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具有高度侵袭性的恶性肿瘤,已成为青少年人群中导致癌相关死亡的首要疾病。但由于其早期高发的肺转移率以及广泛的对化疗药物耐药性问题,骨肉瘤在临床上的治疗仍存在巨大挑战。目前,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及基因治疗已经在国内外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其中外泌体(exosomes)在骨肉瘤中的诊断治疗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外泌体是一种可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40~100 nm)微囊泡,它具有传递mRNA、miRNA、DNA和蛋白质等各种信息和功能性物质的功能。它可由多种活性细胞产生和分泌,存在于多种体液和细胞间液中。由于其特殊的存在和传递形式以及所搭载的信息和物质,因此,骨肉瘤来源的外泌体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促进骨肉瘤的发生、侵袭转移、耐药性及免疫逃逸。利用这些特点,外泌体可被人为搭载靶向药物或治疗性基因等物质,或通过多种方式对其分泌和释放进行调控来治疗多种肿瘤。近年来,关于外泌体在骨肉瘤方面作用和应用的研究成为热点,但仍停留在基础研究且尚未在临床的诊断及治疗中进行应用。本文旨在对外泌体在骨肉瘤侵袭转移及耐药性上的作用机理、临床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望有助于为利用外泌体诊断、治疗和改善骨肉瘤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骨水泥灌注过程中骨水泥振动器振动灌注后骨水泥-骨界面的结合情况,通过疲劳实验力学检测界面结合强度. [方法]新鲜猪股骨60根,30%、50%、70%最大压力时,分别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根.将猪股骨通过初步制备后开髓,截取统一标准骨段,实验组灌注骨水泥过程中置入骨水泥振动器振动25 s,对照组不置入振动器,并进行力学检测,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骨水泥-骨界面结合强度. [结果]30%、50%最大压力时实验组与对照组疲劳次数相比较差异显著(P<0.001),而70%最大压力时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骨水泥振动器能提高骨水泥-骨界面结合强度,对减少人工假体远期无菌性松动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切开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的临床疗效差异。 方法检索包括国内、外1954年1月至2018年1月已发表的临床对照研究。所检索的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Cinahl、PQDT(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ochrane Library、CBM (China Biology Medicine)等数据库。中文检索的关键词为切开、开放、关节镜、Latarjet,检索策略为Latarjet并且切开或关节镜或开放。英文检索的关键词为Open、Arthroscopy、Latarjet,检索策略为Latarjet AND Open OR Arthroscopic。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关节镜下与开放式Latarjet手术间的疗效差异。 结果依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87篇,并最终纳入7篇外文文献。通过比较发现,在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时,开放式组术后Rowe评分优于关节镜下组[95% CI, (0.03, 3.25), P=0.05],而且开放式组术后骨块移位情况[95% CI(0.12, 0.88), P=0.03]及患者焦虑程度[95% CI(0.20, 0.75), P=0.005]均少于关节镜下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结局指标术后Walch-Duplay评分[95% CI(-9.57, 10.65), P=0.92];术后肩关节活动度[95% CI(-2.32, 7.64), P=0.30];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95% CI(0.42, 3.39), P=0.74]、[95% CI(0.14, 2.49), P=0.48]、[95% CI(0.77, 14.09), P=0.11]、[95% CI(0.46, 4.89), P=0.51]、[95% CI(0.12, 0.88), P=0.03]、[95% CI(0.12, 7.22), P=0.94] ;术后复发率[95% CI(0.21, 3.56), P=0.85];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95% CI(-0.25, 2.92), P=0.10];手术所需时间[95% CI(-70.10, 11.81), P=0.1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开放式与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肩关节前方不稳定均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并发症及复发率相当。虽然开放式组在术后Rowe评分、术后骨块移位情况和患者焦虑程度三个指标上均优于关节镜下组,但是关节镜手术仍不失为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4.
