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7篇
口腔科学   98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怡  左起亮  姚江武 《口腔医学研究》2013,(10):897-899,903
目的:采用茶黄素(theaflavin,TF)和去磷酸化牛β-酪蛋白(dephosphorylated bovineβ-casein,Dβ-CN)在芯片表面形成蛋白质/色素复合膜的模型,评估3种巯基蛋白酶(cysteine proteases,CPs),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和无花果蛋白酶,对Dβ-C/TF复合膜的清除作用。方法:在消散石英晶体微天平(quartz crystal microbalance with dissipation,QCM-D)上建立Dβ-C/TF复合膜,Boltzman方程评估CPs水解复合膜的质量,水解前后膜变化通过掠角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grazing angl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spectra,GA-FTIR)。结果:3种CPs水解复合膜的功效由大到小依次为无花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P〈0.05)。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证实,CPs能够有效地清除结合在Dβ-CN表面的TF。结论:本研究表明,CPs具有在牙色渍清除中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开发口腔保健产品中该类酶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上前牙瓷贴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治疗变色牙的方法是漂白法和粘贴修复法,后者包括复合树脂覆膜法,塑料牙贴面,预成荧光性瓷牙贴面及瓷贴面。瓷贴面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最先进的牙体修复方法,其显著优点在于磨除牙体组织少,有利于牙体组织的健康,患者乐于接受,而且瓷贴面耐磨耗,光泽持久,...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外和荧光光谱,探索绿茶多酚的典型化合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与全唾液(WS)和腮腺唾液(PS)结合引起口腔收敛性感觉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获得的荧光光谱,计算Stern-Volmer(KSV)、双分子猝灭(Kq)、静态猝灭(KS)和表观静态猝灭常数(K)。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测量WS和PS修饰的石英晶体表面吸附EGCG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KS大于K表明猝灭类型以静态猝灭为主,并形成了EGCG/唾液基态复合物。WS的KS大于PS提示WS的猝灭程度高于PS。红外光谱表明EGCG吸附唾液的驱动力来源于氢键。结论:EGCG可通过其结构中大量的羟基启动口腔收敛性感觉反应。全唾液较之腮腺唾液有更强的中和能力和拮抗EGCG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最佳的衔铁厚度;方法:测量不同的衔铁厚度对磁体吸引力的影响;结果:随衔铁厚度的增加,磁体的吸引力也随之增加,但是,厚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磁体吸引力的增加开始趋于缓慢;结论:1.0mm为最佳衔铁厚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术前的数字化笑设计,以获得与患者的良好的沟通。方法:利用Photoshop CS6软件和CEREC?AC Omnicam 4.2软件分别对1例冠延长术术前的患者行模拟牙龈切除1 mm、2 mm和3 mm的二维和三维数字化笑设计。结果:经过患者和口腔医师共同比较二维和三维数字化笑设计的虚拟图片,双方达成共识,即牙龈切除2 mm的术后效果最为满意。数字化笑设计向患者充分预示了冠延长术后的冠宽度比、宽长比、冠根比、牙龈高点和上颌中线夹角的变化。结论:医患双方共同参与术前的二维和三维数字化笑设计是行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手段,同时也有利于增加术者手术的安全性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不同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computer aided design/manufacture,CAD/CAM)全瓷冠与氧化锆个性化基台的边缘和内部适合性。方法:用CAD/CAM分别设计和加工氧化锆个性化基台和全瓷冠3组( IPS e. max、Enamic和Suprinity),每组各5个全瓷冠。通过微机断层扫描( 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测量全瓷冠与氧化锆个性化基台的绝对边缘差异( absolute marginal discrepancy,AMD)、轴面间隙( axial gap,AG)、咬合间隙( oc?clusal gap,OG),比较不同材料全瓷冠与氧化锆个性化基台的边缘和内部适合性。结果:Enamic组分别与IPS e. max组和Suprinity组AMD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PS e. max组与Suprinity组AMD之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Suprinity组分别与IPS e. max组和Enamic组AG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PS e. max组与Enamic组AG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Suprinity组、IPS e. max组和Enamic组3组OG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CAD/CAM全瓷冠材料影响其边缘和内部适合性。 Suprinity和IPS e. max陶瓷材料的边缘适合性优于Enamic材料,Suprinity材料全瓷冠的轴面间隙和咬合间隙最小。  相似文献   
7.
鉴于有限的文献和章节讲述口腔修复的数字化技术,且未强调数字化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性,使我们有理由聚焦于口腔修复领域的数字化的实际应用.我们将发表一系列文章,通过数字化技术和临床病例详尽地讨论和评价数字化技术是如何交融于口腔修复的临床医疗中.口腔修复领域可能正在经历着一场与数字化技术交融的剧烈变革.当前口腔临床的常规操作不仅正在实现数字化的放射学改变,而且虚拟的诊疗计划、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技术(CAD/CAM)也正在成为口腔修复领域的潮流.数字化印模、数字化义齿加工以及虚拟患者已不再是科学的幻想,而且并正在成为现实.我们衷心希望读者能从数字化的口腔修复学领域的临床实践中获得裨益.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CEREC?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作(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CAD/CAM)镜像模式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病例为1颗上前牙牙体缺损的患者,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CAD前牙镜像模式全瓷冠修复,按照改良的USPHS标准分别进行6个月和1年的临床疗效评价。结果:各个复查阶段结果表明:修复体无脱落,折断、劈裂等不良现象。临床指标均达到A级指标。结论:CAD/CAM镜像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是一种可行,效果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9.
舌翼增强下颌全口义齿稳定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阻应变式拉力传感器分别测定了舌翼下颌全口义齿和传统下颌全口义齿的水平移动力。结论如下:舌翼下颌全口义齿的稳定优于传统下颌全口义齿(P<0.01);义齿后部稳定较前、中部均差(P<0.05),取前、中点测量义齿的稳定较理想;下颌全口义齿的稳定与起机械阻挡作用的牙槽嵴坡度呈正直线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速老化对不同品牌纤维增强树脂桩的剪切强度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5种纤维桩(Mac-ro-lockTMPost、Luxa Post、Para Post Taper Lux、Ivoclar Vivadent FRC Postec Plus、Nordin Glassix+plus)随机分为老化组和无老化组并测量剪切强度、显微结构及红外光谱图。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老化前后不同品牌样本剪切强度的差异(α=0.05)。结果:各品牌样本老化前后剪切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化后纤维丝周围附着的基质大部分分离;老化后酯的红外光谱吸光度增加。结论:老化后基质发生了物理老化和氧化反应,交联密度增加,纤维丝/基质界面粘结力减弱并分离,剪切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