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的良好效果.方法 观察80例患者应用情况,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总有效率97%;结论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死亡率,患者满意,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一般来说是在睡眠状态下,这是患者比较担忧的问题,他们担心心脏骤停而引起猝死。为减少患者的忧虑,指导患者正确用药,配合心理护理,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我科采用24h心电监护的方法对34例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发展变化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外科急腹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26例急腹症患者进行腹部体症观察、心理护理、胃肠减压、并发症预防等综合护理.结果 本组26例急腹症患者,手术治疗有21例,保守治疗5例,全部治愈.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经过医护人员换药后好转;腹腔包裹积液患者1例,通过B超行穿刺后好转.没有出现1例死亡病例.结论 正确的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急腹症患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医疗器械清洗后表面残余蛋白质进行定量检测的方法 ,是否可以用于评价医疗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 研究以医院临床使用过的医疗器械为试验对象,并根据污染程度将其分为轻度和重度污染组;两组均采用3M安必洁多酶清洗液进行浸泡清洗,清洗后采集器械表面残余蛋白样本,用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蛋白样本进行定量检测,并确保医疗器械灭菌后达到无菌保证水平(SAL)10-6的目标.结果 医疗器械有效清洗后表面残余蛋白定量≤550μg/ml,器械灭菌达到无菌保证水平.结论 医疗器械清洗后表面残余蛋白的定量检测可以作为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的方法 ,试验结果 可以作为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是否有效的可靠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及护理。方法分析32例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进行的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1例急性左心衰竭迅速纠正,及时对症用药缓解症状,无并发症发生,仅1例患者因病重死亡。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医务人员采取对症及时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心理干预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间外科收治的68名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患者,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常规护理增加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对象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效果达到94.11%高于对照组的82.34%,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特殊患者,有效的护理和心理干预护理,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焦急抑郁的情绪,提升病人满意度,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本组3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均为手术治疗,分别行胆囊切除术、造瘘术以夏胆总管引流术等等。根据术后的病理报告显示: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有21例;坏疽性胆囊炎患者有8例;胆囊穿孔患者9例。结果:经过手术治愈,配合综合性的护理,37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好转,并最终治愈出院,1例患者死于呼吸衰竭同时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结论:加强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工作,能有效提高治愈率,避免一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及其护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给予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40例救治的AMI患者,采用早期静脉内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后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经治疗护理、临床治愈36例,死亡4例,有效率90%。结论 AMI患者及时溶栓治疗并在溶栓时及溶栓后给予严密监护、仔细观察、专人护理,能提高AMI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