文题释义: 透视引导:在椎弓根置钉时,患者需要在手术前拍摄椎体左、右侧斜位,正、侧位平片及CT、MRI 等影像学检查去了解椎弓根的形态及其与神经结构和椎动脉的关系,进一步确定椎体是否有解剖变异,用以上透视检查方法来预测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和直径、螺钉的置入点及角度。 椎弓根置钉:椎弓根剖面呈椭圆形,周围是皮质骨,中心有少许骨松质,后部几乎全是皮质骨,所以椎弓根是脊椎中最为坚硬的部分,是对脊柱进行操作和制动的有效作用点,椎弓根置钉是通过椎弓根将螺钉拧入椎体,让脊柱达到较好的三维固定。在椎弓根置钉时,椎弓根螺钉的长度和直径,螺钉的置入点及角度的选择非常重要。 背景:传统透视引导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螺钉置入准确度不高,容易导致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为了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提高手术成功率,机器人辅助技术应运而生。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机器人辅助与透视引导椎弓根置钉效果的差异。 方法:检索包括2008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国内外发表的有关机器人辅助与透视引导成人椎弓根置钉的临床对照研究,数据库包括Embase、PubMed、Central、中国知网、维普、万方、CBM等数据库,中文关键词为“机器人辅助,透视引导,传统徒手,椎弓根螺钉”,英文关键词为“robot assisted,fluoroscopy guided,conventional,freehand,pedicle screw”。提取数据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与结论:①依据以上检索策略,共检索到1 615篇相关文献,并最终将13篇文献纳入;②通过对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机器人辅助组的置钉精准度优于透视引导组[95%CI(1.55,4.06),P=0.000 2],而透视引导组术中辐射强度少于机器人辅助组[95%CI(0.42,0.82),P < 0.001],两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③但是机器人辅助组的并发症发生例数[95%CI(0.23,4.65),P=0.96]及翻修例数[95%CI(0.03,3.17),P=0.33]与透视引导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中透视时间2组相当[95%CI(-38.55,78.26),P=0.51];2组术后发生背部疼痛[95%CI(-0.58,0.38),P=0.68]、腿部疼痛评分[95%CI(-0.20,0.19),P=0.94]及手术时间[95%CI(-6.33,53.02),P=0.12]也相当,其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④提示与透视引导相比,机器人辅助成人椎弓根螺钉置入时具有更高的置钉精准度,尤其是在经皮条件下;不可避免的其术中辐射强度也较传统透视更多。ORCID: 0000-0001-9375-8838(高阳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
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后常见近期并发症的meta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国内近年来肝癌介入术后出现并发症的meta分析,调查术后近期并发症出现的频率。[方法]经文献检索和评价,共确定16篇相关报道,应用meta分析对其进行分析。[结果]经过meta分析,发现术后近期主要的并发症为发热(80%,95%CI为71%~88%)、恶心呕吐(73%,95%CI为61%~84%)和肝区疼痛(65%,95%CI为48%~80%),骨髓抑制也较常见(31%,95%CI为15%~50%),但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只有4.2%。[结论]肝癌介入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比例较高,应引起医生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二联活菌制剂(商品名:美常安)对急性肝衰竭(AHF)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调节作用。方法:用D-氨基半乳糖(D-gal)1.2 g/kg腹腔注射制成AHF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分别检测肠道菌群变化和内毒素含量。结果:经过美常安治疗2周后,大鼠肠道内有益菌含量明显上升,有害菌含量下降,肠道菌群比例恢复正常,血中内毒素含量降低。结论:美常安通过对AHF大鼠肠道微生态失调的直接调节作用,间接的起到了保肝护肝的作用,对于AHF疾病的本身也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比较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前SPECT、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关节镜术前正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的SPECT为14例,MRI为15例。结论SPECT及MRI检查均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好方法。SPECT可在缺乏MRI或患者不能接受MRI检查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系统评价髌骨骨折内固定术中应用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计算机搜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Wanfang data)发表的对于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在髌骨骨折术中应用进行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8年6月。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采用非随机干预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risk of bias in non-randomised studies of interventions,ROBINS-I)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两种方法术后再手术率、术后临床康复优良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个符合条件的回顾性队列研究,共49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非金属植入物和金属植入物之间内固定失败再手术率无显著差异[OR=0.52,95%CI(0.25,1.08),P=0.08]。接受非金属植入物后,患者术后临床康复优良率高于接受金属植入物[OR=3.34,95%CI(1.67,6.71),P=0.000 7],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接受金属植入物[OR=0.21,95%CI(0.07,0.60),P=0.003]。当去除钢丝克氏针断裂及其产生的皮肤刺激症状并发症后,非金属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08,95%CI(0.45,2.56),P=0.86]。结论:非金属植物可提供与金属植物相同的内固定成功率,且可通过降低金属植物相关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术后康复优良率。  相似文献   
9.
对上海市某社区1273例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体检,结果显示,806例(63.3%)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其中523例(64.9%)体检仍发现血压异常;467例既往无高血压病史,202例(43.2%)首次发现血压升高。674例接受血液生化检测,发现132例(19.6%)血糖升高,其中,63.8%(67例)为既往糖尿病患者,11.4%(65例)首次发现血糖升高。46.3%(312/674)LDL—C升高,35.5%(239例)血TG增高,21.8%(147例)血尿酸增高,11.1%(75例)血TC增高,且女性TC、LDL—C明显高于男性(均P〉0.05)。本社区老年人血压、血糖、血脂和血尿酸异常者人数较多,全科医生应重视慢性病人群的管理,重视高危人群的筛查与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10.
王玉红  刘晖  韩鹏飞 《河北医学》2009,15(4):452-454
目的:对慢性心衰患者,观察将依那普利5mg/d调整至20mg/d后的耐受性。方法:入组已服用依那普利5mg/d至少4周的慢性心衰患者,采用依那普利20mg/d治疗2个月,观察增量以后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观察指标: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患者依从性,记录基线状态、第4周、第8周血压、心率、血钾、肌酐和尿素氮。结果:共入选89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慢性心衰患者,其中83例能够很好耐受依那普利,总耐受率为93.3%。共计13例患者(占14.6%)发生不良事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慢性心衰患者对依那普利20mg/d的治疗剂量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