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注射用头孢吡肟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临床上常用于细菌引起的中重度感染。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良反应也日益凸显出来,主要包括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变态反应、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以及药物热[1]。我科出现1例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溃疡患者使用超声清创刀联合负压创面治疗系统的临床疗效。方法 47例糖尿病足溃疡Ⅱ~Ⅲ级(Wagner分级)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26例行超声清创刀联合负压创面系统治疗,对照组21例仅常规清创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程度、治愈率、显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随访第1周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第2、4、6、12周的治疗愈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超声清创刀联合负压创面系统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加快创面愈合,可能对于改善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GLP-1对糖尿病小鼠中Par-4/NF-κB的表达和胰岛β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8只,C组)、Par-4敲除组(8只,CP组)、糖尿病组(8只,D组)、糖尿病Par-4敲除组(8只,DP组)、GLP-1+糖尿病组(8只,GD组)、GLP-1+糖尿病Par-4敲除组(8只,GDP组),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Pa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胰岛素分泌。结果:C组凋亡率(P=0.965)和NF-κB(P=0.754)与CP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胰岛素分泌无统计学差异(P=0.797);与C组和CP组比较,D组凋亡率(P=0.000)、Par-4(P=0.000)和NF-κB(P=0.000)表达明显升高,胰岛素分泌下降(P=0.000);与D组相比,DP组和GD组细胞凋亡率(P=0.000,P=0.000)、Par-4(P=0.000,P=0.000)和NF-κB(P=0.000,P=0.002)表达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有所改善(P=0.000,P=0.026);与GD组比较,GDP组凋亡率(P=0.000)、Par-4(P=0.000)和NF-κB(P=0.015)表达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有所改善(P=0.026),DP组和GDP组在凋亡率(P=0.930)、Par-4(P=0.965)和NF-κB(P=0.875)表达及胰岛素分泌(P=0.797)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GLP-1干预通过抑制Par-4/NF-κB表达,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凋亡和胰岛素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护理人员职业性危害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艾滋病(AIDS)和乙肝病例的增多,给医院的临床工作带来了挑战。护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性质,每天跟病人打交道,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处理各种被污染的物品,受细菌、病毒感染的机会很多。因此,加强自身防护,重视感染管理,是预防职业性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超声水刀清创系统和传统纱布对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2例糖尿病足皮肤溃疡患者随机分为2组,以溃疡愈合率、平均愈合时间,经皮氧分压为观察指标.结果 超声刀组愈合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其愈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愈合时间和经皮氧分压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水刀清创系统可提高糖尿病足部皮肤溃疡的愈合率,缩短平均愈合时间,其效果可能与经皮氧分压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控制血糖的同时却往往会忽略了低血糖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当低血糖发生时,患者通常伴有心慌、冷汗、发抖、饥饿感等低帆糖症状,以提醒患者自行进食含糖食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特点。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65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4例和CGMS组3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血糖监测,CGMS组应用持续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分析两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率、胰岛素剂量、低血糖频次以及治疗不同时期血糖情况。结果:CGMS组患者所需达标时间更短,达标率更高,低血糖发作次数更少(P均<0.05),两组间胰岛素剂量无差别。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平均FBG和2 h PBG均达标,但CGMS组2 h PBG控制更佳(P<0.05)。结论:在制定初诊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时采用CGMS有助于血糖更好、更快达标,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9.
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已经成为第三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调查,我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1].尽管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但即使是已经使用胰岛素的患者,血糖达标率也只有37%[2],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患者对于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不到位,因而对围手术期初始胰岛素治疗患者进行注射指导意义重大.内分泌科总医师负责全院内分泌会诊工作,除对他科诊疗提供专科建议及意见外,还应向他科传授本专业知识,尤其是对外科围手术期高血糖患者初始胰岛素治疗进行正确的注射技术指导.本人自2012年5月至11月担任内分泌科住院总医师以来,会诊糖尿病患者1 000余人次,其中外科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中患者300余人次,建议胰岛素治疗患者218例,现将相关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糖尿病(DM)是一种典型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因此,对患者长期的治疗措施必须由整体护理来配合实施。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等各方面需要为目的的护理。现将我院内分泌科523例DM病人的心理状况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