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钠素对培养人心包间皮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心纳素与人类心包间皮细胞之间的关系。 方法 分离人心包间皮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用Fluo 3作为钙的指示剂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 10 - 9mol L ,10 - 1 0 mol L ,10 - 1 1 mol L心钠素 (ANP)分别用作用于人心包间皮细胞后细胞内Ca2 (Ca2 )浓度变化。 结果 人心包间皮细胞存在细胞内Ca2 浓度的改变 ,随着ANP浓度的增加 ,细胞内Ca2 浓度出现非常明显的变化 (P <0 0 0 0 1) ;细胞内Ca2 浓度随时间变化也出现明显的变化 (P <0 0 0 0 1) ;不同时间测定的钙离子浓度与ANP浓度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 (P <0 0 0 0 1)。 结论 人心包间皮细胞存在细胞内Ca2 的改变 ;不同浓度的ANP作用于间皮细胞后引起细胞内Ca2 浓度出现明显不同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血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2000年6月至2001年1月,连续32例病人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中、术后对各吻合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持续监测。全组完成前降支吻合32例、右冠状动脉26例、回旋支28例、对角支8例。结果:本组死亡例。行前降支冠状动脉吻合时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影响右心功能。回旋支及对角支冠状动脉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导致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毛细血管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明显升高,每搏指数(SVI)及左室每搏功指数(LVSWI)有明显下降;心排指数(CI)有一定的下降趋势。行主动脉近心端吻合时尽管已无心脏搬动,但MPAP、SVRI及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仍较诱导后有明显升高,CI有明显下降。术毕及术的2、6、16h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CI有明显改善。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行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回旋支及对角支冠状动脉吻合时对血流动力学有明显的影响,术毕及术后2、6、16h各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正常,心脏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心内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包填塞是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开胸止血是关键。但是 ,如何使病人度过麻醉是一个重要问题。本院1994年至 1996年共有术后心包填塞 16例 ,现将麻醉处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6例心内直视术后心包填塞再次开胸手术者 ,男 6例 ,女 11例 ,年龄 5~ 6 0岁 ,平均 17 0 7岁。实施手术三尖瓣下移矫正术 3例 ,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术 2例 ,法乐四联症根治 3例 ,双瓣置换 2例 ,单瓣置换 2例 ,主动脉窦瘤、室间隔缺损和房间隔缺损修补各 1例。结果  16例病人平安度过麻醉诱导及手术。但是麻醉诱导前与诱导后比较血压下降 ,心率增快显著。…  相似文献   
4.
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氧供量和氧耗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氧合状态.方法测定了22例心脏复跳后连续应用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情况下体外循环中、停体外循环后30min、手术结束、术后2h、术后16h的心脏指数(CI)、氧输送量(DO2)、氧耗量(VO2)和氧摄取率(ERO2).结果(1)体外循环中和体外循环结束DO2和VO2有高度正相关性(P<0.01),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811;(2)体外循环中与体外循环后30min各数据比较CI、DO2、VO2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或0.01),ERO2无显著性差异;(3)体外循环结束后各点数据比较,CI能维持在3L@min-1@m-2以上,DO2能维持在550ml@min-1@m-2以上(术后16h最高,明显高于手术结束,P<0.05),VO2能维持在120ml@min-1@m-2以上术后16h最低,术后2h最高,且明显高于体外循环后30min和术后16h(P<0.05).结论(1)重症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存在病理性氧供依赖;(2)心脏复跳后应用多巴酚丁胺能改善组织对氧的摄取和利用;(3)体外循环后连续应用多巴酚丁胺或米力农很难进行DO2、VO2、CI的超正常值维护,但CI高于ShoemakerWC提出的在治疗心源性休克所需维护的水平,即应不小于3L@min-1@m-2;(4)手术后16h循环功能尚未完全恢复,仍需继续加强正性肌力药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46例肺切除手术的临床经验体会。方法 单纯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结果 除1例左肺切除,术中支气管内癌栓脱落坠入右主支气管致气道阻塞,抢救无效死亡。本组46例中经病理证实45例无支气管残端癌残留,占98%,同时愈合良好,无明显炎性反应及肉芽组织形成,无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结论 单纯结扎法处理支气管残端具有操作简单,抗压力高,牢固可靠等优点,有利于支气管残端血压减少胸腔感染机会,此法应用范围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血浆血管加压素(VP)和血管紧张素Ⅱ( Ang Ⅱ)的变化及其对转归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非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45~79岁,ASA分级和心功能NYHA分级Ⅰ-Ⅲ级.