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或炎性疾病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的重要亚类.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TMD发病率约为6%~10%[1],TMD是仅次于牙周病、错(牙合)畸形及龋病的口腔常见病.我国口腔工作者早在20世纪60~ 70年代即逐步开展了对TMD,包括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或炎症性疾病的基础及临床的研究工作.随着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及理论在口腔领域的应用与普及,我国在TMD基础研究方面也进入快速发展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DAMTS14基因rs47470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13例受试者,均为中国汉族女性,其中病例组103例,健康对照组110例。从采集的外周静脉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目的片段,对反应产物测序确定基因分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及实验组的年龄分布采用t检验,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病例组103例中基因型频率为38.8%(AA)、55.4%(AG)、5.8%(GG),对照组110例中基因型频率为40.9%(AA)、43.6%(AG)、15.5%(GG)。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性遗传模式中,病例组基因型频率为94.2%(AA或AG)、5.8%(GG),对照组基因型频率为84.5%(AA或AG)、15.5%(GG),病例组中AA、AG型明显高于对照组,是发病的风险因素(OR=1.114,95% CI:1.015~1.223,P=0.028)。结论:ADAMTS14基因rs474709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女性人群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s4747096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及健康人群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盘位置的磁共振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磁共振成像了解无症状志愿者颞下颌关节关节盘位置的类型及其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分5组(11岁~、21岁~、31岁~、41岁~、51~60岁),每组男女各10名;利用Siemens Trio Tim 3.0 T磁共振扫描系统对双侧颞下颌关节进行开闭口斜矢状位扫描,共200侧关节;对每侧关节中间层及其相邻内、外各一层磁共振图像进行视觉诊断.结果 100名无症状志愿者中59名(59.0%)双侧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位置正常、关节盘前移位和隐匿性前移位的关节侧数分别为140侧(70.0%)、14侧(7.0%)和46侧(23.0%),在5个年龄组及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最大开口度平均为(46.3±5.5)mm,不同关节盘位置的受试者间最大开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症状志愿者中颢下颌关节盘移位确实存在,其分布与年龄和性别无关;盘移位以隐匿性前移位为主;关节盘移位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之间不存在确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用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移植制备血管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构建重组腺相关病毒(recombinant adeo-associated virus,rAAV)介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hVEGF121)基因(rAAV-hVEGF121),并进行滴度测定.取10只小鼠,每只小鼠于左耳背部给以rAAV-VEGF121 1.0×1011VG/50μl,右耳背部给以等体积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隔天观察移植处皮肤颜色变化及肿胀情况,术后2、4、6、8、12周取注射处组织,行组织学榆查.结果 经酶切鉴定、聚合酶链反应(PCR)及基因测序证实rAAV包装质糙pSNAV-hVEGF121构建成功,经rAAV包装后测定滴度为2×1015VG/L.基因移植后2周所有小鼠均可见左耳背部开始发红,之后逐渐形成红色的小包块,12周时小包块面积最大,右耳背部未见变化.病理结果显示2周后移植处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增多,8周后内皮细胞排列成血窦样结构,内含红细胞,CD-34染色提示增生细胞丰要为血管内皮细胞.结论 以重组腺相关病毒为载体的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移植裸鼠可以产生稳定有效的血管瘤模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局麻下三叉神经节射频热凝术中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为预防或减少术中发生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月我院412例局麻下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病例,其中297例术前未使用阿托品,115例术前肌注阿托品,统计心电监护记录中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出现的不良反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新发窦性心动过缓81例(19.7%),出现窦性停搏13例(3.2%),发生阿斯综合征2例(0.4%),出现心源性休克症状5例(1.2%)。其中阿托品组中发生窦性心动过缓55例,窦性停搏8例;未用阿托品组中发生窦性心动过缓26例,窦性停搏5例,术前使用阿托品对减少术中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本组病例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93例(22.6%),出现新的房性期前收缩66例(16.0%),室性期前收缩59例(14.3%);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0.7%);心房纤颤1例(0.2%)。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中可以出现快速或缓慢性心律失常,术前注射阿托品不能避免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加强术中心电监护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咀嚼肌肌腱-腱膜增生症(MMTAH)是一种咀嚼肌肌腱及腱膜慢性进行性增生所导致的疾病,可有张口受限、方面型等表现,通常从青春期开始,进展缓慢,患者少有不适主诉,一般难以发现。自2000年被日本学者报道以来,其他国家也陆续有研究者针对该疾病发表报告及研究。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疗效较好。本文将从其命名、诊断、治疗、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等方面,对其近2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均可出现关节软骨的破坏.近年来研究表明,Wnt信号转导途径可能参与了关节炎软骨破坏的过程,Meng等[1]曾报道了Wnt信号途径可能在TMJ骨关节炎软骨破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局部封闭下推拿颞颌关节(TMI)治疗张口受限的临床疗效.方法39例(侧)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表现为张口受限的患者,行局部封闭下推拿治疗3~16次不等.分析治疗前后不同原因患者的张口度和疼痛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下颌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增加(P<0.001),疼痛也有显著缓解(P<0.001),张口达优28(71%)人,3人疗效差.结论局部封闭下推拿治疗能有效改善张口度及缓解疼痛,病程<2个月,最长不超过4个月的患者,疗效最为理想.该方法无创伤、痛苦小、简单,患者易接受,临床上有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龄高血压病患者使用复方阿替卡因局麻的安全性.方法 选取局部麻醉前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的200例高龄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复方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及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局麻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化.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心率在局麻前后的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前血压控制在160/90mmHg以下,心率小于100次/min的高龄高血压病患者使用复方阿替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对心率及血压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ar disorders,TMD)是口腔医学领域的常见病、多发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emporomandibuar joint osteoarthrits,TMJOA)为TMD的一个重要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骨关节炎是以关节软骨损伤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滑膜及软骨下骨改变的关节退行性疾病。本文以本课题组近20年来的研究工作为基础,结合部分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对我国学者在TMJOA发病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治疗的实验研究方面的工作予以回顾和总结,期望对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