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lacZ基因在NG细胞系及大鼠黑质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标记基因lacZ5型重组腺病毒(Ad5CMVlacZ)转染培养的NG细胞系,X-gal染色检测转染效率.在培养的NG细胞系,当病毒滴度为2×108时,转集率达到50%,当滴度为2×109时,转染率达100%,有较好的量效关系;固定病毒液度为1010,培养2~16h,细胞的转染率随时间延长而提高,有较好的时效关系。将Ad5CMVlacZ注射到大鼠黑质部位后,分别于注射后3~120d取脑、切片、X-gal染色,发现黑质局部从第7d开始有部分蓝染,第10d达高峰,注射局部感染率100%;90d时开始下降,持续至120d;纹状体等其它部位无蓝染.上述结果提示,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标记基因可在培养的神经细胞系和中脑黑质部位高效表达,为进一步开展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尤其是帕金森氏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GDNF 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重组克隆,基因转染及RT-PCR。结果:CV1及SH-SY-5Y细胞中无GDNF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出现GDNF表达条带。NG108-15细胞有GDNF的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表达条带增强。结论: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均有较强表达,提示以此制备的工程细胞在Parkinson’s病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一种可同时分泌多巴胺(DA)和GDNF的工程细胞,并研究其在帕金森病(PD)基因治疗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克隆携带Kozak序列的GDNFcDNA,转染至可分泌DA的MN9D细胞系,将此工程细胞和大鼠原代多巴胶能神经元共培养,免疫组化检测DA能神经元。结果:发现该工程细胞可防止DA能神经元退变死亡,并有助于DA能神经元抵抗MPP+的毒性损伤。结论:本文首次将PD防治兼顾策略结合起来构建MN9D工程细胞,结果表明其在PD的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5.
GDNF在多种细胞系中表达的研究卫生部脑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马端端,王晓民,王昕红,万有,陈光慧,韩济生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应用RT-PCR的方法,对NG108-15(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和大鼠胶质瘤细胞的杂交瘤细胞)、NMB(人神经母细胞瘤细...  相似文献   
6.
香菇多糖对小鼠血浆,胸腺,脾脏cAMP,cGMP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香菇多糖注射于小鼠皮下,观察其胸腺、脾脏重量改变及血浆、胸腺、脾脏cAMP、cGMP含量和比值的关系。结果表明:香菇多糖能增小鼠胸腺的重量,对脾重量无影响;能增加小鼠血浆、计及胸腺cGMP含量(P〈0.05):降低胸腺及脾脏cAMP含量(P〈0.05)。表明香菇多糖对机体有免疫调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8.
GDNF 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重组克隆,基因转染及RT-PCR。结果;CV1及SH-SY-5Y细胞中无GDNF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出现GDNF表达条带。NG108-15细胞有GDNF的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表达条带增强。结论: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均有较强表达,提示以此制备的工程细胞在Parkinson‘s病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腺病毒介导的LacZ基因在NG108-15细胞系的表达马端端,王晓民,陈光慧,万有,王昕虹,韩济生(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卫生部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实验室100083)把外源基因导入神经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基因治疗的必要步骤。本室应用腺病毒载体...  相似文献   
10.
腺病毒载体介导的报道基因LacZ在大鼠黑质部位的表达万有,王晓民,马端端,代玉斌,王昕虹,陈光慧,韩济生(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3)近年发展起来的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vector,AV)可感染不分裂的神经元,较逆转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