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基础状态)、切皮前(T2)、切皮后10 min(T3)、30 min(T4)、给予鱼精蛋白后10 min(T5)、术毕(T6)、术后24h(T7)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血浆VP及AngⅡ的浓度.记录患者围术期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血浆VP浓度的不同,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将患者分为高值组(n=26)和低值组(n=24).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血VP浓度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高值组比较,低值组T2~T6时血浆VP浓度降低,血浆Ang Ⅱ浓度升高,术中血管麻痹发生率升高,术中及术后扩血管药物使用率降低,气管导管拔除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延长,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术前低LVEF是术中低血VP浓度的危险因素,比值比为1.122(P<0.01).结论 非CP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中血VP和Ang Ⅱ浓度变化趋势相反;低血VP浓度患者术中血管麻痹发生率升高,术后转归较差;术前低LVEF是术中低血VP浓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院自1997年2月~2001年2月对265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在非体外循环下实施冠状动脉搭桥术。本文总结了此类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经验,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265例冠心病病人,男209例,女56例,年龄29~79岁,ASAⅡ级180例、Ⅲ级85例。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劳力性心绞痛98例、不稳定心绞痛167例、伴有陈旧性心肌梗死120例。左心室射血分数40%~60%213  相似文献   
8.
不停跳冠脉搭桥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及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晓波  高宇翔 《四川医学》2002,23(2):113-116
目的了解不停跳冠脉搭桥(OPCAB)患者围术期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测定1 5例()PCAI3患者①诱导后,②取乳内A,③前降支搭桥,④右冠支搭桥,⑤回旋支搭桥,⑥对角支搭桥,⑦吻合主A,⑧术毕,⑨术后2h,⑩术后6h,11术后16h,共11个时点的血流动力学(CO,CI,HR,ABP,CVP,PAP,PCWP)及计算值(SVR,PVR,SVI,LVSWI,RVSWI),在①,②,⑦,⑧,⑨,⑩,11共7个时点同时抽取肺动脉和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计算氧代谢指标(I)O2I,VO2I,O2ER).结果氧代谢变化DO2I和VO2在①,②,⑦,⑧,⑨呈正相关,(P<0.05),提示存在氧供病理性依赖.DO,I术后⑨,⑩,11组明显高于术中各组(P<0.05),但仍然低于正常值;VO2I在术后⑧,⑨,⑩,11组明显高于术中组(P<0.05);O2ER在⑦明显高于①组,(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CO、CI,HR在术后⑨,⑩,11组明显大于术中各组,(P<).0.05),但CO、CI仍然低于正常值;SVR在术后(⑨,⑩,11组)明显<术中各组(P<0.05);PVR各组无明显差别(P>0.05);CVP,mPAP,PCWP在搭桥期间明显>其他各组(P<0.05);LVSWI在搭桥期间(⑤,⑥组)明显<①组,(P<0.05);结论重危冠心病患者存在氧代谢紊乱和低心排.OPCAB搭桥期间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大,需特殊管理技巧.OPCAB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有所改善,但仍低于正常值,为降低围术期病死率,仍有积极循环支持和氧供支持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以多序列MRI影像组学方法开发一种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预测模型,实现风险分层预测。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TCIA/TCGA(The Cancer Imaging Archive/The Cancer Genome Atlas)公共数据库中309例GBM患者数据,针对术前对比增强后T1加权(post-contrast enhanced T1-weighted,T1CE)序列和T2加权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eighted fluid attenuation inversion recovery,T2 FLAIR)序列,提取坏死区、肿瘤区和水肿区三种感兴趣区域的10 128个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Cox等比例风险回归(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cox proportional-hazards,LASSO-Cox),筛选与...  相似文献   
10.
胸膜下粘液脂肪肉瘤1例高宇翔病人女,47岁。X线胸片发现左下肺肿块影。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示左下叶背段周围型支气管肺癌。1991年3月经左后外侧切口,第6肋床行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胸膜增厚、广泛粘连,肿物位于左胸腔前外侧,侵及左肺上叶舌段、下叶基底段,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