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目的评估Goel技术联合一侧寰枢外侧关节内植骨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6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2例采用Goel技术联合一侧寰枢外侧关节内植骨治疗(A组),另32例采用单纯Goel技术治疗(B组)。术后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植骨融合情况,记录并比较2组手术并发症、内固定失败率、骨融合率、寰齿前间距(ADI)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 12个月,骨融合率为100%。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显著改善,未见明显并发症,无内固定失败病例。2组患者术后6、12个月ADI和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oel技术联合一侧寰枢外侧关节内植骨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疗效与单纯Goel技术相当,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还可减少自体骨植骨量,增加植骨面积,可以作为治疗寰枢椎不稳的补充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测量下颈椎侧块钉道长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置钉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因颈椎退变或外伤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行颈椎手术的100例患者,收集术前颈椎三维CT数据并上传至PAC_S,测量C_3~C_6侧块(LMS)钉道长度,根据身高、体质量、性别、年龄、病因及BMI等因素将其分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下颈椎C_3~C_6 LMS平均钉道长度为(14. 58±1. 20) mm,与以往研究测量结果基本一致。男、女组LMS平均钉道长度分别为(14. 81±1. 17) mm、(14. 00±0. 28)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高体质量组和低体质量组LMS平均钉道长度分别为(14. 84±0. 17) mm、(14. 30±0. 17) 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身高组、病因组、年龄组测量结果显示C_3~C_6部分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不同BMI组LMS钉道长度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性别、体质量是LMS钉道长度的影响因素,身高、年龄、病因对部分节段LMS钉道长度有影响,可为临床侧块螺钉置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颈椎哑铃形肿瘤手术入路选择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17例颈椎哑铃形肿瘤且制作3D打印模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师结合或不结合3D打印为每位患者选择手术入路,结合3D打印且最多外科医师选择的手术入路作为最终的手术入路。17例患者手术前后均行JOA评分及Frankel分级。结果结合术前3D打印模型制定的手术入路,所有肿瘤均完全切除。术前不结合3D打印模型,3名外科医师均选择同一手术入路8例患者,2名外科医师选择同一手术入路9例患者,对比结合与不结合3D打印模型的手术入路,3名外科医师共改变手术入路13次,改变手术入路5例患者,包括2例后方入路改为侧方入路,2例侧方入路改为后方入路,1例侧方入路改为前方入路。最后行后方入路手术患者11例,前方入路手术患者1例,侧方入路手术患者3例,枕后远侧入路2例。讨论结合3D打印技术重建颈椎哑铃形肿瘤,能够将局部解剖结构以数字化方式重建打印,对于肿瘤形态、肿瘤与椎体、肿瘤与椎间孔、肿瘤与血管间的关系显示效果优秀。3D打印技术帮助术者精确、直观地了解术区情况,选择优势手术入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尤其是对于复杂肿瘤和血管异常走行显示效果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双侧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2015年8月至2017年5月我科收治的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患者60例,均为轻中度滑脱,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双侧MIS-TLIF术式治疗。分别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射线暴露次数、术后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的情况。运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腰腿痛情况,腰椎JOA功能评分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Bridwell评价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椎体间植骨融合情况,MacNab量表标准评估术后6个月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手术并发症。结果 60例患者手术顺利,58例获术后6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170~290 min,平均220. 17 min,出血量100~260 m L,平均168. 62 m L,X射线暴露次数15~36次,平均25. 60次,术后引流量50~163 m L,平均103. 43 m L。术前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 97,P=0. 000)。术前及术后6个月JOA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 91,P=0. 000)。术后6个月,根据Bridwell评价标准,Ⅰ级融合21例,Ⅱ级融合37例,融合率100%;根据MacNab量表标准,优2例,良54例,优良率96. 55%。60例患者中发生神经根损伤者1例,硬膜囊破裂者1例,1例合并重度骨质疏松的患者在滑脱提拉复位时将螺钉拔出,术后出现切口浅层感染者1例,2例患者术后新出现短暂性下肢麻木的神经根性症状,每例只发生单次并发症,暂未见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双侧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腰椎滑脱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且安全可靠,但应特别注意潜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