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韩策 《医疗装备》2007,20(10):44-44
柯达激光相机在国内装机量很大,在三级医院基本都有柯达的机器。柯达激光相机成像质量比较好,但故障率较高,下面结合维修实例对机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IMRT与VMAT治疗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研究IMRT与VMAT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计划与剂量验证。方法:对8位鼻咽癌患者,分别设计了7野IMRT计划,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比较分析各计划参数,并对各计划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结果:鼻咽癌的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分别为百分之99.00±0.79,89.92±6.32和97.98±1.29;γ分析相对剂量通过率分别为百分之91.91±4.64,97.65±1.45和97.36±2.25。IMRT,单弧与双弧VMAT计划的优化时间分别为:4.74±1.06,20.8±4.83和40.36±12.55分钟;所需要的出束时间分别为:11.01±0.43,1.75±0.07和4.01±0.28分钟;所需的MU平均值分别为1020.88±106.95,425.88±25.34和566.38±54.38。结论:对于鼻咽癌病人,单弧VMAT计划的靶区覆盖率不够,双弧VMAT计划可获得与IMRT相似的靶区覆盖率,同时减少所需的MU与出束时间。现有加速器与计划系统能够准确地计算和执行VMAT计划。  相似文献   
3.
结直肠癌转移是宿主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发现细胞黏附因子CD44基因表达与结直肠癌的生长、浸润、转移和预后相关.我们运用免疫组化链霉素抗生物素-过氧化酶方法(S-P法)对165例结直肠癌组织用CD44 v6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探讨其与结直肠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韩策 《中外医疗》2011,30(32):7-8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性胰腺炎多期动态扫描的CT征象,评价其对临床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 37例临床确诊的急性胰腺炎病例,行胰腺区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总结CT征象。结果全部37例中,水肿型胰腺炎31例,出血坏死型胰腺炎6例;多期动态扫描后可以观察胰腺的形态、大小、密度,出血及坏死,还可观察胰周积液、脂肪坏死等。结论多期动态增强CT扫描是诊断急性胰腺炎、尤其是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有效检查方法,并能指导临床分型,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韩策 《当代医学》2011,17(31):77-77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早期CT诊断,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具有典型CT表现且临床证实的62例ANFH的CT片,总结早期的CT征象。结果 62例的73个股骨头中25个骨小梁呈"星芒征",为Ⅰ期。41个骨小梁结构消失,骨密度降低,出现囊变,为Ⅱ期。7个出现"新月征"及骨碎裂和关节面塌陷,为Ⅲ期。结论 CT可以对早期ANFH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肿瘤免疫治疗是在肿瘤免疫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生物学手段,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来发挥抗肿瘤效应。其中,肿瘤免疫相关单克隆抗体和肿瘤疫苗的成功应用标志着肿瘤治疗新时代的开启。随着免疫治疗新靶点和免疫激活新途径的发现,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文中对肿瘤免疫治疗的方法及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以齐齐哈尔医学院区域医疗建设平台为例,阐述了医疗信息共享与交换是当前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在分析构建共享平台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集团化医院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对有40余年生羊毛密切接触史的肺癌,骨关节炎病人的穿刺细胞涂片标本经(瑞—姬氏双重染色)显微镜检查发现了弓形虫速殖子,证明弓形虫感染的骨关节炎型临床表现且合并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9.
5627例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5627例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进一步探讨。方法 宫颈刮片经瑞氏—姬姆萨复合染色,低倍镜下寻找,油浸镜鉴定回报结果。结果 各项检查指标例数中,炎细胞和细菌排在首位(P<0.01),滴虫、霉菌、糜烂、纤毛菌、核异质及癌细胞呈递减趋势;受检人数的年龄分布主要在21~30岁之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病变的严重程度越来越重,炎细胞与细菌相互并存是较为突出的现象。结论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较客观地反映出女性宫颈各种病变的现状,对宫颈疾病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引导下VMAT-SBR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部寡转移的靶区边界和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疗中心VMAT-SBRT治疗的NSCLC肺部寡转移患者40例,56个寡转移灶,4DCT定位,55 Gy/5次,VMAT-SBRT隔天照射;每次治疗前CBCT获取校准前摆位误差,在线校正后再次CBCT获取校正后误差,SPSS 19.0统计分析校正前后误差,由扩边公式Mptv=2.5Σ+0.7δ计算临床靶区到计划靶区的外放边界。治疗结束后1、3、6、12、24个月和36个月复查增强CT,用实体瘤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疗效,用Kaplan-Meier法进行局部控制及生存分析,用RTOG的放射损伤标准评定急慢性毒副反应。结果:CBCT校正前后X、Y、Z方向靶区外扩边界,校正前:0.51cm、0.65cm、0.57cm;校正后:0.24cm、0.38cm、0.27cm。随访6-42个月,CR 22.5%、PR 60.0%、SD 10.0%和PD 7.5%,CR+PR 82.5%;1、2、3年的LC率为95%、84%和73%,1年、2年、3年的OS率为85%、68%、45%。放疗后急慢性毒副反应为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纤维化,均为0-2级,无3级及以上反应。结论:CBCT引导下靶区外扩边界明显缩小,VMAT-SBRT治疗NSCLC肺部寡转移毒副反应小,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高,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