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关于癌症的研究现已从生物学、遗传学领域扩展到社会学、心理学的领域。近年来.关于癌症与情绪关系问题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进行了许多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追展。本文试固封相关研究的结果予以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3.
4.
医院医卡通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医卡通系统与图书馆管理系统集成管理,可方便医护人员借阅书刊,提高图书管理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并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例晚发性维生素K1缺乏症致颅内出血患儿的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及总结经验。结果:2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对于此类病人的护理应注意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神经系统变化,并预防脑病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帮助医生积极及时处理病人提供护理保证,对于此类病人保留静脉通道对及时地用药治疗及减少对患儿刺激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4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匹配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72例、实验组77例,对照组入院后按常规的急救护理措施,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人院至溶栓治疗时间、治疗成功率、出血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人院至溶栓治疗时间分别为(23±5.2)min与(66±12.3)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尿激酶溶栓成功率分别为62.3%与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可缩短溶栓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蛋白芯片技术联合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ARI)患儿病原体,探讨蛋白芯片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病原学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诊断ARI患儿的血清标本474例,应用蛋白芯片法检测其中常见病原体抗体,包括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FLU)、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结果:474例患儿中抗体阳性470例,阳性率99.2%,其中根据患儿年龄分为四组,第一组<1岁,第二组1~3岁,第三组3~6岁,第四组>6岁,各组阳性率分别是86.8%,94.0%,97.0%,96.9%比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不同病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种病原体中FLU阳性率最高,其余依次为MP、RSV、ADV。混合感染226例,占47.7%,主要是两种及以上病原体混合感染。结论:蛋白芯片检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率高,其中阳性率较高的病原体为FLU、MP和RSV,混合感染比较普通,各年龄组感染的病原体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1例散发1型神经纤维瘤病患者的NF1基因进行嵌合突变分析.方法 提取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RNA,PCR扩增NF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找到突变后,基因组DNA途径证实突变,并对先证者儿子的NF1基因相应外显子也进行序列分析;针对NF1基因第51外显子已发现的突变,取先证者全血淋巴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T克隆及测序.结果 先证者的临床表现符合1型神经纤维瘤病.先证者外周血RNA途径检测出无义突变c.7911C>T(p.Q2510X);基因组DNA途径证实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口腔上皮细胞和尿路上皮细胞中均有该突变,尿路上皮细胞中该突变测序信号较弱;在PCR产物的T克隆-测序中,来自先证者的血液、口腔上皮、尿液上皮细胞无义突变c.7911C>T(p.Q2510X)突变体的重组菌分别占总数的42%、36%、12%.其儿子、正常对照不存在上述突变.结论 先证者在胚胎早期发生了NF1基因突变,使其体内部分细胞带有NF1基因突变,导致形成全身嵌合的1型神经纤维瘤病.  相似文献   
9.
郭小艳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6):151-151
目的:探讨自制标本袋在卵巢肿瘤腹腔镜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本院住院准备行镜下囊肿剥除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4例为对照组,即在镜下盆腔内直接行囊肿剥除术;另36例为观察组,即在镜下盆腔自制标本袋内行囊肿剥除术。观察手术时间、肿瘤内容物有无溢出盆腔、是否需行盆腔冲洗及术后热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肿瘤内容物无一例溢出盆腔,无需行盆腔冲洗,仅有1例发生1次术后热,且体温在37.7℃。结论:自制标本袋在卵巢肿瘤腹腔镜术中能使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术中标本取出顺利,具有显著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1个多发性骨软骨瘤家系的致病基因EXT1进行突变分析。方法提取先证者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EXT1基因全部外显子序列并进行序列测定;找到突变后,对相应PCR产物进行T克隆,以证实突变。对其他家庭成员的EXT1基因相应外显子也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先证者的临床表现符合多发性骨软骨瘤,其父也有类似临床表现,但明显轻于先证者,且11名同胞及其子女均无发病。先证者序列分析表明,其EXT1基因第6外显子存在杂合的缺失突变:1476-1477delTC。先证者父亲的血液组织、精子和口腔粘膜细胞也存在相同突变,但在PCR产物直接测序中突变体的测序信号明显弱于先证者;在PCR产物的T克隆-测序中,来自先证者父亲的血液、精子、口腔黏膜细胞突变体的重组菌分别占总数的10%、2.6%、13.3%。其他11名同胞未见EXT1基因突变。结论先证者父亲在胚胎早期发生了EXT1基因突变,使其体内部分细胞(包括部分软骨细胞)带有EXT1基因突变,导致症状较轻的多发性骨软骨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