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目的探讨EGF(epidermal growth factor)在成年猴脊髓的表达。方法EGF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SP法)。结果EGF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胞浆内,前角前内侧核、前角前核和前角前外侧核的大运动神经元以及背核的大神经元具有强免疫阳性信号,中等强度免疫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前角后内侧核、前角中央核、前角后外侧核和前角后外侧后核、中间内侧核和中央管周围,弱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和后角连合核。此外,在脊髓白质中可见部分EGF阳性胶质细胞和纤维。结论EGF免疫阳性反应产物在猴脊髓有广泛的分布,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多种神经元和非神经细胞,为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在猴脊髓分布规律和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3.
卵巢早衰(POF)是指妇女在40岁之前即发生卵巢功能减退或者衰竭,临床上出现月经紊乱、潮热盗汗、阴道干燥等一系列雌激素低下症状,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也增加,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此外有可能导致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不能生育。截至目前,POF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因素、代谢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有关。目前激素替代治疗仍是POF的主要治疗方式,虽然可以改善患者临床表现,但无法恢复正常的卵巢功能,也无法达到患者的生育要求。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一些新型治疗方法正在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进展,如间充质干细胞(MSCs)治疗、富血小板血浆卵巢内输注、卵巢组织的体外激活、外泌体及miRNA治疗。本研究就目前卵巢早衰的治疗进展及其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POF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社会的一大综合征——肥胖,正在逐渐威胁着人民的生活健康,对女性的生殖能力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对男性的生育能力的影响才刚刚引起社会的关注。据2006年Jensen等对丹麦1558例平均年龄19岁的男性的研究表明,肥胖(尤其是啤酒肚)会影响生育能力,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体重过重的人,精子密度和活动率降低。  相似文献   
5.
意外传导是指某一激动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传导,但却出乎意外地下传了,以前称之为超常传导现象。Moe等研究证明许多超常传导现象用其它电生理机制,如空隙(裂隙)现象,房室结双径路等解释更为合适。现将我们遇见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雌雄猕猴束缚时应激的情绪反应性别差异.方法:雌雄猕猴各5只,将其束缚30min观察反映应激的情绪反应的三个方面。并记录反应的强烈程度,进行对比.结果:束缚时雌猴的恐惧情绪与摆脱束缚的反应明显比雄猴强烈。表现为不停的挣扎、撕咬和不时发出叫声;雄猴则表现的相对平静.结论:束缚时雌猴应激的情绪反应比雄猴强烈,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性别选择和性激素作用的结果。雌雄猴在种群生存和延续中所担负的功能不同。决定了应激时情绪反应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炎症微环境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BMSCs,以10 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发细胞炎症反应,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细胞,CCK-8检测细胞增殖以便筛选出实验所需姜黄素适宜浓度;实验分组为正常组、炎症组和炎症+姜黄素组;碱性磷酸酶(ALP)和茜素红染色检测成骨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骨涎蛋白(BS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表达。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BMSCs;低浓度的姜黄素无细胞毒性,1μmol/L为适宜浓度;炎症降低大鼠BMSCs成骨相关基因BSP、Runx2表达,且ALP染色变浅、矿化结节减少;而姜黄素则可以逆转这种趋势,促进炎症状态下成骨相关基因 BSP、Runx2的表达(P<0.05),较炎症组ALP染色加深,矿化结节增多。结论 姜黄素可以促进炎症微环境下BMSCs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9.
表皮生长因子在成年恒河猴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成年恒河猴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分布。方法 取成年雄性恒河猴CNS制作冰冻切片,用EGF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观察EGF免疫物质在成年恒河猴CNS的分布。结果 EGF免疫阳性物质主要位于神经元胞浆内,这些具有较强免疫阳性信号的神经元见于大脑皮质、小脑皮质、小脑内的核团、海马各区、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间脑核群、黑质、脑神经核群、脑干网状结构、脑桥核、红核、上下橄榄核、薄束核、楔束核,脊髓的腹角、背角、侧角以及中央灰质。此外,在CNS各部位的白质中可见部分EGF阳性胶质细胞和神经纤维。结论 EGF免疫阳性物质在恒河猴CNS有广泛的分布,提示其功能可能涉及多种神经元和非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10.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脊柱骨折的严重并发症。有效的动物模型是脊髓损伤修复研究的基础。以往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啮齿类动物上的,而人类神经系统生理结构及修复能力与啮齿类动物有很大不同。建立猴脊髓半横断(hemi-sected SCI,hSCI)和全横断(transected SCI,tSCI)脊髓损伤模型,更深入地研究脊髓损伤修复机理,为临床提供治疗脊髓损伤提供新的策略。动物模型建立之后,正确的护理是实验成功的必要环节,常常决定了实验的成败。为提高非人灵长类动物在脊髓损伤与修复研究中的成活率,本对实践中猴脊髓半横断损伤模型有效的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