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吹氧治疗下肢气性坏疽1例郭文平,阿克巴尔(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患者女,16岁,学生。患者于1992年12月26日晚在乘公共汽车时左小腿被汽车辗挫伤。检查见左小腿外侧有一长约2cm的皮肤裂口,经我院急诊科清创缝合并拍片示无骨折后回家。伤后第4天在小腿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IL-1β)在谷氨酸钠致痫大鼠中对海马兴奋性G-蛋白α亚基(stimulated G-protein α subunit,Gsα)蛋白表达的影响,为阐明IL-1β在致痫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行为观察(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GluNa组、IL-1β GluNa组、rhIL-1ra IL1β GluNa组和D-AP-5 IL-1β GluNa组)。结果 行为观察显示,IL-1β GluNa组大鼠痫性发作潜伏期(平均2min)较其他组(平均6min)明显缩短,且发作程度(Ⅲ~Ⅳ级)较其他组(Ⅰ~Ⅲ级)严重;对照组无痫性发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Gsα蛋白在海马各区均有表达,IL-1β GluNa组大鼠在齿状回、CAl区和CA3区Gsa表达较其他组明显增强。结论 IL-1β参与致痫,且在谷氨酸致痫中可能通过Gs蛋白介导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加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认识 ,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 1997~ 2 0 0 3年收治的 3 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 3例病人中 ,治愈 2 8例 ,死亡 5例。行手术治疗 12例 ,死亡 2例 ;行非手术治疗 2 1例 ,死亡 3例。休克和MOF是主要死亡原因。结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宜采用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并存在的双轨制体系 ,早期以非手治疗为主 ,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IL-1β对谷氨酸(Glu)致痫大鼠mGluR2和mGluR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Glu组;IL-1β Glu组;IL-1β组;IL-1β D-AP5 Glu组,观察大鼠的行为变化,用RT-PCR半定量分析mGluR2和mGluR3 mRNA的表达。结果 IL-β Glu组大鼠的痫性发作潜伏期比Glu组明显缩短,发作程度也较重;mGluR2和mGluR3 mRNA在IL-1β Glu组和Glu组中的表达比其他组都显著增强,而mGluR2mRNA在IL-1β Glu组的表达与Glu组比较明显下降,mGluR3的表达在这两组中无明显差别。结论 IL-1β可能通过下调mGluR2的表达而促进癫痫发作。  相似文献   
5.
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改变,会导致细胞自身功能的改变.从而引发一些疾病的形成。研究致痫时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的变化,可能对癫痫的形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用马桑内酯(CL)刺激体外纯化培养的海马星形胶质细胞2、4、6、8h后.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越形胶喷细胞细胞周期各时期细胞的变化.结果显示:CL作用4h后,G1期细胞数较对照组和2h组明显下降(P〈0.05),S期和G2+M期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同时细胞凋亡也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P〈0.05)。本实验结果提示致痫时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会发生改变.即细胞由G1/G0期向S和G2+M期快速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神经调节蛋白1(NRG-1)及其受体(ErbB4)与少突胶质细胞脱髓鞘和髓鞘再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诱导的少突胶质细胞脱髓鞘制备精神分裂症小鼠动物模型。动物分为6组,对照组(食物中未添加CPZ),CPZ喂养2周、3周、4周组,第4周后停止给予CPZ,继续正常喂养1周即5周组;停止给予CPZ后,继续正常喂养2周即6周组。通过实时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观察NRG-1和ErbB4在小鼠大脑额叶脱髓鞘和髓鞘再生过程中的表达变化。结果:NRG-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第2周、第3周和第4周CPZ组较对照组、第5周和第6周明显降低。ErbB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在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增强。ErbB4在第5周和第6周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第2周、第3周和第4周CPZ组。结论:在小鼠精神分裂症形成过程中,NRG-1和ErbB4的表达变化与少突胶质细胞的脱髓鞘和髓鞘再生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小儿血容量少 ,在切、削痂手术中短时间内出血又快又多。而小儿血管细 ,输液又慢 ,很难在短时间内输入丢失的大量液体。从安全出发 ,每次只能减少切、削痂面积。为了能扩大切、削痂面积 ,我们对 11例烧伤患儿术中采用切、削痂区注射止血水的办法 ,减少了出血 ,扩大每次切、削痂的面积 ,缩短了病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我科对收治的 11例烧伤患儿在切、削痂手术中使用了止血水。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4例 ;幼儿 1例 ,学龄前儿童 4例 ,学龄儿童 6例 ;年龄 1~ 12岁 ;烧伤面积最小的为 1% 度 ,最大的为 6 5 % ( 度占 41% )。切、削痂的部…  相似文献   
8.
思政课程是德育工作的主渠道,课程思政也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人体解剖学专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和结构,既具有自然科学属性又具有社会科学属性,也是医学生进入高校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深入进行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与实践探索,对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有深刻影响。由此,我们探索并检验思政元素在医学教育中的深刻影响,力求实现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常态化和机制化。  相似文献   
9.
烧伤病人Rh阴性输血致迟发性溶血死亡一例刘满江,米那娃,吴秀珍,冯德华,郭文平患者,男,31岁。1991年6月10日因全身火焰烧伤4小时入院。入院时一般情况尚可,T:38℃,烧伤面积为Ⅱ度至Ⅲ度60%。Hb182g/L,RBC6.41×1012/L,...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根据近年来对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治疗研究的进展,探讨其可行的治疗方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80-01/2005-01相关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keloid,hypertrophicscar,treatment”,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BM1980-01/2005-01相关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治疗的文献,检索词为“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治疗”,并限定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相关瘢痕疙瘩治疗方法。②相关增生性瘢痕治疗方法。排除标准:综述文献、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2篇关于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治疗方法方面的研究,纳入24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尚未明了,目前所知与外伤,烧伤,手术,感染,异物,机体局部胶原代谢失调,遗传及局部免疫功能等多种因素有关。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瘢痕治疗虽然类型与方法很多,但是尚无一种方法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结论:增生性瘢痕治疗水平的提高有赖于人们对其形成机制的认识,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瘢痕形成机制在细胞、分子水平的进一步阐明,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彻底了解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