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187篇
  免费   1142篇
  国内免费   846篇
耳鼻咽喉   190篇
儿科学   195篇
妇产科学   127篇
基础医学   890篇
口腔科学   122篇
临床医学   2613篇
内科学   1600篇
皮肤病学   158篇
神经病学   392篇
特种医学   7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768篇
综合类   6029篇
预防医学   2890篇
眼科学   131篇
药学   2296篇
  24篇
中国医学   2392篇
肿瘤学   573篇
  2024年   122篇
  2023年   470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381篇
  2020年   462篇
  2019年   484篇
  2018年   525篇
  2017年   290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496篇
  2014年   1014篇
  2013年   927篇
  2012年   1171篇
  2011年   1137篇
  2010年   1143篇
  2009年   1131篇
  2008年   1171篇
  2007年   1129篇
  2006年   1073篇
  2005年   1034篇
  2004年   941篇
  2003年   759篇
  2002年   684篇
  2001年   652篇
  2000年   621篇
  1999年   525篇
  1998年   481篇
  1997年   436篇
  1996年   343篇
  1995年   370篇
  1994年   292篇
  1993年   264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12篇
  1990年   170篇
  1989年   180篇
  1988年   167篇
  1987年   155篇
  1986年   125篇
  1985年   140篇
  1984年   92篇
  1983年   80篇
  1982年   89篇
  1981年   57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17篇
  1964年   12篇
  1959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多发于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记忆、语言及其他认知能力衰退为主,主要病理特征为以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rotein,Aβ)为核心成分的老年斑及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引起的神经原纤维缠结。在日益增强的老龄化趋势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7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的差异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6),其中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研究组采取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采用美国国卫院卒中量表神经缺损功能(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估两组患者随访3 m后的预后情况;对比两组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2.22%,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89%,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69.44%,研究组预后良好率为89.19%,研究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8.92%)略高于对照组(11.11%),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开颅血肿清除联合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33和miR-208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0例,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对照组148例。采用qRT-PCR法检测miR-133和miR-208相对表达量。随访1年,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用ROC曲线分析miR-133和miR-208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miR-133和miR-208相对表达量增加(4.10±0.75 vs 3.21±0.64,P=0.000;43.57±6.54 vs 29.55±6.88,P=0.000);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增加[(608.66±140.66)pmol/L vs (541.53±121.02)pmol/L,P=0.006];再次手术率增高(37.50%vs 2.03%,P=0.000);病死率增高(9.38%vs 0,P=0.003)。miR-133和miR-208相对表达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均较NT-proBNP高,其中miR-208相对表达量最好,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0.879~0.969,P=0.000)。结论 miR-133和miR-208对判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价值,尤其是miR-208。  相似文献   
4.
<正>自噬是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细胞内受损的细胞器及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营养缺乏、组织缺氧、氧化应激、DNA损伤等环境压力下被激活。机体可通过自噬回收利用内源性细胞成分(氨基酸、游离脂肪酸、核苷酸)以维持细胞稳态~([1])。动脉粥样硬化(AS)是以脂质积累、炎症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症过程。巨噬细胞能够摄取脂蛋白,使脂质积聚,形成泡沫细胞,并释放多种酶和炎性介质,影响AS斑块进展。斑块中巨噬细胞凋亡以及胞葬作用缺陷,也会促进斑块坏死,从而导致斑块的不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修复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15例,均为男性,年龄20 ~45岁,软组织缺损面积2.0 cm×2.0 cm^8.0 cm×10.0 cm,骨缺损长度1.0 ~4.6 cm,伴或不伴有肌腱、神经、血管缺损.2例存在指掌侧固有动脉缺损,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或克氏针固定治疗,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并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加前臂皮下静脉行血管移植;13例急诊采用清创加骨折复位钢板内固定加骨水泥充填骨缺损后,VSD敷料覆盖创面,择期用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覆盖创面,在皮瓣修复同时选择掌长肌腱、股前外侧皮神经移植修复肌腱、神经缺损.术后8~10周创面无感染,行Masquelet技术植骨重建掌骨缺损,并定期随访.结果 本组15例皮瓣术后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示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植骨后3.2个月,后续观察无骨吸收.手功能按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优13例,良2例.结论 手掌贯通伤伴复合组织缺损需采用综合治疗方法,Masquelet技术结合游离股前外侧分叶皮瓣对其修复重建是一种有效、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 102例白癜风进展期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应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应用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低于对照组的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癜风患者应用泼尼松联合他克莫司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用药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急诊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患者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至2018年3月我院急诊收治的62 APE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确诊时间分为2周内出现症状治疗记为A组(31例)和2周内未出现症状治疗记为B组。A组和B组均进行抗凝治疗,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疗效以监测指标。结果治疗后,A组有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4.5%(P0.05=;治疗后2组患者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有所减缓,A组PaO_2上调,PaCO_2下调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PE患者较早地进行抗凝治疗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于2019年5月就诊,并经采集外周血DNA进行医学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靶向二代测序和一代验证,1个确诊为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男,10岁,与其同卵双胎哥哥均有相同的体征,深感觉受损、腱反射消失、肌肉可疑萎缩。先证者3个兄姐先后于1岁多夭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先证者及同卵双胎哥哥POLG基因均存在G.2558A(p.R853Q)、c.2890T(p.R964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患儿父母亲。结论 POLG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线粒体病家系成员有不同的表型;POLG相关疾病,即使同种基因变异,其临床异质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渐以年轻化的趋势呈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因其高致残率严重影响病患的生活品质。本文简单阐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并就中医药的角度对该病的治疗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新见解和新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