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2 毫秒
1.
目前三叉神经的纤维跟踪成像过程中普遍存在人工依赖性问题,主要包括人工绘制感兴趣区域(ROI)及手动筛选目标纤维束,导致结果的不确定性和数据误差。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一种数据驱动的三叉神经纤维自动分割算法。利用多组大脑样本的纤维数据,建立数据驱动的纤维聚类图谱,实现新样本纤维数据的自动分割,直接得到三叉神经纤维束。在实验中,选择25组青年健康人的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首先,利用FSL软件分割工具提取脑干作为ROI,进行确定性纤维跟踪。其次,通过对20组纤维数据进行多样本配准和谱聚类,创建数据驱动的纤维聚类图谱。根据三叉神经细小的特点,在建立纤维图谱过程中,通过对脑干纤维束进行二次分类来标注三叉神经纤维束。最后,选择5组青年健康人的新样本数据,将其脑干纤维数据应用纤维图谱自动分割得到三叉神经纤维束,并计算同一样本数据的自动分割结果与手动分割结果之间的加权Dice系数。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成功分割5组数据的三叉神经纤维束,而传统人工方法成功识别4组三叉神经纤维束,两者结果之间的加权Dice系数分别为0.865,0.939,0.824,0.942。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神经外科医生与颅神经研究者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部结节病的临床特点以及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检查方法在该病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经病理确诊的28例胸部结节病病人的临床特点,并对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结节病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咳嗽、呼吸困难、皮肤节结、浅表淋巴结肿大、关节肿痛、脾大。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沉(32.1%)、碱性磷酸酶(21.4%)、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SACE,27.8%)、血钙(46.2%)、尿钙(11.1%)异常。呼吸功能测定表现为限制性伴弥散功能障碍(33.3%)。纤维支气管镜表现(以下简称纤支镜)为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粟粒样结节、管腔狭窄。高分辨率CT较X线胸片能够更敏感地发现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肺实质病变。本研究中病理活检确诊方法包括皮下结节活检(28.6%)、浅表淋巴结活检(21.4%)、支气管黏膜活检(14.3%)、胸腔镜及开胸淋巴结活检(28.6%)、脾活检(3.6%)。结论胸部HRCT和纤支镜检查在疾病的诊断、分期中应用价值最大,是确诊胸部结节病的主要手段。浅表淋巴结、皮肤结节等肺外病变的活检对结节病的诊断起到了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3.
 微小RNA(miRNA )功能失调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清miRNA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有显著的肿瘤相关性和组织特异性。血清miRNA的检测具有获取简便、创伤小、技术快速等优点,因此可作为新的诊断肿瘤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X线照射后A549肺癌细胞Ku80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Ku蛋白参与放射损伤修复,并与肿瘤的放射耐受密切相关[1-3].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细胞对射线不敏感.作为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成分之一,Ku蛋白在细胞受到照射后其含量是相对恒定,还是代偿性增加以对放射所致的DNA双链断裂进行修复,有关这个问题目前还鲜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金儿  孟文  冯兴  叶健  江洪  王利民 《浙江医学》2017,39(16):1324-1327
目的了解G蛋白偶联受体C型家族5A(GPRC5A)基因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25例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GPRC5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3例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GPRC5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GPRC5A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25例肺腺癌组织中GPRC5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93例肺腺癌中GPRC5A蛋白低表达率为55.9%,均表达在胞质和胞膜中。GPRC5A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均有关(均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均无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GPRC5A高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为73.7%,高于低表达患者的3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PRC5A在肺腺癌组织中低表达,其低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估计生存率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6.
淋巴结组织胞浆菌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儿  任振义 《浙江医学》2008,30(2):182-183
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smosis)是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此病遍及全球,主要流行于温带地区,以北美为主,在我国散在发现。组织胞浆菌主要侵犯肺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感染淋巴结少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大大增加,死亡率极高,传统的诊断方法非常困难,治疗效果不佳。近年来,该病在诊断治疗上有很大的进展,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章易童  金儿 《中国现代医生》2023,61(30):106-109
大细胞肺癌属非小细胞肺癌范畴,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较强、预后较差的肺部恶性肿瘤,患者多为老年吸烟男性。目前,大细胞肺癌的治疗缺乏临床诊治指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法均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大细胞肺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肺曲菌病的CT特点。方法回顾1999年1月~2010年9月收住笔者医院肺曲菌病40例,分析其胸部CT特点。结果患者中肺曲菌球病20例,15例表现为空气新月征,5例表现为空气环征,3例有滚珠征;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5例,4例患者发现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和支气管黏液栓形成,其中2例合并密度增高的牙膏样、指套样阴影;侵袭性肺曲霉菌12例,8例患者表现为两肺多发类圆形小结节周围包绕晕征,其中4例伴有楔型实变,2例表现为近胸膜下团块影,伴中心低密度影和空气新月症1例,2例见右肺大片云絮状密度增高影;阻塞性支气管曲霉菌病3例,2例浸润性团块阴影,1例右主支气管内低密度影,部分中间合并右侧中间段支气管腔堵塞。结论不同类型的肺曲菌病CT表现各具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对不同类型肺曲菌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慢性坏死性肺曲霉菌病(chronic necrotizing pulmonary aspergillosis,CNPA)是一种少见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命名,易发生在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免疫功能轻度抑制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