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程发展以及不同抗病毒治疗的关系.方法:采集71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静脉血,抗凝,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体外诱导培养,使之发育成DC,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其中57例HBV-DNA阳性患者,分别采用拉米夫定或α-干扰素治疗,1个疗程后,再次检测DC表面分子的表达,并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肝炎和慢性病毒携带者DC上CD1a(13.97±5.22和11.28±5.70 vs 27.25±4.32)%以及CD86(57.27±12.57和32.94±11.37 vs 82.12±13.54)%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比较血清HBV-DNA载量与DC表面分子的表达,发现DNA阴性组DC上CD1a、CD40、CD80和CD86的表达均比DNA阳性组高,但只有CD86的表达量有明显差别(P<0.05).此外,57例抗病毒治疗后,拉米夫定治疗组CD40的表达(66.40±7.85 vs 43.48±7.93)%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而α-干扰素治疗组,CD40的表达(78.71±6.31)%高于治疗前水平外,CD86的表达(87.47±16.07 vs 44.18±10.07)%也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DC功能缺陷密切相关,血清中HBV-DNA载量越高,DC功能的缺陷越明显.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抗病毒治疗均能使患者外周血来源的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促使DC成熟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重症药物、毒物中毒是内科危重症,往往伴有休克、昏迷、心律失常、呼吸和肾脏功能等多器官功能障碍,预后不佳。血液灌流(HP)是目前治疗各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较为理想的有效手段之一。1999年1月-2003年1月,笔者应用血液灌流技术抢救药物、毒物中毒者3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液灌流抢救急性药物中毒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血液灌流(HP)是目前治疗各种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较为理想的有效手段之一。我院1999年1月~2001年12月开展血液灌流技术,抢救中毒患者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们在1990—03~1991—08,对内镜窥视诊断上消化道癌前状态和(或)癌前病变75例,癌肿25例进行内镜直视下局部美蓝染色并作活检病理对照,现将结果作一报道,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本资料100例,男性68例,平均年龄41岁,女性32例,平均年龄40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唾液中Hp与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关系,为Hp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87例FD患者内镜检查前用一次性容器收集唾液标本,内镜检查时取幽门前区粘膜活检标本作革兰染色光镜检查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唾液Hp检测采用美国MJ公司PTC-100扩增仪和上海复星生物有限公司Hp-PCR试剂盒.结果87例FD患者胃粘膜革兰染色和快速尿素酶试验均阳性45例(51.7%),阴性42例(48.3%).阳性患者唾液Hp-PCR阳性18例(40%),阴性患者无一例唾液Hp-PCR阳性.FD不同临床类型唾液Hp-PCR阳性检出率依次为胃食管反流型32.5%(13/40),溃疡型17.6%(3/17),动力紊乱型6.7%(2/30),经统计学处理唾液Hp检出率胃食管及流型与溃疡型无显著差异(P>0.05),与动力紊乱型差异显著(P<0.01).结论①FD患者口腔唾液中检出Hp,证明Hp可通过胃食管反流入口腔,且随时可能将Hp重新吞入,引起胃粘膜再感染和损伤.因此,根除Hp除选择敏感药物外,必须同时治疗消化不良,尤其是控制胃食管及流症状,否则Hp感染者就难以得到根治.②唾液中检出Hp,进一步证实Hp可通过唾液或口-口接触传播.由此可见,控制胃食管反流症状,保持口腔清洁卫生,改变国人的共餐饮食传统习惯,对阻止Hp人-人传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苦参素软胶囊治疗肝炎后肝硬化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择肝炎后肝硬化患者47例,其中口服苦参素软胶囊治疗28例(治疗组),与常规方法治疗19例(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CD3^+、CD4^+、CD4^+/CD8^+治疗后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CD8^+降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苦参素能增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8.
蟾酥斑蝥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陈妙天,孙培毅,张安生(浙江省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邮编325000)(黑龙江省宝泉岭农管局中心医院邮编154211)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被视为癌前病变,我们于1992年1月以来,经内镜注射蟾酥喷洒斑蝥治疗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  相似文献   
9.
83例胃粘膜活检标本革兰氏染色和Hp-PCR检测,结果显示革兰氏染色法诊断Hp感染敏感性81%,特异性100%,两种方法检测一致率87.9%,表明革兰氏染色法是一项快速检测胃粘膜Hp感染的可靠的细菌学指标。  相似文献   
10.
随着纤维胃镜的广泛开展,青年人胃癌报道逐见增多,现将我院见到家族性青年女性胃癌2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例1,30岁,住院号44720。因上腹部不适伴恶心半年,曾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诊断慢性胃炎,口服胃必治等药效果不佳,故于1987年10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