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3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35例手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共35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A组:27例同时行上、下泪小管吻合术;B组:8例仅行下泪小管吻合术。结果A组27例较少发生内眦角变形、睑外翻,上下泪点复位良好。结论为求上、下泪小管断裂术后能达到解剖复位及功能复位,同时行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Urrets-Zavali综合征为一种内眼手术后瞳孔强直的综合征.现将我院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36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及 期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行超声乳化摘除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患者术后矫正视力≥ 0 .0 5者 1 6例 ( 4 4.4%) ,≥ 0 .3者 1 1例 ( 30 .6%) ,脱盲率为 75 %;脱残率为 30 .6%。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外伤性白内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微量间接血凝法检测了2521例有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史生育期妇女和830例无异常产史生育妇女之弓形虫抗体,其结果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异常孕产史与弓形体感染相关,因而孕前及孕期作弓形虫抗体监测在保证优生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对9例术中出现后囊膜破孔者施行人工晶体植入术,晶体植入成功,瞳孔、眼压、视力均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 I L 6、 I L 8 与角膜移植的关系。方法:采集 19 例角膜移植患者术前 1 d 及术后3~5 d空腹静脉血,应用 E L I S A 法测定血清中 s I L 6、s I L 8 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T 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患者术前s I L 6、s I L 8 水平接近正常人,术后明显升高,而 T 淋巴细胞亚群的改变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I L 6、 I L 8 作为细胞因子较早参与了角膜移植术后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西安市0~6岁儿童铅中毒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西安市0~6岁儿童铅中毒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2004~2006年随即抽取西安市0~6岁2 673名儿童进行末梢血血铅测定,对每年各年龄段儿童铅中毒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04年儿童铅中毒率(13.4%)显著高于2005年的(4.6%)和2006年(5.4%)(P<0.01);大年龄组(3~6岁)儿童铅中毒率(8.8%)显著高于小年龄组(0~2岁)铅中毒率(4.8%)(P<0.01),男童铅中毒率(8.9%)显著高于女童的(6.3%)(P<0.05)。儿童居住环境、父母职业、生活和饮食习惯等是婴幼儿铅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市0~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依然严重,应重视儿童铅防护,加强控制城市环境铅污染及儿童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西安市0岁~6岁儿童铅中毒状况。方法:从2004年至2006年随机抽取西安市0岁~6岁2673例儿童进行末梢血血铅测定,对每年儿童铅中毒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2004年儿童铅中毒率13.4%显著高于2005年的4.6%和2006年的5.4%(P〈0.01),而儿童居住环境、父母职业、生活和饮食习惯等是婴幼儿铅中毒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西安市0岁~6岁儿童铅中毒情况依然严重,应重视儿童铅防护,加强控制城市环境铅污染及儿童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性激素在干眼症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干眼(dry eye)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在目前的眼科文献中,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e sicca,KCS)也被用来表示干眼,它是从眼表上皮病理改变的角度描述干眼的名词。为了统一,1996年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干眼研究组将dryeye与KCS作为同一概念,均称为干眼。干眼症是由于泪液缺乏或过度蒸发导致泪膜异常,造成眼表损害而产生的不适症状。现在已成为最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1995年,日本眼科中心一项2127例人群调查发现17%的人患有干眼症,经常使用接触镜和显示屏的人患有干眼症的可能性更大,1997年美国65-84岁人群中,14.6%(约430万)人患有干眼。我国至今尚无干眼流行病学的统计资料,但根据我国的生活环境和卫生状况,发病率可能更高。干眼的主要症状包括眼部的干涩、异物感或磨砂样感、痒感、烧灼感、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易视疲劳,难以名状的不适,不能耐受有烟尘的环境。目前国际上较为常用的干眼诊断及分类是1995年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制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微小病毒B_(19)致急性造血停滞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小病毒B_(19)致急性造血停滞二例袁则,黄嘉莉,王绮云,金春子,邵明明,贾卉,李萍例1女,8岁,因齿龈出血1天伴皮肤出血点入院。入院前1天齿龈出血不止,约出血800ml。体检:体温38.5℃,贫血貌。全身皮肤有较密集的直径1~3mm大小的瘀点。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