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
目的 论证KRAS假基因对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存在潜在性影响.方法 检测5个确证结直肠癌的肿瘤组织序列,并以序列比对的方式对KRASP1与KRAS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与分析.结果 KRASP1与KRAS存在高度同源性.在KRAS基因突变检测的实验中,KRASP1的存在对扩增类反应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影响程度与检测方法的类型以及实验的设计有关.结论 KRASP1的产生与其原始序列可能是来自于同期的KRAS基因的一个转录本,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差异化,但仍保留着大部分的相似性,并有进一步的分析所证实.KRASP1对KRAS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存在潜在影响,如何避免同源性干扰将取决于分子诊断方法的实验设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鲜冰冻血浆(FFP)融化后不同保存时间部分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30份FFP标本融化后1,6,12,24 h内分别测定PT,APTT,FIB,TT,FⅧ,FⅨ,FⅪ活性水平。结果:FFP融化后PT,APTT,FIB,TT24 h内无明显改变(P>0.05);在保存6h后,FⅧ,FⅨ,FⅪ的水平呈下降趋势,24 h下降明显(P<0.01),约32.5%。结论:FFP融化后放置24 h内,部分凝血因子活性降低,为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提高疗效,FFP融化后应该在24 h内输注最佳。  相似文献   
3.
DC-CIK细胞免疫联合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免疫治疗配合CIK细胞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分别采集8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导成熟DC行淋巴结部位皮下注射;诱导CIK细胞分别行静脉输注以及CIK细胞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结果: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显示NK细胞(CDl6+CD56+双阳性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均提示病变较前好转.结论:DC-CIK细胞免疫治疗配合CIK细胞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确切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我国规定,新鲜冰冻血浆应在采血后6~8h内速冻成块,然后放置于-30℃冰箱保存,它几乎含有全部的凝血因子,包括不稳定因子V和Ⅷ[1].为及时掌握新鲜冰冻血浆的最佳疗效,我们于2006年8~12月,对新鲜冰冻血浆融化后72h内血浆凝血因子活性进行了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采集15例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CD3单抗、γ-干扰素、重组人白介素-2诱导成CIK细胞,部分CIK细胞静脉输注,部分CIK细胞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结果治疗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NK细胞(CD1+6CD5+6双阳性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均提示病变较前好转。结论 CIK细胞联合白介素-2胸腔内注射治疗癌性胸腔积液有确切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又称细胞程序性死亡,是有核细胞在生理条件下,通过启动其自身遗传机制,主要通过内源性DNA内切酶的激活发生的自动死亡过程。细胞凋亡参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细胞的增殖、分化与凋亡失调已成为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肿瘤治疗研究的新途径。我国学者近几年来已开始进行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目前为止,已发现多种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实验中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检测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ML患者41例和体检健康者16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25+调节性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结果:AML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对照者[(3.88±1.99)%∶(1.96±1.66)%,P<0.01]。AML组内,化疗耐药者(15例)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显著高于化疗敏感者(14例)[(3.90±1.89)%∶(2.00±1.65)%,P<0.01]。14例化疗敏感者中,缓解后复发者(4例)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显著高于持续缓解者(10例)[(3.95±1.86)%∶(2.02±1.55)%,P<0.05]。结论: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可能诱导免疫耐受,从而导致AML细胞的恶性增殖,影响白血病化疗的疗效,也可能是引起缓解患者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及机制.方法 采集13例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经IL-4、GM-CSF、TNF-a诱导,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DC,悬浮细胞经CD3单抗、у-干扰素、IL-2诱导,并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CIK细胞.DC分次淋巴引流区皮下注射,CIK细胞静脉输注.结果 除1例肝癌骨转移患者经治疗无效死亡外,其余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均提示病变较前好转.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肿瘤有确切疗效,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