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1.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产石杉碱甲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发酵条件对蛇足石杉支顶孢属内生真菌2F09P03B 石杉碱甲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发酵条件的优化。 方法 通过测定 2F09P03B 生长曲线、石杉碱甲积累曲线和培养液 pH 值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了解该菌株的培养特性;考察不同碳源和氮源对石杉碱甲积累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碳源、氮源组成;考察 MgSO4、KH2PO4、NaCl、CaSO4 对石杉碱甲生成的影响,确定无机盐组成;优化接种量、发酵时间、培养温度、摇床转速等发酵工艺条件。 结果 菌株 2F09P03B 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马铃薯 150 g/L,玉米粉 30 g/L,麦芽糖 25 g/L,酵母膏 10 g/L,麸皮 30 g/L,KH2PO4 1.5 g/L,MgSO4 0.5g/L,NaCl 0.3 g/L,CaSO4 0.3 g/L,pH 自然;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 8%,发酵时间 10 d,培养温度 28 ℃,摇床转数 140 r/min。在此条件下,发酵液中石杉碱甲含量为 8.17 μg/L,最高达到 8.32 μg/L,约为其干重的 0.07% 左右。 结论 发酵条件对菌株 2F09P03B 石杉碱甲产量有明显影响。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可使该菌株石杉碱甲产量明显提高,有望成为石杉碱甲新药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定一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发酵培养物中石杉碱甲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以改善石杉碱甲提取率。方法对提取溶剂、pH值等影响提取效率的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对料液比、超声波功率、负载率(dutycycle)、超声时间4个影响超声波提取效率的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进行优化。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石杉碱甲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提取溶剂为pH4.0的酸水,碱性还原反应在pH7.5~8.0进行,料液比1:20,超声波功率140W,超声波负载率30%,超声时间40min。此条件下,该内生真菌石杉碱甲的提取率达0.074%,约为其他传统提取方法的1.5~2倍。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石杉碱甲提取率较其他方法有了显著提高,并能大幅度缩短提取时间,应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2F09P03B石杉碱甲的提取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铁皮石斛材料的化学品质,研究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替代铁皮石斛野生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定量测定,比较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铁皮枫斗、铁皮石斛胶囊中总多糖、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主要药用成分的差异。结果:多糖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多糖含量与铁皮枫斗相近,分别为25.31%和29.38%,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最低,仅7.51%,铁皮石斛胶囊最高,可达40.73%。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总氨基酸含量达5.74%,高于铁皮枫斗(4.5%)和铁皮石斛胶囊(3.91%),低于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15.35%)。微量元素含量的比较表明,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中10种微量元素含量与铁皮枫斗大致相近,铁皮石斛组织培养物中除Cu之外的其他9种微量元素高于其他石斛材料,而铁皮石斛胶囊中微量元素含量相对较低。结论:人工栽培铁皮石斛主要药用成分的质量与野生材料相近,可作为野生铁皮石斛的替代资源加以开发,也为铁皮石斛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是穿心莲的特征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解热和抗癌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本文主要从转化底物及转化涉及的反应类型、转化体系、转化产物的构效关系等三方面综述了4种穿心莲二萜内酯在生物转化方面的研究情况,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进行简要陈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合物的生物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Thunb.ex Murray) Trevis.内生真菌中筛选具有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菌株.方法:利用乙酰胆碱酯酶水解α-萘乙酯的产物和固蓝B盐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用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法对59株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产物进行抗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筛选,并通过18s rDNA和5.8s 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对目标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蛇足石杉内生真菌LQ2F01在抗乙酰胆碱脂酶活性筛选中呈现阳性颜色反应,18s rDNA和5.8s rDNA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学分类表明该菌株属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结论:蛇足石杉内生真菌LQ2F01表现出和宿主植物相同的抗乙酰胆碱脂酶活性,在天然药物开发以及内生真菌与宿主植物关系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生菌与天然药物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随着对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日益深入,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趋向活跃。研究表明,内生菌具有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多样性。众多内生菌活性成分己得到了分离纯化和鉴定,成为发现新型化合物的一个重要来源和途径。本文就近年来内生菌在天然药物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石杉科17种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和石杉科植物条形码。方法:使用叶绿体trnH-psbA基因序列构建了石杉科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石杉科植物高度聚类为两个分支,自展支持率达91%。结论:支持Hol-ub和秦仁昌将石杉科分为石杉属和马尾杉属的分类学观点。17种石杉科植物种具有良好的单系性,trnH-psbA基因能在种水平很好区分石杉科植物,可以作为本科分类鉴定条形码。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九龙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石杉科4种植物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泼:以2%酒石酸溶液提取总碱,用高效液相法测定4种植物全草和不同器官石杉碱甲的含量。结果:石杉碱甲在采集的4种植物及其不同器官中均有分布,其中柳杉叶马尾杉的石杉碱甲含量很高,达到1981.27μg/g,远远大于其他植物,石杉碱甲在不同器官中含量不同,总体表现为:叶〉茎〉根。结论:九龙山自然保护区4种石杉植物石杉碱甲含量较高;植物不同器官中石杉碱甲含量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评述内生菌与宿主植物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就其为中药材道地性研究带来的启示进行讨论。从内生菌的分布特点、内生菌与宿主植物的生长关系、内生菌对宿主植物抗逆性的影响、内生菌对宿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等方面可以看出,内生菌与宿主植物之间表现出互利共生、无害或微害寄生等关系,直接影响着中药材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HPLC同时测定刺五加中刺五加苷B与刺五加苷E的含量。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0~10 min,9∶91;10~30 min,9~20∶91~8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 ℃。结果 刺五加苷B、刺五加苷E分别在0.35~34.83与0.69~69.2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与1.000 0;精密度RSD均为0.4%,小于2%;重复性RSD分别为1.4%与1.0%,稳定性RSD分别为3.1%与3.4%,均小于5%;平均回收率(n= 9)分别为97.4%(RSD为5.5%)和102.7%(RSD为4.3%)。结论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刺五加及其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