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丙戊酸钠在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月这1年时间内收治的精神科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治疗,观察组采用丙戊酸钠药物治疗。统计患者使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情况,了解这类药物临床应用于不同精神疾病的作用。结果丙戊酸钠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同精神疾病症状,减轻躁动、抑郁等不良情绪的程度,但临床使用中易出现头晕头痛、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丙戊酸钠对于精神科患者而言临床效果较好,能够减轻患者精神疾病程度,但使用时应注意对患者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治疗,提升临床用药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在不同肌松药联合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精神分裂症(SZ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9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行MECT治疗的SZ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琥珀胆碱+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维库溴铵+丙泊酚麻醉,两组均MECT治疗3周。比较两组麻醉围手术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两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症状程度[阳性及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结果:麻醉中、麻醉后,两组SBP、DBP、HR较麻醉前均升高,但观察组变化幅度均更小(P<0.05)。两组围手术期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肌松药起效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琥珀胆碱比,维库溴铵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MECT,能够维持SZ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缩短麻醉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用便利抽样方式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13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总分为(68.05±9.67)分,其中能力因子(18.02±1.66)分、社交因子(25.42±2.51)分、治疗因子(13.59±1.48)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病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情况、社会支持水平的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职业、性别、婚姻状况的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5年(β=0.373,t=5.441,95%CI=3.324~1.517)、独居(β=0.324,t=3.578,95%CI=5.325~18.904)是影响抑郁症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危险因素(P<0.05);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β=-0.211,t=-2.210,95%CI=-0.280~-0.053)、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在抑郁症患者中采取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该院收治的92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两组均采取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针对性护理,两组均连续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负性情绪、睡眠质量、不良反应严重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联合针对性护理模式能够改善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减轻不良反应严重性,促进生活质量改善和护理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联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GCBT)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10月于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0例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GCBT。比较两组网络成瘾倾向、生存质量、焦虑情绪及自我和谐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IAT)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评分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的自我刻板性、自我灵活性、自我与经验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联合GCBT治疗有利于改善网络成瘾状况及焦虑情绪,提高自我和谐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为GCBT的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正念干预对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网络游戏成瘾青少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念干预。对比两组心理渴求、游戏成瘾水平、学业倦怠。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病理性网络游戏使用问卷(PVGUA)评分、身心耗竭量表评分、低成就感量表评分、学业疏离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干预在青少年游戏成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青少年游戏成瘾水平,减轻对游戏的心理渴求,缓解学业倦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加味逍遥散加减联合氟伏沙明对青少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取81例某院2020年2月~2022年3月收治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予氟伏沙明治疗,观察组予加味逍遥散加减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均连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抑郁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自杀风险[自杀风险评估量表(NGASR)]、生活质量[生活健康问卷(SF-36)]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个月,观察组HAMD评分、NGASR评分较对照组低,SF-36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采用加味逍遥散加减联合氟伏沙明治疗利于减轻抑郁症状,降低自杀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治疗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正念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配合共情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属参与正念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结果 整体分析显示,HAMD、HAMA评分组间比较、时间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2、4、8周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2、4、8周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家属参与正念疗法联合共情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