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6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目的:讨论固定桥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双重牙列修复这三种保守修复方法在唇腭裂患者口腔修复中的初步临床体会。方法:结合100例唇腭裂患者保守修复的治疗经验,讨论三种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适应症和优缺点。结果:唇腭裂患者的保守修复治疗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咀嚼功能和颌面外观,修复口鼻瘘,改善发音,同时获得心理康复等。结论:对于不能手术治疗的患者,在选择好适应症后,保守性修复治疗是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江浙沪地区正常成年人颅颌面部结构形态特征的美学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选取江浙沪地区正常者50例(男22例,平均年龄22.9岁;女28例,平均年龄21.2岁),拍摄颅面部CT,运用SimPlant12.02软件(比利时)对颅面部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成组t检验及直线回归分析。结果:软组织测量值较硬组织测量值个体差异明显。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差异(P<0.05),但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在男女间极为相近。结论:正常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着比例协调的特征规律,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可为颅颌面畸形的诊断分析、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5.
基于不断发展的软件平台,借助力反馈系统,三维立体视觉装置,虚拟现实培训技术可以为受训者模拟出近似真实的手术操作环境,运用该技术培训实习医生可以大大降低手术培训的时间及费用,提高初学者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及精细水准,进而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的安全性。评价虚拟现实手术培训所获得的经验转化到临床操作的效果是必要的,评价标准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手术必需的时间、手术操作的精确程度、双手动作的简洁度、失误计分、手术综合计分、受训医生个人满意度等。通过不断发现和弥补虚拟现实手术培训技术的缺陷与不足,利用先进的技术力量,可以使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的场景更加逼真生动。虚拟现实手术培训技术必将成为临床手术技能培训的重要手段,它将为医疗事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的手术治疗经验,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手术治疗的39例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随访情况,采用SAS9.0软件包,运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39例患者中,女14例(35.89%),男25例(64.10%);年龄31~72岁(中位年龄45岁)。对其中26例(66.66%)采用腮腺全叶切除术治疗,11例(28.21%)采用腮腺浅叶切除术,2例(5.13%)采用腮腺部分切除术。6例患者因肿瘤黏连面神经,手术中予以部分切除。主要并发症为暂时性面瘫(29例,74.36%)及Frey综合征(9例,23.08%)。中位随访时间为2.1年,其中3例再次复发。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复发性腮腺多形性腺瘤手术预后与肿瘤大小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建议采用浅叶或全叶切除术。神经往往与复发病灶关系密切,术中易造成神经损伤,必要时需要修复,术后定期随访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技术在医疗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尤其在口腔种植修复方面。计算机辅助术前诊断与手术规划可以实现在三维空间中受植区解剖结构的直观展示,以及最佳种植方案的制定;种植导板、术中实时导航技术精准地将虚拟手术方案转移到临床,达到按照术前规划的种植手术方案实施手术的效果;术后数字化技术可以评估和监测种植修复的短、长期临床疗效,保证了种植体长期、稳定地存留。文章对数字化技术在种植外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为种植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成年人颅颌面部结构形态特征的美学关系及其内在规律。方法:选取江浙沪地区正常[牙合]者50例(男22例,平均年龄22.9岁;女28例,平均年龄21.2岁),拍摄颅面部CT,运用SimPlant12.02软件(比利时)对颅面部CT影像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研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成组t检验及直线同归分析。结果:软组织测量值较硬组织测量值个体差异明显。颅颌面软硬组织结构均表现出显著的性别特征差异(P〈0.05),但结构间的比例关系在男女间极为相近。结论:正常颅颌面三维结构间存在着比例协调的特征规律,研究建立的数据库可为颅颌面畸形的诊断分析、治疗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骨性畸形患者寻求正颌手术的真实动机,并与国际相关研究比较,分析中国正颌患者的求诊特点。方法:400例中国大陆正颌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患者于2010年12月-201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颅颌面科,经过正颌-正畸联合会诊,确诊为骨性错殆畸形.需要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他们在安静、无打扰的环境中完成了问卷。利用SPSS14.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总体而言,改善面部外观(77.5%)、改善咬合(65%)和提高自信心(62.75%)是中国正颌患者的主要就诊动机。在男性患者中.改善咬合功能动机的比率是80.47%;改善面部外观占75.74%:提高自信心的比率为65.68%。在女性患者,78.79%要求改善面形.而要求改善自信心和要求改善牙外观的比例分别为60.61%、58.01%。结论:中国正颌患者的主要就诊动机是改善面形.改善咬合功能,提高自信心。男性患者对功能改善的要求比女性高,女性患者对美观的要求远高于功能方面。对中国正颌患者.提高自信心的动机应该得到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对高龄老年患者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护理效果。  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8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第二门诊行上颌后牙缺失种植修复治疗的高龄老年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21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义齿修复满意度和自我效能的差异。  结果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35.38±5.84 vs. 30.67±5.55)与抑郁自评量表(SDS,32.52±5.01 vs. 29.24±5.10)得分均明显下降(均P < 0.01),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 < 0.05)。同样,干预后2组患者功能修复(4.46±0.25 vs. 4.66±0.29)、美观改善(4.27±0.77 vs. 4.61±0.29)及舒适度(4.29±0.60 vs. 4.72±0.31)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均P < 0.05)。干预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也明显高于干预前(30.19±5.14和35.02±5.59),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 < 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可明显缓解高龄老年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其满意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