜术后CPM被动张口训练,效果显,现对CPM的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一种建立兔颞下颌关节囊内黏连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手术暴露16只兔右侧的颧突根部、眶下壁和眶后壁处组织,在颧突根部的前下方,用带有弹力橡皮筋的针自下向上垂直穿过关节盘的前伸部,将双股弹力橡皮筋从9.5mm向前牵引至40mm,达1.20N的牵引力,并将其固定于眶骨上制备的小孔中。术后分期进行MRI和内镜检查,确定有、无关节盘移位和黏连形成,随后处死动物取关节标本,以备光镜、电镜研究。结果:所有兔的下颌骨均不同程度地偏向对照侧,且伴有前牙的斜向磨耗。MRI证实,所有关节盘均出现了前移位,部分动物模型的实验侧关节上腔内有黏连带形成。结论:本实验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建立颞下颌关节囊内黏连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e,MRI)检查对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盘穿孔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年4月—2010年3月期间临床诊断为TMJ结构紊乱(internal derangement,ID)的1845例(2524侧)患者行TMJ 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或开放性手术治疗,确定有无盘穿孔。按照我们制定的MRI诊断标准,确定有无穿孔,分为阳性组、可疑组及阴性组;并以关节镜或开放性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得出真、假阳性及真、假阴性关节例数,应用SPSS16.0软件包制作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评价MRI诊断TMJ盘穿孔的整体准确性,并结合其优点,评价其对TMJ盘穿孔的应用价值。结果 磁共振检查诊断结果与关节镜及开放性手术结果相比,阳性组189侧,其中102侧真阳性,87侧假阳性;可疑组197侧, 其中42侧真阳性,155侧假阳性;阴性组2138侧,其中63侧假阴性,2075侧真阴性。ROC曲线下面积=0.808(0.77,0.85)(P<0.05)。结论 MRI对TMJ盘穿孔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其诊断的准确性依赖于有无关节液和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正畸托槽行颌间弹性牵引治疗颞下颌关节镜术后错[牙合]畸形,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30例关节镜术后4周后咬合关系仍未恢复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患者,采用正畸托槽行颌间弹性牵引治疗;对照组10例不采取任何治疗,观察2组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清况,应用SAS6.12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除1例咬合关系恢复不佳外,治疗组患者咬合关系均得到恢复。结论:正畸托槽配合随形弓行颌间弹性牵引,可有效治疗颞下颌关节镜术后错[牙合]畸形。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MRI探讨经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术后患者咬合关系自行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按关节镜术后4周咬合关系能否自行恢复,将患者分为暂时错及长期错2组,每组包括30例单侧手术病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读片记录2组患者MRI所显示关节盘形态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应用SAS6.12软件包比较2组间的差异,探讨术后错恢复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2组患者的关节盘形态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长期错组患者与暂时错组相比,关节盘变形程度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均显严重。结论:通过术前MRI所显示关节盘形态及髁突骨质变化情况,可以初步预计患者术后咬合关系能否及时恢复,从而及时进行相应的临床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种植牙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对350例(776颗)种植牙手术进行总结,回顾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350例种植牙患者植入种植体776颗,失败5颗,另外8颗种植体后期脱落,成功率98.3%。结论:严格规范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率的必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颞下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新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的初步效果。方法:选取门诊就诊的颞下颌关节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在初步诊断为结构紊乱后进行MRI检查,以获取评价关节盘情况的影像学依据,并按照Wilkes-Bronstein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将处于Ⅱ~Ⅴ期的患者纳入治疗范围,进行关节镜下盘复位固定手术,主要操作要点为前附着松解和关节盘的水平褥式牵引缝合。术后连续对2004年8月—2007年3月期间接受关节镜下关节盘复位固定术的639例(764侧)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术后再次进行MRI检查,并根据自定的MRI评价标准,评价关节盘复位的效果。优为3个层面完全复位;良为2个层面完全复位;差为仅1个层面复位或完全未复位。将"优"和"良"定为有效,对复位"差"者再次进行手术、或改为开放性锚固术。结果:764侧关节中,术后MRI显示729侧为"优",占95.42%(729/764);24侧为"良",占3.14%(24/764);11侧为"差",约1.44%(11/764)。结论:颞下颌关节镜盘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能将关节盘复位的有效术式,但其长期的稳定性尚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