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1篇
皮肤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患者 女,20岁。两年前因无月经、乳房不发育诊断为原发性闭经,服中药3个月无效。后使用雌、孕激素周期治疗,月经开始每月一次,乳房开始发育,停药后,月经又停止。再次激素治疗又来月经,但停药后月经仍停止。家族中无同类病史。体格检查:患者表型和智力正常,身高155cm,体重44kg,阴毛、腋毛缺如,无颈蹼,乳房发育差,外生殖器不成熟,子宫小,附件未触及。B超示:双侧卵巢为21mm×20mm和22mm×20mm。内分泌检查结果:卵泡刺激素73.2U/L(正常3~4U/L),黄体生成素46.6U/L(正常6~217U/L),催乳素0.312nmol/L(正常0.26~0.028nmol/L),雌二醇14.68pm…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血乳酸在早产儿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科确诊的感染早产儿60例(感染组)、同期未发生感染的早产儿6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检测两组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水平,并对比感染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的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早期诊断早产儿感染的价值。结果感染组的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水平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周治疗,有2例患儿因败血症死亡,感染组患儿治疗1周后的血清IL-8、PCT、CRP及血乳酸水平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63.39%、特异度为72.38%、AUC值为0.675;PCT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88.31%、特异度为82.64%、AUC值为0.864;CRP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78.59%、特异度为84.17%、AUC值为0.808;血乳酸诊断早产儿感染的灵敏度为36.94%、特异度为67.49%、AUC值为0.576。结论对于早产儿感染的临床诊断,PCT诊断价值较高、其次为CRP、IL-8及血乳酸。  相似文献   
3.
【例1】男,21岁。因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20天以“病毒性脑炎”收入院。查体:体温35.9℃,脉搏48/min,呼吸18/min,血压135/83 mmHg。双眼球外展受限,眼底检查示双眼底视乳头边界模糊不清,水肿明显。  相似文献   
4.
例1男,1天。第1胎顺产。患儿有腭裂,不能吞咽,未见其它异常,数天后死亡。其母亲否认孕早期有流产现象及药物、化学毒物接触史,患儿父母非近亲结婚,否认有家族遗传病史。细胞遗传学检查:外周血染色体G带常规检查,患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der(11)t(3;11)(11pter→11q23∷3q23→3qter)pat(图1)。患儿母亲染色体正常。例2男,25岁,表型正常,智力正常。系例1的父亲。外周血染色体G带常规检查,患者染色体核型为46,XY,t(3;11)讨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自然流产、死胎、畸胎、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染色体异常中平衡易位是最常见的一种。平衡易位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新型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情况。方法收集医院发热门诊及学校集中发热人群的咽拭子标本,荧光PCR法检测其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同时接种肺炎支原体培养液。结果 627份样本中有318例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阳性,占50.7%,在这318例甲型H1N1流感病毒RNA阳性标本中,有61例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占甲流患者的19.2%。结论在许昌地区2009年的甲流疫情中,甲流患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值得关注,治疗中要注意检测并加用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与患者临床的关系。方法分离、培养、鉴定痤疮丙酸杆菌,使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156株痤疮丙酸杆菌对四环素、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100%敏感,对红霉素(30.13%)、阿奇霉素(48.72%)、克拉霉素(83.97%)和克林霉素(28.85%)总耐药139例,耐药率高达89.10%(139/156)。痤疮丙酸杆菌耐药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痤疮临床分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痤疮患者对大环内酯林可酰胺类抗生素存在高度耐药,耐药与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分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驱白巴布期片联合外用卤米松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间我院诊治的白癜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驱白米松组.对对照组患者给予0.05%卤米松治疗,对驱白米松组患者除给予0.05%卤米松治疗外,还给予驱白巴布期片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驱白米松组的治疗显效率、患者血清α-促黑素细胞激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白介素-2和白介素-17水平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0.05),而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P>0.05).结论:驱白巴布期片联合外用卤米松治疗白癜风可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和黑素细胞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9.
四种治疗传染性软疣方法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传染性软疣四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将163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分别采用冷冻、电灼、血管钳挤压和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是: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93.0%)>电灼(92.9%)>冷冻(84.2%)>血管钳挤压(77.5%);疼痛程度为:电灼>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血管钳挤压>冷冻;局部反应情况:冷冻>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血管钳挤压>电灼。结论:血管钳挤压配合外涂咪喹莫特和电灼两种方法治愈率高,咪喹莫特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清除残余病毒和提高治愈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危重症患者在接受长期抗感染及其它相关治疗时常常需要留置导尿管,如显著尿潴留,尿失禁及需要精确计算尿量的患者等[1]。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容易发生尿路真菌定植或合并真菌尿路感染,由于尿路真菌感染症状不特异,不典型,故在确定真菌定植亦或是真菌感染之间,医学界尚存在争议,本文选取了149例留置导尿管且尿培养显示为真菌的患者,检测他们的血清BDG浓度,通过与患者抗真菌治疗是否有效及去除导尿管后再次尿培养的结果来评价血清BDG检测对尿路真菌感染及定植的鉴别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