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特性.方法:将18个长8 mm、直径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柱作为上颌磨头,分别与下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牛牙釉质试件配副,每组9个样本,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人工唾液、室温环境、10 N载荷、转速100 r/min、回转半径2.5 mm、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下进行54万次循环磨损实验.在整个磨损周期中选取10个循环节点,用三维形貌仪测量每个节点下颌试件的磨损高度损失量并绘制相应磨损曲线,扫描电镜观察相应磨损阶段对应的磨损面微观形貌.结果:各循环节点牛牙釉质的磨损量均大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量(P<0.05);实验循环周期内,牛牙釉质的磨损曲线呈现出“跑合期”、“稳定磨损期”、“剧烈磨损期”3个磨损阶段,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曲线呈现“跑合期”和“稳定磨损期”两个磨损阶段.2组的微观形貌也呈现出与磨损曲线相对应的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结论: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行为均呈现出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牛牙釉质的磨损量显著高于二硅酸锂的磨损量,提示应注意防止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修复体对对颌天然牙的过度磨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二硅酸锂和白榴石基玻璃陶瓷在模拟咀嚼循环的条件下磨损行为的演变。方法:采用热压铸造技术制备白榴石基玻璃陶瓷(IPS Empress Esthetic ETC1型铸瓷)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IPS e.max Press HT型铸瓷)试件,分别与滑石瓷配副,磨损条件为加载力10 N、转速200 r/min,磨损进行100万转次,使用三维形貌扫描仪在每10转万次循环节点测量磨损体积量,扫描电镜观测表面微观形貌。结果:10万转次白榴石基陶瓷磨损量多于二硅酸锂陶瓷,20万至100万转次后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白榴石基陶瓷表面犁沟与碎片剥脱后的粗糙面交错分布,二硅酸锂陶瓷表面以深且宽大的犁沟为主。随着时间的演变,两种陶瓷的犁沟状磨痕逐渐表浅。结论:白榴石基玻璃陶瓷在磨损初期磨损量多于二硅酸锂陶瓷,磨损中后期的磨损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应用6种不同类型牙本质粘接剂,比较其粘接试样在干燥和湿润测试环境下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 选择人离体无龋第三磨牙24颗,暴露面牙本质,将试样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使用6种粘接剂(Prime & Bond NT、Contax、Clearfil SE Bond、Adper Prompt、Clearfil S3 Bond和i Bond)和一种复合树脂制作牙本质-复合树脂粘接体,然后纵向片切制备横截面积约0.8 mm2的微拉伸试样,每种粘接材料的拉伸试样再分成3个亚组(每个亚组n=20):A组(试样粘接界面保持湿润)、B组(试样在空气中干燥2 h后测试)、C组(试样在空气中干燥24 h后测试),测试微拉伸粘接强度,最后扫描电镜观察断裂模式。结果 i Bond处理的A组与B、C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5种粘接剂的A组粘接强度均低于B、C组(P<0.05)。断裂模式均以界面破坏为主,与试样干湿状态无关。结论 干燥环境下所测得牙本质粘接剂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值高于湿润环境下所测得的强度值。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制作远中种植体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无牙颌下颌骨All-on-4种植义齿光弹模型的方法。方法:CT扫描无牙颌下颌骨标本,用Mimics及Geomagic Studio软件进行无牙颌下颌骨三维模型重建及编辑修改;设计种植体植入位点,具体为前牙区2只种植体设计为垂直植入,根据远中2只种植体的不同倾斜角度(0°、15°、30°、45°)将模型分为4组;用光固化快速成型技术加工制作出模块化树脂模型并翻制硅橡胶阴模,常规方法制得远中种植体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All-on-4种植义齿光弹模型。结果:制得的All-on-4种植义齿光弹模型质地均匀,呈淡黄色,透明度高,光学敏感度高,无初应力。结论: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制作光弹模型的方法,简化了操作步骤,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模拟咀嚼循环条件下长石质饰瓷与氟磷灰石饰瓷的耐磨性能。方法:制备2种饰瓷长条形试件各10个,用于物理性能测试和表面形貌观察;另制备圆盘形试件各6个,分别在水环境、加载力10 N、转速200 r/min的条件下进行120万次循环磨损实验;于每10万次循环节点测量各饰瓷的体积磨损量和表面粗糙度;然后分别在磨损10、70、120万次循环节点观察各饰瓷磨损面的微观形貌,分析磨损区域的基本组成及其所占比例。结果:两种饰瓷的体积磨损量、表面粗糙度曲线均呈现正相关近似线性上升趋势,在每个测量节点,氟磷灰石瓷的体积磨损量、表面粗糙度均明显高于长石质瓷(P<0.05);长石质瓷表面均匀一致,而氟磷灰石瓷表面有较多大小不一且散在分布的气孔;随着加载循环的进行,两种饰瓷的磨痕均由稀疏变为密集,磨损面上均可见磨屑粘着。结论:在模拟咀嚼循环条件下,氟磷灰石瓷的耐磨性能较长石质瓷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