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Endotoxin is a component of Gram-negative(G-) bacteria outer membrane, which is also calledlipopolysaccharide (LPS). Generally, LPS is in-ducement of inflammation. Kupffer cells are theprincipal defense cells which protect host from en-dogenous and exogenous infections. As importanteffector cells, they also play pivotal roles in thepathogenesis of hepatic injury in sepsis in local and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L-6 is apleiotropic cytokine which is secreted by lymphand nonlymph cells…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基因fgfr1的特定细胞阶段性基因敲除小鼠.方法 从美国NIH引进SPF级fgfr1条件性基因敲除(fgfr1flox/flox)小鼠,进行饲养、繁殖和PCR鉴定;fgfr1flox/flox小鼠与在成熟成骨细胞表达Cre重组酶的OC-Cre小鼠交配,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一个基因拷贝的杂合子小鼠;杂合子小鼠之间交配,或者杂合子小鼠与fgfr1flox/flox小鼠交配,可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基因的小鼠fgfr1△/△/OC-CreTG/ .结果 成功制备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结论 成功引进fgfr1flox/flox小鼠,应用合理的基因条件性敲除繁殖策略,获得在成熟成骨细胞中敲除fgfr1的基因敲除小鼠.  相似文献   
4.
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与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选取105名2003年入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学生,随机编为3个班,每班35人,前2班采用PBL教学法,后1班采用传统讲授法(LBL),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的两次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1),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自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结论PBL教学法优于传统讲授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细菌内毒素与抗内毒素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有关细菌内毒素的分子结构及其特征、识别机制、生物学效应及抗内毒素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最初是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胚状体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其分子结构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家族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是IL-6家族成员之一。最初发现能够在体内、体外均能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因子,后来研究发现CT-1除了能够在心脏组织中表达外,在其他多种器官和组织中如骨骼、肝脏和脊髓等同样存在,CT-1不仅能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还能刺激心脏和神经细胞的存活,并可作为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的脊髓半横切损伤动物模型,并对其神经功能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将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假手术组和T10段脊髓半切组。术后不同时间点分别采用BBB运动功能评分及足迹法检测其脊髓功能的变化情况,同时检测其运动诱发电位(MEP)和体感诱发电位(SEP),记录N1及P1波潜伏期。结果:损伤组BBB运动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及假手术组(P<0.01),且足迹法检测结果也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表明,SEP和MEP潜伏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制备了大鼠脊髓半切损伤动物模型,为研究脊髓损伤相关机制及药物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既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战争、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相关的创伤事件。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认识到危及生命的疾病同样可视为导致PTSD的应激源。一些危重病并发PTSD不仅不利于患者危重病自身的治疗,还严重影响其生存质量。为尽可能降低危重病并发PTSD的可能性,提高危重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就一些常见危重病诱发PTSD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危重病患者并发PTSD进行早期预警及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9.
NF-κB与神经损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内,可将信息从胞浆传至胞核并引起相应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近年研究表明,NF-κB存在于神经系统几乎所有类型的细胞中,主要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少突细胞,在神经塑型、神经发育及神经变性等过程中具有独特作用。广泛参与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现就NF-κB与神经损伤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肌营养素-1(cardiotrophin-1,CT-1)最初是从小鼠胚胎干细胞的胚状体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新型细胞因子,其分子结构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家族成员具有高度同源性。是IL-6家族成员之一。最初发现能够在体内、体外均能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因子,后来研究发现CT-1除了能够在心脏组织中表达外,在其他多种器官和组织中如骨骼、肝脏和脊髓等同样存在,CT-1不仅能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还能刺激心脏和神经细胞的存活,并可作为一种抗炎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