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眼科学   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白细胞介素(IL)的异常常会导致免疫反应的异常,近年来有关IL在SLE发病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IL-8、IL-13、IL-15、IL-16、IL-17和IL-18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1IL-8IL-8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有研究发  相似文献   
2.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继肿瘤、心血管病之后成为第三位的慢性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临床表现多样,病情迁延,是严重影响视力的一种眼部重要损害,并成为成人低视力和致盲的重要原因,约10%的患者在发病5~9年左右便可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年后约50%的人发生,25年后有80%~90  相似文献   
4.
5.
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是一种嗜神经多肽,不仅作用于神经系统,在非神经系统中也产生重要影响。神经、免疫和皮肤系统在解剖学、生理学和某些病理过程中相互作用,有着物理、化学和功能上的联系。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GF在许多皮肤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综述如下:1银屑病当前研究认为NGF是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有效刺激因子。Pincelli C[1]报道银屑病皮损中NGF蛋白含量较银屑病患者非皮损以及正常对照皮肤增加,且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较正常角质形成细胞NGF表达量增高。提示NGF可能通过刺激角质形成细胞的增…  相似文献   
6.
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高阶像差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比同一个体两眼分别植入非球面和球面人工晶状体(IOL)后高阶像差的差异。设计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33例(66眼)双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方法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两眼分别植入球面(Canon Staar KS-3)和非球面(Canon Staar KS-3Ai)IOL。按照IOL设计的差异分成两组,球面组和非球面组,手术后3个月观察患者的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位置、屈光状态、高阶像差、瞳孔大小等指标。比较两组高阶像差的差异。主要指标视力、最佳矫正视力,IOL的居中性、屈光状态、瞳孔直径、3阶像差、4阶像差、4阶球差(Z40)、5阶像差及总高阶像差的均方根(RMS)。结果在瞳孔直径6mm时,非球面IOL组的4阶像差(0.193±0.098)μm、4阶球差(0.037±0.099)μm、总像差RMS(0.498±0.072)μm均低于球面IOL组(0.403±0.155)μm、(0.381±0.142)μm、(0.737±0.164)μm,而在瞳孔直径6mm时的3阶和5阶像差RMS,瞳孔直径5mm时总像差RMS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低对比度条件下,10例(30%)非球面组患者视物较球面组患者清晰。瞳孔6mm时,非球面组和球面组平均近视漂移分别是(-0.29±0.09)D和(-0.87±0.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植入非球面IOL后,虽然可以明显降低4阶球差,但是两组间在术后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方面并没有统计学差异,高阶像差的差异主要表现夜间近视漂移的减少和瞳孔直径5mm以上时的低对比度视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陈艳蕾  陆慧 《河北中医》2001,23(11):810
198 8~ 1998年 ,我们针刺阳陵泉为主治疗后天肌源性上睑下垂 34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34例 ,男 18例 ,女 16例 ;年龄最大 5 2岁 ,最小 8岁 ,平均 2 3岁 ;上睑下垂Ⅰ度 5例 ,Ⅱ度 2 0例 ,Ⅲ度 9例 ;单眼发病 2 1例 ,双眼发病13例。1.2 诊断标准 上睑下垂至瞳孔上缘为Ⅰ度 ,中间为Ⅱ度 ,中间以下为Ⅲ度。2 治疗方法取阳陵泉配合谷、足三里穴 ,均为双侧。穴位皮肤常规消毒 ,毫针直刺 1~ 2寸 ,押手指切穴位下方 ,闭其下气 ,使经气向上运行。阳白透鱼腰 ,攒竹透丝竹空 ,均取患侧穴。需留针候气 ,手…  相似文献   
8.
背景 目前人们常误将过敏性鼻炎当作感冒,存在误用抗生素现象,近年来包括过敏性鼻炎在内的过敏相关疾病患病率逐年增加。而误用或滥用抗生素是造成细菌耐药的主要原因。目的 分析内蒙古草原地区3种常见过敏相关疾病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多次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 于2015年5-8月,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法,在二连浩特市、锡林浩特市、多伦县、扎鲁特旗、开鲁县和通辽市进行调查。调查其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居住地等),最近2年内抗生素多次使用情况,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患病情况,家族过敏史等。结果 共发放问卷5 944份,回收有效问卷5 787份,有效回收率为97.36%。5 787例受试者中,多次使用抗生素1 079例(18.65%),未多次使用抗生素4 708例(81.35%);过敏性鼻炎737例(12.74%),结膜炎512例(8.85%),哮喘104例(1.80%),鼻结膜炎921例(15.91%),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或结膜炎伴哮喘100例(1.73%),鼻结膜炎伴哮喘170例(2.94%)。有3种常见疾病任意一种及以上者(TCD)2 544例(43.96%),无3种常见疾病任意一种者(NTCD)3 243例(56.04%)。男性、女性、2~17岁、18~80岁、汉族、蒙古族、其他民族、城镇、农村的TCD患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高于NTCD(P<0.05)。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患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分别高于未患该疾病者(P<0.01)。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患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分别是无该种疾病者的1.53倍〔95%CI(1.33,1.76),P<0.01〕、1.33倍〔95%CI(1.15,1.53),P<0.01〕和2.12倍〔95%CI(1.68,2.67),P<0.01〕。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哮喘患者中,有家族过敏史者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高于无家族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不详者(P<0.01)。结论 3种常见过敏相关疾病在调查人群中患病率高,且多次使用抗生素发生率较正常人群显著增高,多次使用抗生素对有家族过敏史人群过敏性鼻炎、结膜炎和哮喘患病风险有附加作用。该资料为抗生素的规范使用管理以及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我们于1998年8月—1998年10月应用清热解毒中药为主治疗流感病毒引起的眼外斜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9例均为阳谷县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患者,其中男7例,女2例;10~17岁7例,32岁1例,62岁1例;伴腔隙性脑梗死1例,右半身感觉障碍2例;6例右眼外斜,3例左眼外斜;外斜度数均在20~30°之间;9例均为外斜眼,且外斜呈渐进性发展,患病前均有感冒病史,患者病情症状相似,时间集中,均在50d内来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