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定向分化胚胎干细胞(ESCs)为造血干细胞(HSCs)对体内造血功能的重建作用。方法:将小鼠E14.1胚胎干细胞采用“三步诱导法”在体外分化发育为HSCs,造血克隆形成(CFU)实验观察其体外造血集落形成情况,免疫磁珠分选纯化HSCs移植给经亚致死剂量γ射线照射的雌性SCID小鼠,观察其植入及小鼠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经过分阶段诱导,多种造血刺激因子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ESCs定向分化发育为HSCs,流式细胞仪检测HSCs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34+/Sca-1+表达最高为(58.64±4.20)%,CFU培养能形成较多的红系、粒系/巨噬细胞系及混合细胞集落, Wright-Giemsa 染色显示为原始的造血细胞。此阶段的HSCs经分选纯化后移植给经γ射线照射后的小鼠,移植组小鼠+10 d造血功能开始恢复,观察40 d后除血小板恢复较慢外,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已接近正常,植入率为71.4%,存活率为43.0%,染色体检测证实已由受体鼠的XX转为供体鼠的XY。结论: 采用分阶段诱导的方法,可在体外定向诱导小鼠ESCs分化发育为HSCs,此来源的HSCs可以有效重建体内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2.
复杂环枕部畸形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景晞  漆世蓉  徐永华 《四川医学》2001,22(11):1083-1084
我院自开展枕下后外侧入路治疗复杂颅底畸形以来 ,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治愈率均有提高。现将 1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男 8例 ,女 10例 ,年龄 30~ 67岁 ,平均 4 9岁。病程 1月至 10年。临床表现 :头痛 4例 ,颈肩疼痛不适 12例 ,四肢麻木 18例 ,大小便障碍 4例 ,饮水呛咳 5例。体征 :四肢肌力 级 10例 , ~ 级 8例 ,颈 3~ 4以下浅感觉减退 13例 ,四肢肌张力增高 13例。1.2 手术方法 :完全侧卧位 ,全麻 ,经后枕颈部任一侧方入路 ,切除枕骨大孔区部分侧方和后方骨质 ,必要时切除环椎后弓 ,扩大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流行性腮腺炎的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特征。方法 应用高频超声对临床诊断的32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腺体进行探进,观察其形态、大小、回声及周边淋巴结、组织的改变情况,并与30例同期正常同龄人进行对照。结果 受侵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性肿大,内部回声呈非均匀性减低,可见低回声结节,腺体实质内血流显示丰富,呈“火海征”样改变;对照组未见上述声像图及血流改变;同时对单纯颈淋巴结肿大及仅颌下腺肿大者,提出了诊断和鉴别要点。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声像图表现具有特征性,高频超声对本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的动态观察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高血压脑梗塞患者190例,其中老年人134例,占70.5%。研究表明患者过去最高血压(平均动脉压18.0l±2.62kPa)与脑梗塞数目(2.47±1.18)和面积(1.37±0.89cm)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分别γ=0.4180,γ=0.4086;p<0.01)。而入院时血压水平(平均动脉压15.02±2.10kpa)与其梗塞面呈显著负相关(γ=-0.2398,P70岁组与<60岁组,其梗塞数目与面积相关也显著(γ=0.3524,γ=0.3662,γ=0.3295;p<0.01)。梗塞以基底节区和侧脑部位最多,分别为43.41%(201/463个);23.33%(108/463个),均较其余两组有显著差别,(t=3.29,t=2.28;P<0.01)。脑腔隙性梗塞26.84%(51/190例),非腔隙型71.16%(139/190例);有症状者较无症状者多见。结果表明:过去最高血压与脑梗塞部位和范围关系密切,入院时血压水平可能是诱发脑梗塞的直接原因之一,各组梗塞数目与面积趋向一致;基底节区、侧脑是老年高血压性脑梗塞多发部位。  相似文献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云:“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对此,历代医家及其著作解释甚多,但多倾向于:凡辛甘具有发散作用的属于阳;酸苦具有催吐、泻下作用的属于阴之解释。今据笔者之体会,略述己见如下:一、历代之见唐代著名医学家王冰所撰《黄帝内经素问》注释为:“非惟气味分正阴阳,然辛甘酸苦之中,复有阴阳之殊气尔。何者?辛散甘缓,故发散为阳;酸收苦泄,故涌泄为  相似文献   
6.
2000年上半年已经过去,随着国家经济形势的好转,上半年中药材专业市场交易与1999年相比较为活跃,部分品种价格涨跌幅度明显。笔者依据《中药经济与信息》药市价览所显示的价格,统计了半年来153个根茎类药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MRI定位的最佳扫描序列。方法选择2004年7月-2006年3月行伽玛刀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20例。伽玛刀术前上头架定位,然后对3组分别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urbo Spin Echo,TSE)、增强三维小角度激发快速梯度回波序列(enhanced three-dimensiunal fast low angle shot,enhanced3D-FLASH)、三维结构干涉稳态序列(three-dimensional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in steady state,3D-CISS)进行扫描,观察三叉神经及周围血管的显示情况。结果①TSE扫描20例三叉神经,14例显示优,血管显示一般。②增强3D-FLASH扫描三叉神经,18例显示优,2例显示良,周围血管显示优。③3D-CISS扫描三叉神经,20例均显示优,周围血管显示良。结论 3D-CISS和增强3D-FLASH序列的融合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三叉神经根及周围血管,有利于伽玛刀的精确定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常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景晞  徐永华  古艳 《华西医学》2009,24(2):448-449
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之一,虽不能危及患者生命,但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健康,药物治疗很难达到理想的疗效,治疗十分棘手。伽玛刀放疗是现代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的重要手段,它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影像技术、立体定向手术技术和精密机械制造技术优势,将窄束伽玛射线聚焦于颅内小体积靶区,实施单次高剂量照射,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3岁。因性生活时采取不当姿势遭遇撞击致左侧阴囊肿大伴疼痛1小时于2014年2月15日就诊。体检:阴茎根部、左侧阴囊皮肤青紫,左侧阴囊明显肿胀变硬,有明显触压痛。临床诊断:阴囊外伤伴出血。超声所见:左侧阴囊壁稍增厚,左侧睾丸上方精索走形区域查见范围约64 mm×44mm×43 mm的高回声团,边缘欠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查见多处不规则低回声区,高回声团内未见明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日·新崎裕一等《汉方提取剂中电解质钠、钾、钙浓度的测定》一文得到启示,而纯以柴朴汤治疗低血钾症。收效甚为满意,故此介绍如下: 例一:朱××,女,49岁,1985年7月23日初诊,住院号:1023。患者因胃脘疼痛,口苦纳呆,腹胀干呕,而以“胃脘痛(急性胃炎)”收住入院。一周来,经中医理气止痛、降逆止呕治疗及西药庆大枚素、维生素和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