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矫正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后,下颌骨对称性的变化。方法:混合牙列期或早期恒牙列期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患者11名,对正畸矫治前后全口曲面断层片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偏斜矫正后面部不对称明显改善,但两侧CH高度差没有显著差异,髁突的偏斜系数减小(P<0.05)但仍大于6%。结论:混合牙列或早期恒牙列期,个别牙反合引起的下颌偏斜伴有一定程度的骨性改变,正畸矫治能够改善下颌骨的不对称,但不能完全消除骨骼变化,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提出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设立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操作流程、重视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安氏Ⅱ类1分类Ⅲ度深覆盖错胎患者使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进行矫治,观察矫治前后颌面部硬组织变化情况。方法:9例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盖错胎患者,女6例,男3例,年龄16~26岁,平均21岁,采用口外弓推磨牙向远中和MBT直丝弓矫治器矫治,对矫治前后的模型及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治疗后上下牙弓尖牙间宽度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磨牙间宽度基本不变。前牙覆盖平均由8.23mm减少至2.85mm,ANB角平均减少1.15°,u1/SN平均减小11.54°,L1/MP角及上下中切牙切角平均增加1.23°和11.28°,NP/FH平均增加3.61°,Y轴角平均减小2.96°,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低角或偏低角的安氏Ⅱ类1分类伴深覆盖年青成人病例,采用非拔牙矫治,通过口外弓推磨牙远移,上切牙直立,Ⅱ类牵引导下颌向前及唇倾下切牙减小前牙覆盖,可以达到理想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提出口腔科门诊可能存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设立相应的措施和对策。结果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各级医务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重要性的认识、规范操作流程、重视医院感染的监测工作是有效预防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超声在大鼠牙骨质修复过程中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骨保护蛋白、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OPG/RANKL)表达比值的影响。方法:选择32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正畸性牙根吸收动物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单纯加力组,自然修复组,超声修复组,其中用频率1.5MHz,强度100MW/cm2的治疗超声对超声修复组的实验牙在2周的修复期进行每天15min治疗超声照射。2周治疗结束后,取上颌第一磨牙及其牙周组织,制作以上颌第一磨牙为中心的,近远中方向的组织切片,行TGF-β1,OPG,RANKL,免疫组化染色,光镜观察并作免疫组化光密度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超声修复组TGF-β1的光密度值(0.36228±0.02833),明显高于自然修复组(0.24576±0.03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声修复组OPG/RANKL光密度值比值(1.1126±0.096),也明显高于自然修复组(0.7835±0.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通过上调TGF-β1表达,改变OPG/RANKL的比值,促进牙骨质的修复重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炎大鼠的治疗效果及对大鼠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20例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和盐酸米诺环素组。两组大鼠均给予常规治疗后,基础治疗组大鼠给予碘甘油治疗,盐酸米诺环素组给予盐酸米诺环素治疗。使用ELISA法检测大鼠外周血及牙龈组织中IL-8、hs-CRP、TNF-α表达,检测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SBI)及M2腭侧牙槽骨吸收长度和吸收面积。结果:治疗后,盐酸米诺环素组大鼠外周血及牙龈组织中IL-8、hs-CRP、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后,盐酸米诺环素组大鼠的PD、PLI和SBI水平均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治疗后,盐酸米诺环素组大鼠M2腭侧牙槽骨吸收长度和吸收面积均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可以显著降低牙周炎大鼠外周血及牙龈组织中炎症因子水平,保护牙周组织,降低各项牙部临床指标水平及M2腭侧牙槽骨吸收长度和吸收面积,盐酸米诺环素对牙周炎可能会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