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特点及应用后入路松解复位、直压式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对采用后路手术治疗的7例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损伤部位第5~9胸椎,均为Frankel A级,均伴有双侧多发肋骨骨折、血气胸。采取后入路松解减压,复位后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并植骨。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4个月,平均7.4个月,1例术后1个月死于脑出血,其余均获骨性融合。Frankel分级无改善。结论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的致伤力强大,脊柱、脊髓损伤严重,多发伤合并率高。后入路减压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对完全性胸椎骨折脱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寰枢椎不稳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的18例寰枢椎不稳与脱位患者的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植入36枚寰椎椎弓根钉,35枚位置良好,1枚穿入椎管但无脊髓损伤;36枚枢椎椎弓根螺钉位置均良好。所有病例均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损伤。随访7~24个月,寰枢椎间植骨在5—9个月时达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脱位无复发或加重。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适应证广泛,手术操作安全,临床疗效良好。术前仔细分析影像学资料,选择合适病例,术中严格操作,是成功施行本术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膝关节原发性骨性关节炎(OA)和创伤性关节炎(T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08年10月,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11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OA患者88例,男33例,女55例;年龄45~77岁,平均62.5岁;病程6个月-4年.TA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年龄16~61岁,平均42岁.2个疗程后全部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9个月.采用Lequesne指数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 56例患者临床治愈,临床治愈率为50.91%;48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Lequesne指数进步≥3个等级,显效率为43.64%;总有效率为96.37%.治疗前后膝关节Lequesne指数评分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未特殊处理后康复.结论 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OA和TA患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10例肢体坏死性筋膜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鲍晓毅  钟小明  李维宾 《重庆医学》2005,34(12):1875-1877
目的探讨肢体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本院近10年期间住院诊断坏死性筋膜炎的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估。该类患者大多数有外伤史或虫咬史,并具有典型的局部临床表现和明显的全身毒血症症状。结果10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6例治愈;2例截肢;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平均住院时间29.8d。结论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较为少见的由细菌经皮肤黏膜破损入侵皮下组织、筋膜的急性坏死性感染,起病急,较早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休克。早期诊断及彻底切开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鲍晓毅  杨军  将应华 《重庆医学》2007,36(10):1000-1001
骨巨细胞瘤(GCT)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肿瘤,约占全部原发性骨肿瘤的20%。病变具有局部侵袭、复发和转移倾向。发病部位按多少依次为股骨、胫腓骨、肱骨、桡尺骨、髂骨、跟骨、椎骨、上颌骨、跖骨、骶骨、颅骨等。掌骨GCT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第3掌骨GCT。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量成年国人股骨上段参数,为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120具正常成人股骨标本(左侧60具,右侧60具),测量颈干角、大转子斜坡弧长、大转子头颈轴长、颈上下缘长及颈最小横径等参数。根据股骨上端解剖形态及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特点,研制并临床应用双爪钢板手术治疗145例股骨转子周围骨折患者。结果正常颈干角为128.59°±6.31°,大转子斜坡弧长为(5.51±0.58)cm,大转子斜坡倾斜角为42.76°±5.20°,头颈(转子)轴长为(9.42±0.38)cm,各参数间存在相关性。145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3.6个月随访,骨折均在3~6个月内获临床愈合。其中2例发生爪钩滑脱,未影响最终治疗效果;3例发生髋内翻畸形,其余患者颈干角均在正常范围内。髋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无断钩、断钉及钉尖头部穿出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转子部骨折内固定物的设计必须符合股骨转子部的解剖特点及生物力学应力分布,应充分利用转子部皮质骨的握持效应。据此设计的双爪钢板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92例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汶川地震中转送至我院的伤员的伤情特点,总结地震伤后送伤员的救治经验. 方法 间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2例汶川地震伤员的一般资料、伤情、治疗措施及治疗效果. 结果 全部伤员无院内感染,无再次截肢,无骨折相关并发症. 结论 地震后送伤员在短期内集中大量到达,后方医院有效的组织工作、接诊医师全而评估病情、制定详尽有效的救治计划、注意内科合并疾病的处理,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采用接枝水凝胶医用硅胶膜(简称硅膜)手术修复陈旧性上肢神经损伤缺损18例20条神经,其中肘上桡神经3条,肘部至腕前臂正中神经5条,尺神经12条,术后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全部病例均恢复了痛觉,正中神经、烧神经损伤病例畸形消失,功能基本正常;只神经损伤残留轻度爪形于畸形。手术方法均采用神经改道、减张、神经断端间无张力或微张力下,神经外膜吻合,剪裁相应长度硅膜包裹断端,其长度超过断端上下各1cm左右,将硅膜两端及神经吻合处与神经外膜缝合,术后酌情应用外固定。经过18例病例的术后随访和9例中国兔坐骨神经损伤缺损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