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胰腺癌细胞系BX-PC-3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调控因子cyclin A、cyclin D2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不同剂量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作用于胰腺癌细胞系BX-PC-3,应用MTT比色法检测培养48 h的细胞存活率, 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培养48 h细胞周期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周期蛋白cyclin A和cyclin D2 的表达情况。结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明显抑制BX-PC-3细胞增殖,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显示一定浓度药物作用细胞,可将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药物能显著下调周期蛋白cyclin A和cyclin D2的表达水平。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能显著抑制人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下调周期相关因子cyclin A和cyclin D2蛋白表达水平,这可能是丹参酮ⅡA磺酸钠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 筛选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催化巯基蛋白质氧化还原酶(TPOR)活性域相互结合的蛋白。方法: 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进行筛选。首先构建pBTM116-MIF诱饵质粒,转化酵母菌株L40;将表达MIF催化 TPOR活性域的L40酵母菌株制备成感受态菌,在人骨肉瘤cDNA文库中筛选。通过组氨酸(HIS3报告基因活性和β半乳糖苷酶实验,初步确定与催化TPOR活性域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最终通过免疫共沉淀和免疫荧光技术来确认。结果: 分别构建含野生型MIF的pBTM116-MIF和野生型硫氧还蛋白样蛋白2(TXNL2)的pACT2-TXNL2质粒,将其共转染L40酵母菌。HIS3报告基因活性检测和β半乳糖苷酶阳性实验结果提示TXNL2可能是与MIF催化 TPOR活性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将重组质粒pcDNA3.1-Myc-TXNL2转染MCF7细胞,免疫共沉淀实验结果表明MIF抗体能够共沉淀Myc-TXNL2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Myc-TXNL2与MIF在细胞质中位置分布相同。结论: TXNL2可能是与MIF催化TPOR活性片段相互作用的蛋白。本研究为MIF氧化还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及克隆子宫肌瘤的致病相关基因。【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11例子宫肌瘤及其正常子宫肌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对获得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并对其中5条差异片段在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RT-PCR分析。【结果】 差异片段NO.3,5,11,12在子宫肌瘤正常及异常组织中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其中NO.3差异片段在8例子宫肌瘤组织中有表达,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仅2例有表达。NO.5,11,12差异片段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其中ulap8基因有可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呈特异性的表达,ulap14,ulap25,ulap26基因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推测这些基因有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12号染色体是C组中长度最小且着丝粒指数最小的染色体,可由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后期的姐妹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三体现象。完全型的12-三体可导致早期自发流产;嵌合型12-三体可在活产儿中存在,但较为罕见且疾病表型存在很大的差异;12号染色体目前有关印记基因报道较少且存在争议,是否致病留待进一步确认。本综述通过对既往的文献报道和各作者所在实验室内部数据整理,对12-三体的产生机制和发生率、嵌合型12-三体、母源性及父源性12号染色体单亲二体的临床表型、预后、再发风险及实验室诊断等进行总结,以期对12号染色体产前遗传学诊断及遗传咨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孕妇体内人巨细胞病毒定量阈值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53例HCMV感染的孕妇血液中HCMV DNA进行定量检测,并检测其胎儿血、新生儿血或胚胎绒毛中HCMV DNA含量.结果 胎儿发生宫内感染及妊娠不良结局与孕妇血中HCMV DNA含量有关,发生胎儿宫内感染的孕妇,其HCMV DNA含量达到105copies/mL以上,且随着血中HCMV DNA含量的增高,感染率呈显著增高趋势.结论 孕妇血中HCMV DNA含量升高是胎儿宫内HCMV感染及发生妊娠不良结局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孕妇血中病毒含量>105copies/mL时,其病毒含量可作为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参考阈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 ,筛选子宫肌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方法  2 0 0 2年 4月至2 0 0 4年 2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采用荧光标记mRNA差异显示技术 ,比较同一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与正常子宫肌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 ;筛选其中的 8条差异c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以及RT PCR半定量验证。结果 通过荧光差异显示实验共找出 2 7条差异条带 ,其中yu6 6c0 1 s1基因在 7例 (7/ 1 0 )子宫肌瘤组织中有表达 ,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仅 1例有表达 ;ulap8基因在 8例 (8/ 1 0 )子宫肌瘤组织中有表达 ,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仅 2例有表达。结论 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 ,yu6 6c0 1 s1基因及ulap8基因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呈特异性表达 ,推测这些基因与子宫肌瘤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分子生物学特征及临床特征,可分为两型:Ⅰ型为雌激素相关型(EEC),主要在子宫内膜增生的基础上发展导致子宫内膜癌,此型占多数,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多在绝经前,高分化,子宫肌层浸润较浅,临床病理分期多为Ⅰ、Ⅱ期,治疗恰当,预后较好,其主要相关基因有K—RAS,pten,β-catenin突变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等;Ⅱ型为非雌激素相关型(NEEC),占小部分,与雌激素关系不大,50%复发,主要指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腺癌(uterine papillary serous carcinoma,USPC)占子宫内膜癌的10%,具有早转移、高侵袭性等一系列化学行为,5年生存率为30%,此型还包括透明细胞癌,未分化癌和鳞状细胞癌,发病年龄相对较大,多在绝经后,与萎缩性子宫内膜有关,低分化多见,子宫肌层浸润较深,预后差,其主要相关的基因有P53突变,ER阴性与染色体不稳定等。  相似文献   
8.
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临床与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曙方  李小毛  李田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2028-2029
目的比较绝经前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方法将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绝经期组21例与未绝经组21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病理分期、肌层浸润、宫颈浸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与未绝经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在病理分化、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无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与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及克隆子宫肌瘤的致病相关基因。【方法】应用荧光标记的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11例子宫肌瘤及其正常子宫肌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对获得差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及同源性分析,并对其中5条差异片段在子宫肌瘤及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RT—PCR分析。【结果】差异片段NO.3,5,11,12在子宫肌瘤正常及异常组织中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其中NO.3差异片段在8例子宫肌瘤组织中有表达,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仅2例有表达。NO.5,11,12差异片段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子宫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论】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其中ulap8基因有可能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呈特异性的表达,ulapl4,ulap25,ulap26基因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存在表达差异,推测这些基因有可能与子宫肌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基因表达谱,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群及其功能.方法 应用TRIZOL一步法抽提1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和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等量的子宫内膜的mRNA反转录合成以Cy5和Cy3标记的cDNA链做探针,混合后在含有8 064条双点人类全长基因的芯片上进行杂交,再经芯片扫描、图像分析处理后,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及其与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 1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3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含8 064个基因的基因芯片中共筛选出差异基因274条,其中上调92条,下调182条.结论 子宫内膜癌的子宫内膜组织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基因涉及细胞外基质调节基因、细胞因子、促癌基因/抑癌基因、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提示这些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