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3 毫秒
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Wulingsan Jiawei (五苓散加味 Supplemented Powder of Five Drugs with Poria, SPFDP) plus abdominal reinfusion of concentrated ascites after ultrafiltration (ARCAU) for intractable ascites due to cirrhosis (IAC). Methods: 124 cases of IA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 treatment group of 62 cases treated by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PFDP plus ARCAU and a control group of 62 cases treated simply by ARCAU. Aldosterone (ALD) level in plasma, levels of total bilirubin (TBIL) and albumin (ALB) in serum, and activity of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 were determined i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LT activity and TBIL level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ALB content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LD level of the treatment 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as compared with that before treatment, while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uperior in keeping down ascites to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SPFDP plus ARCAU treatment oflAC can markedly rais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reduce recurrence of ascites, and improve the liver function, which can produce a significant decrease in ALD level in plasma and a marked increase in ALB content.  相似文献   
2.
降脂益肝冲剂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和平  段晓燕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7,7(8):616-617,F0003
<正>动物实验证实,降脂益肝冲剂能够显著降低酒精加高脂饮食致脂肪肝大鼠血中丙氨酸转氨酶(AL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有效地逆转肝脏的脂质沉积状态,使肿  相似文献   
3.
用输液器一次大量排放胸腹水河南省洛阳市150医院郭星君,李清甫,张建设,赵和平,申纪轩从1989年开始,我们采用输液器连接胸腔或腹腔穿刺针缓慢一次大量排放胸腹水440例次。将一次性输液器的进气管打死结,剪除穿刺针部分,保留调速器备用。胸或腹穿按常规操...  相似文献   
4.
将1990年5月至1995年4月收治的病情相同的98例慢性乙型肝炎,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乙肝特异性胎盘肽联合高效价人抗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治疗组近期HBeAg阴转率为50.98%,抗—HBe阳转率为29.41%,ALT复常率为45.1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1988年9月~1992年7月间住院的71例病人,对血培养获得的102株阳性菌进行了病原学分析,其中条件致病菌79株,占77.45%,非条件致病菌23株,占22.55%。条件致病菌中革兰氏阴性(G-)菌56株,占70.07%;草兰氏阳性(G_-~ )菌19株,占24.05%;真菌4株,占5.06%。结果提示条件致病菌占优势,且 G~-菌多见,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及其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山西省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和基因型对干扰素疗效的预示价值。方法用HCV5’NC区酶切分型方法对94例丙型肝炎病人进行基因分型,并观察其中45例患者对干扰素α1b治疗的应答。结果显示HCVⅠ组(Ⅰ、Ⅱ型)感染80例(851%),HCVⅡ组(Ⅲ、Ⅳ型)感染12例(128%),HCVⅠ/Ⅱ组混合感染2例(21%)。在接受干扰素治疗的病例中,HCVⅠ组感染(35例)的应答率为371%,持续应答率为171%,而Ⅱ组感染(10例)的应答率为80%,持续应答率为6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25)。结论表明山西省以HCVⅠ组感染为主,干扰素对HCVⅡ组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Ⅰ组感染,HCV基因型有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颌面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XM)治疗颌面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9例临床确诊的颌面部范围6cm×7cm~10cm×12cm之间的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采用每周1次多点多方向瘤腔内注射药物,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反应和肿瘤的形成变化。结果:全部病例肿瘤消失,无明显不良反应,经8个月~46个月观察,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PYM联合DXM能够治愈颌面部大面积海绵状血管瘤,具有完整保存组织正常形态和功能的特点,克服了单独使用PYM带来的不良反应,提示两药在治疗上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增骨丸对骨质疏松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以去卵巢大鼠为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乙烯雌酚阳性对照组和增骨丸组,比较治疗后各组相关指标。结果:E2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1,P〈0.05),说明实验造模成功;BGP含量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IL-6含量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P〈0.01),乙烯雌酚组和增骨丸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增骨丸对骨质疏松大鼠血清E2、BGP、IL-6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胃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Fas(CD95/APO-1)是肿瘤坏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as及其配体(Fasligand,FasL)系统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肿瘤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异常的调节,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方法,对以往多个关于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文献进行合并分析,以得出综合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统计分析上颌骨严重萎缩无牙颌患者的鼻旁梨状孔边缘骨的厚度与鼻底牙槽骨厚度,为严重萎缩无牙颌患者上颌骨前牙区的种植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6例严重上颌骨萎缩无牙颌患者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三维测量,对鼻旁梨状孔边缘骨的厚度及鼻底牙槽骨的厚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底区域的剩余牙槽骨的厚度平均值约为5.5mm,鼻底区域的剩余牙槽骨的高度平均值约为6.1mm,需要进行鼻底提升术进行骨增量。梨状孔区域的鼻旁骨在鼻底水平以上3mm与6mm水平的厚度平均值分别为4.6mm和3.6mm,可以进行骨劈开手术进行骨增量。结论严重萎缩无牙颌患者鼻旁剩余骨量满足骨劈开和鼻底提升术的要求,鼻旁骨劈开复合鼻底提升术可有效用于严重上颌骨萎缩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体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