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众多的药物剂型中,片剂由于其溶出速率较高,生物利用度较好、剂量准确,质量稳定等特点而应用很广。我国药典所收载的制剂中,片剂占1/3以上,中药片剂近年来发展也很快,一九九○年国家医药管理局统计了5223种中成药制剂,片剂占1072种,居首位。但是片剂特别是中药片剂,往往有遇空气、潮湿、阳光等易变质,有的易挥发损失、易吸湿发霉、或有酸、苦等不良气味与口感,使得患者难于服用等缺点,故需要对其进行包糖衣。旧的方法(干撒滑石粉)包  相似文献   
2.
三叉神经痛(TN)是一种神经病性疼痛综合征[1-2],其主要临床表现是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痛,性质如针刺样、电击样或刀割样等,持续时间数秒到数分钟.多数患者在面部有"扳机点",可由轻触、温度变化、面部运动或空气流动等刺激诱发疼痛.  相似文献   
3.
微波热凝用于骨骼肌缩积术的实验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微波热凝(microwave coagulation)作用于骨骼肌时,微波功率和作用时间与作用部位组织温度的关系。方法 将微波热凝时的功率分别设定为50、70、100 W,作用时间分别为10、20、30 s,将单头直径1.5 mm微波天线置入兔胫前肌,测量微波热凝局部组织的温度。微波热凝部位取材做组织学观察。结果 50W 30 s、70W 10 s、70W20 s、70W 30 s、100W 10 s、100W20 s时组织平均温度均在45—70℃,但仅70W20 s时最高与最低温度均在45~70℃,组织学显示70W20 s时可见一界限清晰的凝固坏死区域。结论 微波功率70 W作用20 s时,可以达到低热能蛋白凝固的安全温度。  相似文献   
4.
Ⅰ型胶原凝胶/BMSCs复合体修复颅骨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骨髓基质细胞 (BMSCs) /Ⅰ型胶原凝胶复合体修复颅骨骨缺损的情况。方法  2 0只兔颅骨上分别制作一直径 1.5cm圆形全层骨缺损。其中 8只抽取骨髓行骨髓基质细胞培养 ,细胞与Ⅰ型胶原凝胶复合制成复合体 ,修复颅骨缺损为 1组 ;8只单纯以I型胶原凝胶修复为 2组 ;4只不修复 ,为空白对照 (3组 )。术后 8周处死全部兔 ,观察骨修复面积 ;组织学观察骨修复情况 ;测量修复骨灰重与湿重及比例。结果 骨缺损部被新生骨及纤维结缔组织所覆盖 ,1组骨修复面积多于 2组 ,2组多于 3组。组织学观察见缺损边缘有新骨形成 ,但 1组中间部分亦有成骨 ,新骨生成均明显多于 2、3组。修复骨灰重与湿重比显示 1组骨量及钙化高于 2组、3组。结论 Ⅰ型胶原凝胶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细胞外基质 ,复合骨髓基质细胞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5.
背景;微波利用其热效应在医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经微波热凝作用后造成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坏死部位由纤维组织修复.但是微波热凝是否能产生缩容效果运用于口腔临床,目前经检索国内外尚未见报道.目的:观察微波热凝骨骼肌后肌肉体积和功能的改变,探讨微波热凝用于骨骼肌体积缩小的可能性.方法:20只新西兰大白兔暴露双侧胫骨前肌,采用2 450 MHz微波治疗仪以70 W微波热凝-侧胫骨前肌20 s,另一侧不做微波热凝作对照.分别于热凝后24,48 h和1,8周,随机各处死5只兔,测量双侧胫前肌体积变化,8周处死动物前,行肌电生理检测双侧胫前肌的肌动力.结果与结论:微波热凝后24,48 h骨骼肌体积增大[(5.82±0.93),(6.04±0.47)mL],48 h体积最大,1周后肌肉体积开始缩小[(4.90±0.80)mL],8周后体积[(4.27±0.67)m L]缩小23.6%;肌电生理检测显示对照组与热凝组潜伏期分别为(1.765±0.393),(1.760±0.394)ms,波宽分别为(6.273+0.808),(6.259±0.773)ms,两组之间传导速度及波宽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证实微波热凝后48 h内肌肉体积增大,随后体积减小,骨骼肌可保持肌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晓旻  张耀国  朱玲  刘茜 《黑龙江医学》2009,33(12):896-897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均含有肾上腺素)在儿童牙体牙髓治疗中的有效率。方法本组88例5~10岁儿童乳磨牙、第一恒磨牙牙髓炎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进行阿替卡因或者利多卡因的浸润麻醉。注射后5 min评价麻醉效果。结果阿替卡因在上、下颌乳磨牙麻醉的有效率都为100%,第一恒磨牙麻醉有效率为92.86%;利多卡因在上颌乳磨牙有效率是75.0%,下颌乳磨牙是55.56%,第一恒磨牙是35.70%。阿替卡因与利多卡因麻醉效果在下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卡因在下颌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浸润麻醉效果强于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4岁,因上前牙残根就诊。口内检查:51、61残根,根尖外露,松动2-3度。X线片示:51、61残根伴根尖广泛阴影,11、21牙冠已形成,牙根未发育。21区牙冠根方结节状未萌多生牙一枚。处理:局部麻醉下拔除51、61残根,3个月后复查,21牙冠完全萌出,3度松动,牙根仍未发育,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8.
顾宁  张晓旻△  王琛  袁苗 《广东医学》2021,42(5):558-561
目的 分析龋病患儿与正常儿童,以及不同性别龋病患儿的血常规检测结果。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进行龋病治疗的438例10岁及以下龋病患儿,以及同时期211例正常体检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采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 龋病患儿的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以及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较正常儿童显著性增高。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平均血红蛋白量(MCH)较正常儿童显著性降低。男患儿组较女患儿组的红细胞计数(RBC)、Hb、MCHC和RDW-CV显著性增高,MCV和MCH显著性降低。结论龋病患儿患口腔炎症甚至全身炎症的风险增加,易导致WBC增高。血清铁含量和龋病的发生呈负相关,龋病儿童特别是男患儿患小细胞低色素缺铁性贫血的可能增大。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探讨学龄儿童年轻恒牙外伤的临床特点,更好地维护口腔健康。方法 对2015年1月至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就诊的353例5~12岁学龄儿童年轻恒牙外伤病例的年龄、性别、外伤后就诊时间、外伤牙位、外伤类型及Nolla分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 结果 男女比例为2.33∶1;12月份最高发;7~9岁为高发年龄;多在外伤后2~24 h就诊;上颌中切牙最多见;釉质-牙本质折断及亚脱位最多;硬组织损伤中以Nolla 9期最常见。 结论 年轻恒牙外伤有其独有的特点,应加强牙外伤的预防保健宣传,提高公众的就诊意识。  相似文献   
10.
条件培养液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条件培养液对兔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方法 :分离兔骨髓 ,培养骨髓基质细胞 ,传代细胞分别用标准培养液和加入 β 甘油磷酸钠 ,地塞米松和抗坏血酸制成的条件培养液培养 ,观察不同培养液下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 结果 :在条件培养液下 ,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明显高于标准培养液下的含量。 结论 :条件培养液有助于骨髓基质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