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 毫秒
1.
2.
微波与血管钳挤压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微波和传统血管钳挤压两种方法治疗传染性软疣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4例传染性软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微波(治疗组n=324)和传统的血管钳挤压法(对照组n=280)两种方法治疗.结果 微波组首次治愈率与总治愈率均高于血管钳挤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患者感觉重度疼痛人数的比例、治疗后感染及留下疤痕及色素改变等不良反应人数的比例微波组明显少于血管钳挤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治疗传染性软疣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常见问题产生原因及护理措施.回顾性总结了对154例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的护理干预.154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8.57±3.57个月,1、2、3年生存期分别为60%、30%、25%.出现焦虑抑郁30例,尿潴留12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栓塞综合征5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2例.介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动脉造影在诊治胃肠道血管畸形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22例可疑胃肠道血管畸形导致消化道出血者,经非介入性方法诊断阴性或诊断不明确病例行腹腔动脉造影患者出现的常见问题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22例52支动脉造影均发现病变并确诊为胃肠道畸形。22例均未发生穿刺部位感染,术后出现腹部不适或腹痛的有4例,尿潴留3例,穿刺部位渗血1例,2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酸痛。结论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术是发现胃肠道动脉畸形最可靠的方法,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解决好造影术出现的常见问题,是确保造影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的跌倒相关认知、信念和行为信息,为进一步开展老年人跌倒干预工作和制定跌倒综合防治策略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松江区15个街镇共计6,446名老年人进行老年人跌倒情况和知信行情况的调查。结果松江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0.8%,老年人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欠佳。logistics回归结果显示,与85岁及以上老年人相比,65岁以下(OR=1.553,P0.01)、65~74岁(OR=1.714,P0.01)和75~84岁(OR=1.442,P=0.001)3个年龄段的老年人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更好;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老年人相比,初中(OR=1.526,P0.01)、高中/中专(OR=1.901,P0.01)、大专及以上(OR=2.895,P0.01)文化程度的老年人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更好。52.7%的老年人存在害怕跌倒的心理,女性(OR=1.182,P=0.01)、年龄大(OR=1.205,P=0.044;OR=1.372,P=0.011)、受教育程度高(OR=1.341,P=0.012;OR=1.999,P0.01)、最近一年有过跌倒史(OR=1.696,P0.01)和因跌倒而日常活动能力下降(OR=2.189,P0.01)是老年人害怕跌倒的危险因素。75%以上的老年人愿意参加跌倒预防控制相关知识培训和体育锻炼活动。结论松江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较低,跌倒相关知识掌握欠佳,害怕跌倒心理发生率较高。应积极组织开展老年人跌倒相关知识培训和体育锻炼活动,提高预防跌倒的意识和自我效能,减少跌倒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伤害目前已经成为威胁学龄儿童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1-2],且伤害的发生率在小学生中较高[3].在各类伤害中,跌倒、坠落是儿童伤害最常见的类型[4],为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小学生跌倒/跌落伤发生的特征,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该区4所小学一~五年级学生跌倒/跌落伤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2年海南省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2002年海南省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 应用试剂盒进行检测及结果观察。结果 207/66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阳性(30.99%),其中UU阳性197例(29.49%),MH阳性2例(1.2%),UU MH阳性8例(18.3%)。女性支原体阳性率与男性无显著差异。对支原体敏感的12种药物分别是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司巴沙星、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氧氟沙星、可乐必妥、甲砜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四环素。结论 对海南省支原体感染可首选交沙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司巴沙星、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次选氧氟沙星、可乐必妥,不宜选用四环素、乙酰螺旋霉素、甲砜霉素。  相似文献   
8.
1培训方法1.1动态下模型训练为了能让每个护士都能够以最快速度并准确无误地在救护车上进行静脉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本中心对所有的入科护士均进行严格统一的急救静脉穿刺训练,把静态训练转化为动态训练,训练方法是将模型搬到救护车上,让司机开着救护车在公路上按照平时急救用  相似文献   
9.
对18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微波治疗过程及术后护理做了分析,微波治疗术后止血有效率达83.3%.护理上在内镜微波治疗过程中必须严格准确掌握治疗参数,术后加强基础护理,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注意呕吐、排黑便等症状,防止大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对促进康复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测上海市松江区大肠癌死亡趋势,为大肠癌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死亡数据来自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亡登记系统.采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APC模型)的分析方法,根据模型拟合结果进行预测.[结果]模型拟合结果以同时加入年龄、时期、队列效应的模型为最佳.分性别大肠癌死亡率的年龄、时期和队列效应均表现出序列趋势.应用模型拟合预测2016~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分性别的30~89岁年龄组大肠癌死亡率,各年龄组死亡率相对于2006~2010年(除30~34岁年龄组外)均有所下降.[结论]开展大肠癌早发现为先导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应成为大肠癌预防控制的优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