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p15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非何杰金淋巴瘤(NHL)中的变化及其在各分型中的表达。 方法:用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32例非何杰金淋巴瘤石蜡标本p15基因甲基化;检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标本21例,用RT-PCR方法测定p15基因的表达。 结果:非何杰金淋巴瘤p15基因操纵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8.9%(10/53),高度恶性比低度恶性更易发生甲基化,其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 结论:p15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非何杰金淋巴瘤发病的原因之一,并与病程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p15基因异常甲基化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s,NHL)中的分布,去甲基化p15基因的再表达。方法检测3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石蜡标本p15基因甲基化;用去甲基化因子5-Aza2-cdR诱导p15基因甲基化的淋巴瘤细胞株Raji细胞,RT—PCR方法测定p15基因的表达。结果非霍奇金淋巴瘤p15基因操纵区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8.8%(6/32),高度恶性比低度恶性更易发生甲基化,其发生率分别为27.3%和0%,去甲基化因子5-Aza2-cdR在10^-7~10^-6mol/L诱导的raji细胞p15基因去甲基化再表达。结论p15基因甲基化可能是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的原因之一,去甲基化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4.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近几年来开始研究的一组疾病。难治性贫血是MDS的最初阶段,其关键是病态造血,以贫血为主要症状,用VitB_(12)和叶酸等治疗效果不佳,有一部分病例发展为急性白血病。方法一、病例选择我们所选的14例难治性贫血病例均符合1982年FAB协作组有关MDS-RA的分型诊断标准。男8例。女6例,平均年龄37·14岁,病程1—3年均未用过激素和进行化疗。以健康献血员作为对照。二、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剂浓度试验无菌抽取正常人静脉血15ml,加无菌肝索钠抗凝(50—60u/ml),加等量无血清RPMI 1640(U.S.A产品)培养液混匀后,用淋巴细胞分层液(上海试制二厂产品)进行分离,以2000rpm速度离心20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b型晚期基因(HPV6b L1)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以期建立含有HPV6b L1的细胞模型.方法表达质粒pEGFP-HPV6bL1经双酶切纯化后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连接,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转染进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PV6b L1 mRNA的生成.结果成功构建含HPV6b L1的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重组体成功转染进NIH3T3细胞,并用G418筛选.同时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进行RT-PCR,检测到HPV6b L1 mRNA的生成.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PV6b L1的重组体pIRES2-HPV6bL1-EGFP并转染入NIH3T3细胞.经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RT-PCR方法检测证明HPV6b L1在NIH3T3细胞内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骨髓瘤中p15基因高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p15(MST INK4b)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特点和甲基化发生的规律。方法:用甲基化特异的PCR的方法-MSP(methylation-specific PCR),检测23例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p15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结果:MM中甲基化的发生率为73.5%(17/23),扩增产物为148 bp片段。其中4例Ⅰ期,骨髓象为浆细胞型的MM p15基因未发生甲基化;1例Ⅱ期和1例Ⅲ期,骨髓象为分化成熟的浆细胞的MM中p15基因未发生甲基化;在Ⅰ、Ⅱ和Ⅲ期中多数为浆细胞型或混合型中的幼稚浆细胞的病例易发生甲基化。Ⅰ、Ⅱ期和Ⅲ期中甲基化的发生率分别为55%(5/9)、100%(7/7)和71.4%(5/7)。结论:p15基因甲基化可能是MM发病原因之一,与病程的进展和预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外周血象中,血小板计数为1000×10~9/L以上者称为血小板增多症。笔者观察3例,并给予HA方案化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瘤病毒6b型晚期基因(HPV6b L1)的双顺反子表达载体,并使其在哺乳动物细胞内表达,以期建立含有HPV6b L1的细胞模型.方法表达质粒pEGFP-HPV6bL1经双酶切纯化后与经过相同双酶切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连接,酶切鉴定,挑选阳性克隆进行测序.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转染进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HPV6b L1 mRNA的生成.结果成功构建含HPV6b L1的重组质粒pIRES2-HPV6bL1-EGFP.重组体成功转染进NIH3T3细胞,并用G418筛选.同时荧光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进行RT-PCR,检测到HPV6b L1 mRNA的生成.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PV6b L1的重组体pIRES2-HPV6bL1-EGFP并转染入NIH3T3细胞.经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及RT-PCR方法检测证明HPV6b L1在NIH3T3细胞内成功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和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作用于T细胞,活化T细胞表面的IL-12受体β,诱导T细胞凋亡对Bcl-2表达和信号转导的作用。方法:用AnnexinV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半定量PCR的方法测定在不同抑制剂作用下对Bcl-2信号转导表达的影响。结果:IL-12在高浓度下诱导人的白血病T细胞株TIB-152和人的淋巴瘤T细胞株HTB-176及正常人T细胞的凋亡。在IL-12处理6h后Bcl-2的表达明显升高,表达的高峰值在24h,Bcl-2的升高不能抑制和阻碍T细胞的凋亡;IL-12诱导上调T细胞Bcl-2mRNA表达。HA100能促进T细胞的凋亡,PKC是IL-12诱导T细胞凋亡信号转导的负性调节因子;AG490不抑制IL-12上调的Bcl-2mRNA表达作用,AG490阻断的Jak2通路不参与IL-12诱导T细胞mRNA表达的信号转导及其调节;HA1004不影响T细胞表达mRNA,PKA通路不影响IL-12诱导T细胞表达Bcl-2mRNA的信号传递。结论:Bcl-2是凋亡介导分子之一,但是Bcl-2不能阻断Fas-FasL介导的T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