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诱发大鼠下颌骨垂直向功能性移位,阐明这一方向上的位移在髁突改建中的作用.方法:5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佩戴上颌后牙(牙合)垫,使下颌骨发生垂直向功能性移位.实验组大鼠进一步分为4组,每组5只,分别在佩戴袷垫后第3、6、9、12天处死.采用组织形态学测量及AB-PAS染色,定量分析髁突的形态及软骨的组织学变化.采用SPSS11.0软件包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下颌垂直向功能性移位后12d,髁突高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前斜面更倾斜;髁突后上区前成软骨细胞及成软骨细胞层厚度在实验第3~6天无明显差异,第9天开始出现显著变化,实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厚,这种变化持续到实验第12天;肥大软骨细胞层厚度在实验第3、9、12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在实验第6天较对照组显著减少,间充质细胞层变化不大.结论:下颌垂直向功能性移位可致髁突高度增加、前斜面更倾斜,髁突软骨厚度的增加是髁突高度增加的组织学基础,垂直向移位也是构成功能性矫治器促进下颌骨发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颅底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力学刺激模型,研究周期性张应力对颅底软骨细胞主要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和Sox9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FX-5000T应力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第2代大鼠颅底软骨细胞分别施加3、6、12、24 h的周期性张应力,加力值均为10%形变率,频率均为1 Hz。加力后即刻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 PCR技术检测颅底软骨细胞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ol-Ⅱ)和Sox9 mRNA的表达。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加力0 h)相比,加力3 h组Col-Ⅱ和Sox9表达下降,且后者有显著差异(P<0.05);加力6 h组Col-Ⅱ和Sox9表达显著下降(Col-Ⅱ,P<0.01;Sox9,P<0.05);加力12 h组Col-Ⅱ和Sox9表达较6 h组有所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加力24 h组中,两者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 周期性张应力可影响颅底软骨细胞增殖及细胞外基质合成,加力短时间基质合成抑制,增加加力时间则明显促进基质合成,且成软骨分化标志物Sox9 mRNA表达水平差异先于Col-Ⅱ出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Bolton指数在各类骨性错畸形的分布特点、性别差异及上、下颌牙量关系在各类骨性错畸形中可能所起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80副模型,每种骨性错各60副(男、女各30副),分别测量12颗恒牙(左右第一恒磨牙之间)的近远中宽度,计算各组前牙比和全牙比,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测量数据分别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各组错男女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骨性Ⅲ类错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与I类和Ⅱ类错有显著差异,骨性Ⅰ类和Ⅱ类错的前牙比和全牙比无显著差异,骨性Ⅲ类错的前牙比和全牙比人数分布与Ⅱ类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骨性Ⅲ类错的前牙比和全牙比较骨性Ⅰ类、骨性Ⅱ类大,且其前牙Bolton不调的人数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4.
2种量表在评定青少年主观(牙合)美观程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izedanaloguescale,VAS)和正畸治疗需要指数的美学量表(aestheticcompo鄄nent,AC)分别量化评定青少年的自身牙合美观程度,比较两者的评定效能及信度。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地区11~13岁青少年共302例(男148例,女154例),分别采用2种量表进行牙合美观程度的主观评价,同时由正畸医生进行牙合美观程度的客观评定。结果: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自评AC及VAS均与性别无关(P>0.05);VAS分值与主观牙合美观满意度显著相关(r=0.80,P=0.000),且与正畸医生的专业评定一致性较高;自评AC等级与主观牙合美观满意度无显著相关性(P=0.441)。结论:应用VAS量表评定青少年主观牙合美观程度的可信度较高且简单易用,适合定量分析,为今后量化评定主观正畸治疗需求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儿童和青少年早期矫治是口腔行业的热点。除专业的口腔正畸医师外,大量其他学科的口腔医师也参与其中。儿童和青少年的口腔及颜面发育受到复杂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因此,对最终治疗效果的预测和对并发症的控制非常重要,要充分做到知情同意,这对经治医师相关正畸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及实践经验均有很高的要求。