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阑尾蛔虫在其它省或大城市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可是在四川农村儿童中则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术前诊断较为困难,8例中术前诊断的只有2例,现报告如下,并将几种不同的手术方式作一回顾,同时将我们设计的方式供同行们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手术治疗107例高血压脑溢血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脑溢血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和脑室内的出血,又称脑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的病因半数以上是高血压病所致,其他病因包括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炎和维生素C缺乏症等。我科1993年12月至2003年6月对107例高血压脑溢血患者施行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研究应用翼点入路及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共113例,分别采用翼点入路及眶上外侧入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开关颅时间、出血、骨窗大小、骨质缺损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术前按照Hunt-Hess分级1-3级患者作为入选标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夹闭动脉瘤成功率100%,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t=2.38,P=0.03)、开关颅所需时间(t=2.21,P=0.04)、开关颅出血量(t=2.86,P=0.006)、颞浅动脉损伤(χ2=80.1,P=0.008)、骨窗范围(t=2.72,P=0.009)、骨质缺损(t=2.77,P=0.008)、颞肌萎缩(χ2=75.2,P=0.03)、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χ2=70.6,P=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眶上外侧入路具有快速、有效和微创的优点,适合在低分级的前循环破裂动脉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颅脑外伤合并脑脂肪栓塞的诊治经过。结果 7例患者治愈,3例死亡。结论 颅脑外伤合并长骨骨折患者,伤后及术后早期出现意识障碍加深、呼吸增快、发热等表现,应高度怀疑脑脂肪栓塞,并注意与颅脑外伤继发性损害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PCNSL病人的临床资料。行肿瘤切除术22例,活检3例。术后行放化疗16例,放疗4例。结果肿瘤全切除12例,近全切除8例,大部切除2例;活检3例。随访21例,死亡19例,生存期1~31个月,平均14.1个月。结论 PCNSL临床表现多样,术前诊断困难,以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卫正洪  岳林  雷波  吴虹刚  郑念东  王山  万晓强  詹傲 《西部医学》2017,29(11):1564-1566+1570
【摘要】〓目的〓探讨颅骨修补术后出现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5年6月颅骨修补术后2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年龄、性别、最初诊断、修补时间、缺损范围、硬膜外积气、硬膜钙化、缺损处严重凹陷列为危险因素,运用2检验分析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液的危险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液的发生率为16.2%,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硬膜外积气、硬膜钙化为硬膜外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颅骨修补术后硬膜外积气、硬膜钙化为硬膜外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予特别重视,对术后硬膜外积液的评估及防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国家卫健委专门成立了脑防委,每年投入大量经费来推动脑卒中的防治。为推动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加强医院顶层设计,将神经内、外科医务人员重新整合,设立神经中心,下设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科,将所有脑血管病手术放在脑血管病科完成。两年来,3个科室在各自业务范围内均取得了较好成绩,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关键适宜技术开展良好。  相似文献   
8.
颅内静脉窦是收集颅内回流的静脉血,汇入颈静脉的通道。如这一通道发生损伤阻断,将产生急性瘀血性脑水肿致严重颅内压升高,而带来危及生命的后果。静脉窦损伤是颅脑外伤的特殊类型,分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种,以上矢状窦和横窦损伤最多见。我院从89年至95年共收治该类病员21例,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颅内静脉窦损伤57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是收集颅内回流静脉血并汇人颈静脉的通道。静脉窦损伤在颅脑损伤中约占4%,其中有25%~70%伴颅内血肿。如这一通道发生阻断,将产生急性瘀血性脑水肿,导致严重颅内高压,危及生命。静脉窦损伤是颅脑损伤的特殊类型,可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类。Meirowsky按解剖结构将其分为四种类型:①静脉窦横断伤;②静脉窦裂伤;⑧静脉窦挫伤和受压;④创伤后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美芬联合依达拉奉对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100例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行血管栓塞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美芬。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GCS)、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清NSE、MMP-2、ET-1水平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分级(GOS)和脑血管痉挛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脑水肿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GCS评分、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以及血清NSE、MMP-2、ET-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OS评分和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美芬联合依达拉奉用于颅内动脉瘤行血管栓塞术后患者,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降低血清NSE、MMP-2、ET-1水平,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