为进一步统一和规范儿童和青少年早期矫治,促进早期矫治工作健康有序开展,本共识总结了全国多位著名口腔正畸专家和美国哈佛大学口腔医学院附属福赛思口腔研究院口腔正畸专家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为错畸形早期矫治提供参考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颅底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力学模型,研究不同条件循环张应力(cyclic tensile strain, CTS)对颅底软骨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FX-5000T应力加载系统对体外培养的第2代大鼠颅底软骨细胞施加不同条件的循环张应力,加力大小分别为5%、10%延伸率,加力频率分别为0.3、0.5、1.0 Hz,加力时间为24 h。加力后即刻收集细胞,提取总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颅底软骨细胞Ⅱ型胶原(type-Ⅱcollagen,Col-Ⅱ)和Sox9 mRNA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循环张应力大小为10%延伸率、频率为0.5 Hz或1.0 Hz时可显著促进大鼠颅底软骨细胞Col-Ⅱ及Sox9表达(P<0.05)。结论 适宜条件的循环张应力可促进大鼠颅底软骨细胞基质合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口腔正畸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叙事医学教学对提高口腔正畸住规培学生与患者共情能力的有效性。方法:将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口腔正畸科2018~2019学年口腔住院医生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组21人,对对照组做常规学习,对实验组做常规学习以及叙事医学的教学。采用问卷收集学生一般情况,采用杰弗逊同理心量表测量学生共情水平,并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叙事医学教学的认可度。结果:对照组学生共情评分为(102.38±11.55)分,实验组学生共情评分为(114.19±15.12)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44,P<0.05)。95.2%(20/21)的学生对叙事医学有兴趣并认为应该学习叙事医学,85.7%(18/21)的学生认为应该继续训练平行病例的书写。结论:在口腔正畸科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中进行叙事医学的教学明显提高学生共情能力,学生对叙事医学教学认同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不同双膜透明矫治器戴用时间对正畸牙移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9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对两个实验组动物采用薄膜(0.625 mm)和厚膜(0.750 mm)两种厚度膜片透明矫治器进行矫治,均设计为每一步矫治使左右下中切牙各远中移动0.33 mm,总矫治时长为12 d;其中实验1组(缩短薄膜矫治器戴用时间)的每步矫治时长为3 d(薄膜矫治器1 d、厚膜矫治器2 d),共进行4步矫治;实验2组的每步矫治时长为4 d(薄膜矫治器2 d、厚膜矫治器2 d),共进行3步矫治。对照组配戴厚膜矫治器,但不进行牙移动。测量矫治前及每步矫治结束后实验动物临床冠切点、中点、龈点的牙移动相关指标。对实验组每一步矫治前后及两个实验组之间的牙移动量、牙移动速率及牙移动表达精确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戴用双膜透明矫治器可有效完成牙移动,与矫治前比较,牙移动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同一位点实验1组牙移动速率均高于实验2组(P < 0.05);(3)实验1组缩短薄膜佩戴时间,与实验2组的单步矫治牙移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4)在进行同一步骤矫治时,实验1组龈点牙移动表达精确度稍低于实验2组,在切点和中点两组的牙移动表达精确度无差异;(5)实验1组和实验2组的牙移动方式均为倾斜移动,且两组的倾斜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1)缩短薄膜戴用时间可有效提高牙移动速率,且牙移动量无明显差异,但龈点牙移动量表达精确度可能稍有降低;(2)临床可适当缩短薄膜戴用时间,以提高正畸牙移动速率,并可缩短疗程、优化患者感受,尤其适用于需要倾斜移动的病例。  相似文献   
9.
颅颌面骨成骨的方式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Sox9、L-Sox5和Sox6在软骨组织的发生和发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Sox9促进间充质细胞凝集,L-Sox5和Sox6使间充质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成软骨细胞.Sox9具有转录激活结构域,直接调控转录,L-Sox5和Sox6缺少转录激活结构域。可能是作为构型蛋白,促成蛋白质-DNA复合体的形成,起到增强转录的作用。本文主垂时这3种Sox蛋白在软骨肉成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颅颌面骨成骨的方式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种.Sox9、L-Sox5和Sox6在软骨组织的发生和发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Sox9促进间充质细胞凝集,L-Sox5和Sox6使间充质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成软骨细胞.Sox9具有转录激活结构域,直接调控转录,L-Sox5和Sox6缺少转录激活结构域,可能是作为构型蛋白,促成蛋白质-DNA复合体的形成,起到增强转录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这3种Sox蛋白在软骨内成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